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撰文者: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法國「音樂與聲響研究統合中心」(IRCAM)合作在臺灣成立聲響實驗室,以探索新聲響科技與文化藝術的結合發展。為宣告「臺灣聲響實驗室」在空總基地落成啟用,雙方將於108 年11 月22 日至11 月30 日合作舉辦「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於C-LAB 以及臺北市中山堂演出多件臺灣、法國聲音科技作品。
C-LAB聲響藝術節:《Oli 邊境》。圖/C-LAB提供
23 日下午登場的活動是《Oli 邊境》,全球首創的沈浸式音場結合多人同步虛擬實境的原住民VR 歌舞劇。作品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綺影映畫及法國Digital Rise 聯合製作,以原住民樂舞為主軸結合虛擬實境及聲音互動的VR 互動電影,將透過新媒體敘事與科技應用將原住民族文化呈現在大眾面前。讓國內外觀眾探索台灣原住民族文化之樂舞藝術。成為根植臺灣、放眼國際的藝術圖騰。(點此查看場次查詢)
值得一提的是南藝大文化資產研創中心自主研發的VR+沈浸式音場多人體驗劇場,在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正式啟用,並透過《Oli 邊境》的作品展現台灣在VR 產業上的創新企圖。這套系統允許32人同步觀賞VR 內容,並與臺灣聲響實驗室49.4 喇叭系統同步播放,為觀眾提供與過去VR 完全不同的高品質聲音體驗。
「Oli邊境」在台灣聲響實驗室首度放映的現場照片,前左到右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校長詹景裕、副校長黃翠梅、教務長洪一平,第二排最右邊為南藝大文資研創中心主任林經堯(臺灣聲響實驗室主持人)。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提供
23 日晚上登場中山堂音樂會的《科技 X 音樂》,除了邀請IRCAM多個音樂結合科技作品之外,由南藝大美術團隊結合香港沙畫藝術家海潮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3D 立體電影,也是這次聲響藝術節的重點節目。現場由台北市立國樂團及名小提琴家蘇顯達演奏,同時觀賞利用VR 技術所創造的立體電影,觀眾在欣賞經典的梁祝音樂時,同時欣賞到全然不同的視覺饗宴。
「C-LAB 聲響藝術節」
2019 年11 月22 日至11 月30 日舉辦,內容涵蓋多項本土原創製作與國外邀請節目,以及多個聲音工作坊等推廣活動。詳情請參閱 http://www.soundlab.tw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策展「2023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奇響視聽新感官,跨域交織新體驗
2023-10-06|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