來支鋼《積墨山水畫展》深邃壯闊的水墨新篇章
2019-09-06|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家來支鋼與作品合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水墨畫做為發展了千年的藝術形式,材質本身的靈性及氣韻即具備了深厚的底蘊。長期對於文化的承傳推廣不遺餘力的羲之堂,在今(2019)年九月邀請當代積墨山水畫家來支鋼於國父紀念館逸仙畫廊發表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展覽中大氣磅礡的積墨山水,相當具有感染力與震撼力。來支鋼的創作從傳統的經驗中,發展出了獨樹一格的表現形式。在水墨藝術的美學脈絡中,寫下了一頁壯闊的精采篇章。
藝術家來支鋼自2005年加入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的藝術工作室,是李家山水的傳人。李可染夫人鄒佩珠女士曾題「傳承與開拓」,對其在積墨山水的藝術表現上給予極高的評價。這一次來台的展覽發表,既有象徵傳承的深意,也可以說是羲之堂與李家歷來深厚淵源的延續。
來支鋼,《小‧雲道》,水墨紙本,250x480cm,2013。圖/羲之堂提供
多年以來,藝術家來支鋼專心致志地在「積墨山水」中承先啟後,畫風已自成一格、深具大家風範。有別與前人將積墨視為水墨的元素之一,來支鋼則是將其視為畫面的重要主軸,全方位地做了深刻的藝術探索與實踐。
積墨的畫法是一種純水墨的表現形式,要在墨中表達筆墨微妙的層次變化。來支鋼用苦行探道的精神,盡精微的讓積墨山水黑到「無極」,將畫面中的量感和體積感發揮的淋漓盡致,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細看。也因為積墨需要高度的控制,讓作畫的困難程度大大提升。這樣需要技巧、毅力、勇氣的求藝態度,也是在來支鋼身上所顯露出特有的人格特質。藝術沒有捷徑,只有腳踏實地不斷地積累,或許這樣畫如其人的連結,才是來支鋼所追尋真正的藝道。也是他為什麼對於積墨山水如此情有獨鍾的原因吧!
來支鋼,《白水寨飛瀑圖》,水墨紙本,238x136cm,2014。圖/羲之堂提供來支鋼,《空山新雨後》,水墨紙本,136x68cm,2014。圖/羲之堂提供
來支鋼承繼李可染的精神,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必須要精讀:「傳統」及「大自然」兩本書。尤其是後者的千變萬化,在他的藝術創作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為了不落入前人的窠臼、為了能夠更真切地與自然同在,來支鋼總是長期地住進山林之中進行寫生,與自然對話。
來支鋼,《東江帆影》,水墨紙本,250x120cm,2018。圖/羲之堂提供來支鋼,《雲間疏雨有聲詩》,水墨紙本,97x60cm,2017。圖/羲之堂提供
他常到海內外寫生,無論是名山大川,或是日常生活可及的大自然,來支鋼都留下的他的足跡。不同地方的景色,經過消化皆成為了藝術創作的養分。這樣的過程不僅讓來支鋼在技藝上大量地精進,也藉由深山中匱乏的物質生活,反覆地磨礪著他的心智。一時一刻的累積、一筆一畫的鋪陳,來支鋼感受著自然的規律,探尋著天地萬物之間的「道」。
當藝術家感受到了存於宇宙之間的道,便會得到了無窮無盡的創作源泉。來支鋼無論是進行多麼大尺幅的創作,都往往不打草稿、不做設計的。而是藉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筆筆相生,筆筆相剋。」的狀態,讓繪畫的過程自然而然地延續。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深入書法的當代處境:「說法」展覽聚焦十位名家,羲之堂與台北藝博同步亮相
2024-10-15|撰文者:羲之堂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09
《覺光遠照—淨空老法師文物展》7月1日於中正紀念堂盛大呈現逾百件珍貴文物
2023-07-21|撰文者:羲之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11006
楊思勝八十書畫展熱鬧登場,各界名流齊聚歡慶
2021-04-19|撰文者:羲之堂/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512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2024-11-18|撰文者:國家人權博物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3
最大型的林布蘭作品修復計畫:荷蘭國家博物館「夜巡行動」邁入新階段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265
常玉的寫意中國風 – 觀「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
2024-11-18|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治桂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