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藝文跨界

坎城金獎名導阿比查邦世界巡展抵臺 一場遊走記憶與真實之間的影像幻夢

臺北市立美術館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狂中之靜影像幻夢

2019-11-2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2014 Kick the Machine Films提供, 攝影:Chai Siris。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11月30日(六)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三樓展區正式開幕,本展為紐約國際獨立策展人聯盟(Independent Curators International, ICI)製作之國際巡展,由格拉西亞‧卡威望(Gridthiya Gaweewong)所策劃,觀照國際知名的藝術家暨獨立電影製作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其藝術實踐,從1994年第一部實驗影片到拍攝於南美洲的最新計畫,媒材形式包括短片、錄像作品、影像日記、攝影輸出以及文獻素材,呈現出豐富的創作光譜,帶來藝術家不同於劇情長片的作品面向。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虛構》,2018。單頻錄像裝置、玻璃。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煙火(檔案)》,2014。單頻錄像裝置、玻璃。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出生於泰國東北的孔敬市,大學時期主修建築,後赴美至芝加哥藝術學院修讀電影製作。2000年,其首部長片《正午顯影》即以融合紀錄片與虛構敘事之特殊手法驚艷影壇;後續拍攝之《極樂森林》、《熱帶幻夢》亦前後於坎城影展獲獎,2010年,更以《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獲得第63屆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同年因金馬影展規劃焦點影人專題「慾望叢林的召夢師——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受邀來臺。除了電影作品屢創佳績,阿比查邦亦多次以其攝影、錄像等創作參與國際雙年展,如2001年伊斯坦堡雙年展、2004年釜山雙年展、2006年利物浦雙年展、2013年沙迦雙年展及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等,以及2012年卡塞爾文件展。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俳句》,2009。錄像截圖。圖/Kick the Machine Films提供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薩克達(盧梭)》,2012。錄像截圖。圖/Kick the Machine Films提供
過去二十年來,阿比查邦一直以深具反思性、非線性的作品,探索信仰、記憶與重生,手法多汲取家鄉泰國東北一帶的敘事傳統。他的故事反映了各種文學和電影類型,包括科幻、冒險、神話,以及美國實驗電影,融合為其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風格。其劇情片和實驗計畫涵蓋日常生活與超自然元素的描寫,個人記憶與稍縱即逝、靈異神怪的元素交織一處,召喚著歷史的流變。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子彈》,1994。單頻錄像。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備忘:海邊的男孩》,2017。單頻錄像裝置、圓形投影。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子彈》(Bullet)為阿比查邦第一部實驗影片,其探討光與時間的表現手法,在他後繼的創作生涯中仍持續不輟;《窗》(Windows)則是藝術家第一件錄像作品,運用鏡頭幾近靜止的小幅度移動,即興捕捉物體之間幽微的自然現象。除了最早期的創作,近兩年的新作亦將於展覽曝光。《備忘:海邊的男孩》(Memoria, Boy at Sea)為阿比查邦首度離開泰國拍攝的主要系列作品「備忘計畫」的一部分。出於對亞馬遜流域的熱愛,他開始探索南美洲,2017年起更著手在哥倫比亞籌拍影片。這一系列作品不僅同時呈現個人與集體記憶,也延續了藝術家對光線的眷戀。《虛構》(Fiction)則描繪夜晚時分、日光燈管下,試圖隻手在空白的本子裡記下一個夢,同時蟲子盤旋畫面、嗡嗡擾人,夢境與現實於焉碰撞。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煙火(檔案)》,2014。錄像截圖。圖/Kick the Machine Films提供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無名的力量》,2007。四屏錄像裝置。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阿比查邦對於泰國政治與社會現實的關懷時常可見於其作品之中,尤其關注因個人或政治因素被排除在歷史外的邊緣人物聲音。《無名的力量》(Unknown Forces)向2006年處於政治動亂之中的泰國及國內同胞致敬,並獻給與其同鄉的建築勞工。他們風塵僕僕地在城鄉中各個工地之間奔波,促成泰國房地產蓬勃發展的榮景,卻也長期困在社會階級制度當中,被拒斥於政治參與之外、失去發聲的權利。《煙火(檔案)》(Fireworks (Archives))則藉由記錄薩拉鬼窟佛像公園裡的動物雕像隱隱訴說背後的故事。該園位於泰國與寮國邊界上的小城——廊開(Nong Khai),創辦人Luang Pu Bunleua Sulilat以幻想、民間故事、政治神話為根據打造這些雕像,宣揚佛教教義。六O年代冷戰時期,創辦人被控為共產黨員,遭到政府壓迫而被迫流亡寮國,而這些充滿地方色彩的雕塑仍原地駐在,儼然成為其抗爭的象徵。影片中,演員在暗夜中熟稔自在地走在園區,一面拍照、一面放煙火,在光影中嬉遊之際,記憶亦被再次編目建檔。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子彈》,1994。單頻錄像。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提牧》,2007。三頻錄像裝置。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出亦可見藝術家以不同規格之攝影設備進行拍攝的嘗試,三頻錄像裝置《提牧》(TEEM)以手機拍攝而成、《灰燼》(Ashes)則使用電影相機,實驗性十足。而數篇「影像日記」為其近年以隨身攜帶的數位相機製作的速寫和手記,如長期合作的演員在鏡頭前回憶過往夢境的片段、雨季時分的家鄉風景、拍攝長片的田野調查記錄、藝術家父親身受療程的畫面等,其中幾篇後來啟發了敘事長片的創作。而除了短片、錄像作品與影像日記之外,另有數件燈箱及攝影作品,以及珍貴的文獻素材,包含長片《熱帶幻夢》、《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之劇本原稿、啟發藝術家故事創作的文本如《能記憶前世的男人》、《布萊伯利故事集》等。從伴隨朋友、家人、長期合作夥伴的私密世界;以至捕捉抽象的經驗維度,藉光影書寫時間、空間、精神之間雜然錯置的詩意;最後以關注家鄉社會現實的創作為重要終章,阿比查邦以其空間直覺打造出一個作品相互對話的影像劇場,邀請觀眾一起做一場遊走記憶與真實之間的影像幻夢。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隱身 》,2016。雙頻同步錄像裝置。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鬼魂青年》,2009。噴墨輸出。圖/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正式開幕當天11月30日(六)下午1時於北美館地下樓視聽室將舉辦展覽座談「煙火:幻影.記憶.時間」,邀請阿比查邦演講,並與策展人格拉西亞.卡威望對談;開幕當周,北美館亦將於地下樓視聽室播映25部藝術家短片選集,歡迎各位蒞臨北美館,沉浸於現實與夢境交融的世界。詳細活動辦法及資訊請參見北美館官方網頁或追蹤北美館臉書粉絲專頁關注。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狂中之靜》主視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臺北市立美術館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狂中之靜影像幻夢
REACTIONS
喜愛

4

好美

1

0

2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