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焦點新聞

個展特展

來支鋼《積墨山水畫展》深邃壯闊的水墨新篇章

羲之堂來支鋼積墨山水逸仙畫廊李氏山水再傳弟子

2019-09-06|撰文者:林侑澂


來支鋼,《藝‧道》,水墨紙本,249x1134cm,2009。圖/羲之堂提供來支鋼,《藝‧道》(局部),水墨紙本,249x1134cm,2009。圖/羲之堂提供來支鋼,《藝‧道》(局部),水墨紙本,249x1134cm,2009。圖/羲之堂提供
本展所帶來的代表作之一《藝‧道》,即是一件有如史詩般的宏篇巨製。畫中深邃蒼勁的皴法構成了偉岸的主要山形,支撐著全作的氣勢與結構。細觀其中,可以一層一層地解析出宋代山水的脈絡。而來支鋼更透過積墨的手法進行「結構變、筆法變、墨色變」的筆觸,讓山勢深邃雄渾的同時,更具量感、厚重感。細緻的植物和水流讓觀眾可以進入意境之中,感受到山間清冽的空氣。然而,在來支鋼的創作中最為精彩的是經常都是「流動的煙雲」。
「煙雲一絕」的來支鋼,在長時間的寫生過程中,非常大量地觀察、感受煙雲的流動。有別於古人慣用的線條、留白的手法。而是更重視煙雲的結構、動勢、空間感和光線感,將煙雲視為一項貫穿構圖的重要元素。來支鋼筆下,畫面各處皆有變化的煙雲,讓觀眾們感受到了靈性與難以捉摸的飄渺感。
來支鋼,《湖平兩岸闊》,水墨紙本,52x235cm,2014。圖/羲之堂提供
來支鋼認為,藝術必定「來自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家是要靠作品來說話的。所以藝術家的創作如同為人,越是好的藝術家,越能表現出個人對生命的體悟。在來支鋼積墨山水中,為了探求更深遠的美學境界,他總是做著許多一般藝術家不太願意嘗試的苦工。但是為了同時兼顧著傳承與創新,來支鋼義無反顧地行走在這條大道上。欣賞來支鋼的繪畫,感受到的不僅是神遊其中的真實感,也是一種交互對話、多重詮釋的時空場域,更是水墨美學承先啟後的充實感動。
《來支鋼積墨山水畫展—臺灣首展》,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展覽開幕日合照(由左至右)藝術家來支鋼、苗栗縣立法委員徐志榮、大百匯集團財務總監溫玉茹、中國知名美術史家與評論學者陳傳席、南美館董事長黃光男、前清翫雅集及中華文物學會理事林木和、前海基會董事長陳德新、羲之堂總經理暨現任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陳筱君。圖/非池中藝術網攝展覽開幕日合照(由左至右)藝術家來支鋼、南美館董事長黃光男、國父紀念館研究員鄒求強、羲之堂總經理暨現任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陳筱君。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羲之堂來支鋼積墨山水逸仙畫廊李氏山水再傳弟子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1

0

2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傳統書畫美術館策展

楊思勝八十書畫展熱鬧登場,各界名流齊聚歡慶

2021-04-19|撰文者:羲之堂/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