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館戶外貨櫃屋變身觀景台 「台灣聖山―汪正翔個展」一場追尋聖山的遠眺 從對聖山的「指示」 到對想像的存在的「指示」
2019-12-14|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左起)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王孟超總監、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楊淑玲副執行長、台北當代藝術館駱麗真館長、藝術家汪正翔、藝術家大野由美子、台北國際藝術村王正馨副理。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長期投入攝影創作與評論的攝影師汪正翔,左眼近乎全盲,右眼也僅剩0.2視力,卻總能看到景物表象之外的層次意涵,並進行深刻的思索與經驗。這次展覽,汪正翔將台北當代藝術館戶外貨櫃屋變身成一座巨大的木座觀景平台,成為一件隱藏在都市叢林中風格迥異的裝置作品,營造出一番耐人尋味的觀展體驗。觀景台開放登入時間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2月2日止。
藝術家汪正翔與作品合照。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汪正翔此次創作的緣起,要從他擔任風景攝影師師時注意到台灣山區矗立的許多觀景台說起,「其中有一個觀景台,它非常的巨大,巨大到我觸目所及幾乎都觀景台的範圍,但在這觀景台周圍卻看不到什麼風景。所以這個觀景台自身就成為了風景,然後久而久之,在我心中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存在的意象,」汪正翔說。後來,他偶然在網站上覽到一處名為「台灣聖山」的園區介紹,此園區將政治受難者祭拜為台灣神,反映出台灣某種特殊的政治、歷史與文化現象。藝術家深受吸引,但在前往拍攝踏查紀錄的前一刻,突然對這一群人試圖透過台灣聖山「指示」某種存在感到猶豫及疑惑,並領悟到照片無法記錄聖山,正如同聖山無法代表台灣。於是那一座巨大的觀景台浮現在他眼前,他打造了一座名為《台灣聖山》的空間裝置作品,在這個木座觀景台上陳列著似乎是瞭望一座聖山的各式角度照片,但是四周視野卻被展牆所遮蔽,所以觀者所能「親歷」的只有作為「指示」的觀景台與風景看板,企圖思考失去觀覽風景功能的觀景台,本身就是一抹風景。
《台灣聖山》汪正翔個展,展場實紀。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汪正翔表示:「我並不需要也不能夠真正前往台灣聖山。如果台灣聖山是一種神聖的、最牽動人心的事物的象徵,那不論我們曾經多麼激動,我們始終無法真正抵達這個地方。我們只能不斷的想像它的存在,透過各種指示的方法,譬如手指、網站、神社與照片。而因為遺忘或是各種遺忘的原因,我們會忘記指示的是什麼。然後在某一個不重要的日子,我們不再有任何的情緒,這些指示成為與我們無關的存在。」
《台灣聖山》汪正翔個展,展場實紀。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展覽開幕當天,汪正翔刻意將茶點交流區營造為「觀景台」旁的野餐會,正如同人們登上山頂後會在觀景台休息野餐的場景。2020年1月5日(星期日)下午3點,汪正翔將與朱峰誼、林運鴻共同帶來一場精彩的講座「聖山作為台灣的代表,台灣作為藝術的方法」。展覽及講座皆歡迎民眾免費參加,更多詳情請上當代館網站查詢。
《台灣聖山》汪正翔個展,展場實紀。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藝術家介紹
汪正翔,台北人,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波士頓美術館藝術學校(School of The Museum of Fine Art讀藝術創作碩士(肄業)。目前往返碧潭與台北之間,接案維生,也從事攝影評論與創作。透過歷史與哲學的角度反思攝影、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汪正翔,台北人,目前看得見,會按快門
學歷
2012 藝術創作碩士(肄),波士頓博物館藝術學校,波士頓
2007 歷史學碩士,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2003 歷史學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個展
2019 台灣聖山,台北當代藝術館
2019 餘燼,好地下藝術空間,花蓮
2018 餘燼,多角藝術,台北
2017 外拍:一個民俗的反詮釋,畫布,台北
2016 This Is How Digital Photos Getting Damaged,456藝廊,紐約
2016 Interpreting Brooklyn:In Order To Be Seen。Los Sures藝廊,紐約
聯展
2019 聖化的迷思,Nexus,加德滿都
2018 藝術家的選擇,Free Space,台北
2018 那些台灣不美的風景,清大藝術中心,台北
2018 那些台灣不美的風景,三餘書店,台北
2018 Newester一年有成,荻達寓見藝廊,台北
2017 Image Image,畫布,台北
2017 The And 台灣寫真家聯展,Main Gallery,京都
2017 Thomas At Roof,屋頂,台北
2017 有機製作:台灣當代攝影聯展,靜慮,台北
2017 青年藝術家聯展,博藝畫廊,台北
2017 Newester Is Really Good,居藝廊,台北
2016 Restreet / 我在這很好,花博爭艷館,台北
2016 另一種面向:俄羅斯國際攝影節,新西伯利亞美術館,俄羅斯
2016 當城市消失之際,我們來談談現代性,畫布,台北
2015 大墩美展,大墩藝廊,台中
2015 曖曖,爵士藝廊,台北
獲獎
2017 清邁藝術村駐村藝術家
2017 TIVAC 攝影獎評審特別獎
2016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專業組抽象藝術類冠軍
2016 作品為紐約Residency Unlimited藝術機構收藏
2016 紐約Residency Unlimited創作發表計畫獲選藝術家
2015 大墩美展數位創作類優選
2015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展覽補助
2013 Tivac 攝影新人奬入圍
2013 International Color Award 藝術類提名
2013 International Color Award 人像類提名
2012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美術創作補助
2012 倫敦攝影學院攝影比賽人像類得主
策展
2016 後攝影:圖像與機制,攝影藝術聯展,台海藝廊,台北
2016 當城市消失之際,我們來談談現代性,攝影、裝置、舞蹈聯展,畫布,台北
2015 北海岸基因,北海岸青年藝術家聯展,八甲窯,新北市。
出版
2018 《新攝影》,台北:獨立出版
2015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台北:田園城市
2015 《非風景》,台北:獨立出版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每個人都是「關係人」:MoCA當代館新展,反思 #Me Too 運動下的社會現象與多層關係
2024-05-31|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112
MoCA Studio「幻殤─提摩特斯.安格萬.庫斯諾個展」 印尼藝術家以傳統入神舞蹈演繹在地歷史
2024-02-23|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84
台北當代藝術館公布2024年創新計畫與展覽-緊扣全球議題,以藝術視角展開創意思維探索
2024-01-05|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091
殘酷而美麗|藍仲軒:餘溫 Residual Heat
2022-01-17|撰文者:汪正翔5143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55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