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逆斷口》NTT x C-LAB 2023 聲響藝術節|葉于瑄、鄭道元、蕭育禮
2024-05-06|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童詠瑋
觀眾魚貫入場,首先直面長廊上的聲音控台,鄭道元的聲響演出已經開始。左右兩個展間錯落蕭育禮所創作的三個動力裝置,以及葉于瑄所編排的三位舞者。在聲響的流動與包覆下,舞者與裝置各自緩緩移動、蓄勢待發,空間彷彿自成一個循環狀態。
三位藝術家並沒有一個概念先行的統一方向或目標,而是從各自媒材抓取並碰撞出暫時性的實驗狀態——它始終在生長,直至最後一刻都持續變化。換言之,唯有回到生產關係抽絲剝繭,方能追索此一「關於斷裂面與不連續點的研究」,如何在創作過程中,同樣自衝突擠壓找尋斷裂破口。
聲響創作暨演出 鄭道元、肢體編排 葉于瑄、裝置設計暨演出 蕭育禮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從主題到生產關係的「斷裂面」
起點可追溯回2021年臺中國家歌劇院「LAB×藝術跨域實驗平台」所孵育的《身體拓樸學》,歌劇院再將葉于瑄與蕭育禮引薦至「C-LAB聲響藝術節」開展雙邊共製,並媒合進「2022 CREATORS聲鬥陣進駐計畫」中的鄭道元。三人初期的討論非常密集,分享著各自喜歡的作品及創作的關注,並從中找尋交集點。不過,交集不等於共識,而是在確認主題構想後,再回到各自的媒材、領域試探「斷裂面」可以發展出什麼樣的質地、內容。
機械工程背景出身的蕭育禮,可謂叛逆地反向找尋裝置內部不可感知的施力矛盾,並由內而外地創發無法精準預期的破壞點,進而指向「無機物的有機性」狀態;鄭道元延續自身創作脈絡,關注聚集與發散的「一體兩面」——「就像人的壓力堆積到最頂點的那個時刻,腦袋反而會一片空白」——他試圖以飽滿的聲響能量呈現出留白的時間狀態;自幼接受肢體訓練的葉于瑄,則回到身體血肉般的流質狀態,往外看向支撐其生長的骨,往內探尋靈的意識狀態。
肢體、聲響與裝置的「複曲調」
三者不整體連動,而是相互獨立,卻又隨機重疊交錯。然而,究竟該如何在沒有導演或統籌的角色下,維持各自創作生長的差異動能,使其從外部看來又符合一個共同方向呢?本作在正式演出前歷經兩次階段性呈現與一次移地訓練,正提醒他們停下自身腳步、共同進行系統測試,方能熟悉彼此需求,並確認各自媒材與空間、與觀眾之間的關係,進而從有機調整中再延展出下一階段的生長空間。
鄭道元指出,本作並非從一開始就朝向「跨域」邁進,而是持續遊走在獨立與統整之間取捨、斡旋與掙扎。他自己習於隨心所欲的現場即興,對於肢體、裝置所對應的時間進點相對陌生,而需重新適應其中的互動反饋;但反過來說,他們也都不願意流於直觀、外顯的連動關係。蕭育禮補充,自己後期重新審視感測器如何連結舞者身體與動力裝置,避免在未經轉化下淪為單純的技術展示。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找到裝置自身的語言,去呼應、對話甚或抵抗。而若欲保持個性又留有彈性,或許可想像一種「複曲調」的合作模式,「時而獨奏,時而合奏。當某一個人特別突出的時候,其他人則像是和聲一樣疊加。」
返回未知的原初
上述推進很大部份出自實測後舞者、觀眾的具體回饋。之於前者,葉于瑄偏向概念式的肢體編排,即是為了使其保持在可回應、可異變的狀態。她生動地形容:當舞者穿戴起蕭育禮的裝置時,就像從身體長出一塊骨頭般;當進到AB美援大樓體驗音場後,鄭道元的聲響宛若從四面八方掃射而來,深入進軀幹、產生明顯的刺痛感——這些實體衝擊皆使舞者在親身感受、調適後流變;至於觀眾,則同樣座落、穿梭於各個角落,彷彿在空間中撿拾著遺留的資訊殘片。
《逆斷口》這樣的作品放在藝術獎中,絕對是一個異數——很難單從結果論來為其定調。如同葉于瑄詩意的描述,「它就是那些落下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殘破與混亂。」正因為拒絕一體的架構,創作過程與觀演關係亦體現本作的創作核心:從物理上的「斷裂面」出發,在時空的「不連續點」開展精神層次的的逆向探索——試圖「返回」至未知的原初。蕭育禮總結道:「在物理上不可行的移動,在數學上不可解釋的無意義,反倒在創作上可能產出更多有趣的事情。」
製作團隊
肢體編排|葉于瑄
聲響創作暨演出|鄭道元
裝置設計暨演出|蕭育禮
表演者|賴有豐、曾淯婷、詹佩瑄
燈光設計|丁浩祖
服裝設計|邱娉勻
舞台監督|陳品璇
聲音工程統籌|C-LAB 臺灣聲響實驗室
燈光技術統籌|丁浩祖燈光設計工作室
裝置協力|林煒庭
創作顧問|周伶芝
製作顧問|吳季娟
聲音工程顧問|丁啟祐
執行製作|謝亞芸
共同製作|臺中國家歌劇院、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本文轉載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藝術獎訪談 https://www.taishinart.org.tw/art-award-year-detail/2023/674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不同屬性的藝文機構如何定位與生存?第22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側記
2024-06-13|撰文者:張家馨14215
【第22屆台新藝術獎】三大獎得主揭曉,《感謝公主》奪年度大獎 《宿舍Ký Túc Xá》與《國姓之鬼》分獲視覺與表演獎
2024-06-0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整理17978
【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香蕉幣》|李奎壁
2024-05-1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2162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458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58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