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0-10-07|撰文者: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編輯整理

臺灣藝術家游文富作品《竹下秋千》。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城市是集體記憶的場所,像海綿一樣不斷汲取著發生在其中的事件和情感,其不侷限於當下目力所見,更包含著整個城市集體的記憶所及。
—義大利建築師阿爾多.羅西華森

2020年桃園地景藝術節以「構築城市」為策展主軸,邀請國內外參展藝術家、相關專家學者與觀眾面對面分享自身理念與創作過程,透過各種觀點之間的交流,期待能充分體現藝術擾動社會的重要價值與功能,並留下重要的文化記憶與展望,進而孕育出屬於未來地景藝術節的交流循環。本次藝術家座談會分別於2020年9月19、20、26與27日的下午,共分四個場次進行。

構築生活:藝術構築-自然與城市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之開場座談會,由參與地景藝術節策畫之團隊—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的王玉齡總經理,邀請包含參展藝術家三城賢士、長期於臺灣生活的墨西哥籍藝術家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與來自匈牙利的托馬斯.史維特(Tamás SZVET),談談各自的創作與生活之都市的關係,以及他們如何藉由創作跨界影響人與環境,並開啟連結城市與自然的想像。
日本藝術團隊CHIKAKEN從和大家一起揮汗點亮竹燈的祭典,感受到「自己的故鄉,由自己點亮」與構築生活的連結,也發覺了藝術所擁有的魅力及力量。​對他們來說,竹燈的製作活動中,非常注重三個「WA (輪・環・和)」;其一為「擴大串起人與人的『輪』」;其二為「可長久維繫的環境之『環』」;最後為「拓展日本文化的『和』」。他們的藝術創作如同竹子交錯縱橫的地下莖般,更加緊密地結合「人與人、人與地方、人與自然」的未來。
日本藝術團隊CHIKAKEN作品《WA(輪・環・和)》。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從小喜歡探索森林的Lua,自幼就對鳥類築巢感興趣,並將對自然的觀察轉為藝術創作,以親手編織的方式重新理解與詮釋。交錯纏繞的編織網繩中,是情境的核心,也是模仿與重生的開始。Lua常在許多的公共空間中創作出如巢一般的大型裝置,並邀請觀者走入作品中體驗探索,如環境和人類居住形態變化、甚至是都市裡的汙染與求存等議題。​她藉由材質與色彩的交織,期望能觸發多元的五感體驗。也希望人們能用不同的視野探索生活周遭之美。
Tamás 則選擇以自然素材為基礎,並以從在地文化所受到的啟發為靈感,創作出具有地方自明性裝置藝術創作,進而體驗,重新發現和重新解釋不同的現象。例如他運用孟宗竹的創作《認同口》以抽象的方式刻劃台灣認同,並融入了像原住民的刺青、宗教象徵、以及透過殖民與移民所帶來的幾何圖騰,他透過將獨特的思考進行視覺化,也重新反思土地與空間的連結性。

構築材質:以竹為師,永續建築

第二場座談會則將延續「構築城市」的策展理念,由臺灣竹會的甘銘源理事長,邀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許倍銜教授以及藝術家歐舟,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探討包含竹構築等自然媒材,如何與城鄉、土地及建築建立起互動關係。甘銘源建築師在開場時便提到,竹材雖具備堅韌特質,是溫潤且貼近常民生活的材料,但也需要翻轉出新的印象、新的可能性。
許倍銜教授率領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團隊,希望能結合傳統的媒材與創新的技術,來創作出更為當代的建築語彙。因此以漂浮的竹林作為設計靈感,加上動態光影設計,顛覆一般人對於竹構造的想像。許教授也透過「從設計到實作」的教學模式,從基地實際田野調查,課堂中進行設計、繪圖、製作模型,到邀請當地居民一同瞭解建築規劃,再經反覆校內試做與結構測試後,最後利用寒假密集工作營完成實體搭建,希望能打破以往設計課程對於實作的疏離。
臺灣藝術家許倍銜x葉彥伯x謝明皓x林郁婷x曾慶芸x陳怡文作品《浮。竹》。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相對許倍銜教授的精準,歐舟老師則以精神性的創作作為出發,希望能設計一個具有溫度感的空間。因此在媒材的選擇他們使用大量的自然材質或是既有的建築結構或遺留物,雖然不是完美的業界工法,但卻有獨特溫度,每個人都可以參於其中,之後也會伴隨著時間改變其風貌。例如歐老師的《泡風景》系列創作,邀請觀者躺在搖晃類似吊床空間,在大樹涼爽樹蔭閉上眼睛,身體姿勢與環境巧妙融合,召喚人們在自然環境思考與內在體驗。

構築文化:改變地貌的公共藝術

第三場座談的主持人中原大學建築系曾光宗教授與張惠蘭、褚瑞基、顏名宏教授等專家與談人,則以「構築文化:改變地貌的公共藝術」為題出發,一同探討公共藝術如何從空間銜接藝術界面,曾光宗教授首先拋出的問題意識是:「在地脈絡與藝術相互連結的關係是什麼?」如桃園升格成直轄市後,地方的特質也歷經快速變遷,或甚至被抹去……,如何透過地景藝術來論述歷史、自然與地理等內涵,也正是策展主軸「構築城市」的過程中勢必得觸碰的議題。
張惠蘭教授自幼居住在中壢的篤行六村,2013年才回到家鄉桃園,她回憶在城市的變遷中長大,眷村跟陂塘都是地貌變遷中消失的景致,因此她也強調為城市找回原有記憶的重要性,眷村好比是一個綜合體,透過藝術結合個人經驗的生命史,可以形成似曾相識、具共時性的一種感受。因此原本的場所精神不應該是被封存、而是需要透過聚集去形塑文化的集體樣貌記憶。
臺灣藝術家陳宣誠+陳羿君×共感地景創作作品《微型聆聽溫室》。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褚瑞基教授則梳理桃園這座城市近代的發展過程,再到公共藝術如何連結人與空間,進而發生某種關係作為其存在價值。但「時間性」的概念在臺灣的各種節慶似乎是不存在的。以「生命之樹」這個公共藝術作品為例,在構築時埋入夯土牆面的種子,逐步在這道牆上發芽,直到植物的逐步長成,它們全然解體並化為大地土壤的一部分。褚老師點出無論是公共藝術或是地景藝術都不需要是永恆不變的,好的藝術其實就只是好的擴散跟好的連結,如此而已。
顏名宏教授則將焦點放在藝術家的公共性跟社區參與。他認為公共藝術最重要的三個互動主體分別為:政府、藝術家、民眾,以及三者相互連結流動的產物渴求的「情感」的「溝通回輸」與「協作關係」過程。因此所謂的參與式公共藝術,反而強調的是一種「共時共在」、「陪伴成長」,藝術的創作即是進行一種社會的改造與開放的依存關係,進而與參與者對話的藝術中介介質。

構築循環:地景藝術節的未來想像

桃園地景藝術節自2016年開始舉辦,便受到國內外長期的關注。相較於一般戶外的裝置展,其更關注於在地文化脈絡和藝術創作之間的相容性,並延展出一系列結合自然景觀與土地的當代地景作品。主持人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的石瑞仁老師提到,大約在60、70年代開始出現的大地藝術運動。而地景藝術除了取於自然、用於自然、最終也須回歸於自然,才有辦法構築出未來的循環。
徐暋盛老師具有傳統竹編的技術背景,他以竹子編製而成的拱門作品《記憶的光廊》,在日光下參差排列,透過間隙能俯仰藍天,傳統客家竹編的織紋輪廓,也隨著日照角度呈現豐富的變化。而廊道上的幾何圖案變化除了呼應竹編特有的三角孔編、六角孔編與輪口編等技法之外,同時也希望緬懷先人留下來的智慧,因此在穿梭在廊道時,就恍如凝視著一個以竹藝編織而出的記憶廊道。
臺灣藝術家徐暋盛作品《記憶的光廊》。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李蕢至老師自小便不喜歡在同一個地方停留太久,他認為自己的作品並不是屬於人類,而是在完成人類製作的部分後,再一度回歸於自然才算在創作上的真正完成。《高雙陴塘漣漪迷宮》的作品除了透過造型傳達水的流動性能量之外,也提示觀者跟竹子、跟土地的關係。當人們在其中來回穿梭,人類、自然跟環境關係的美好,並非只有留存與否的前提,而是建立於彼此歷經互動的片刻。
臺灣藝術家李蕢至作品《高雙陂塘漣漪迷宮》。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劉哲安老師則從數年前一趟蘭嶼的旅行開啟了體內南島文化的開關,之後不斷地尋根、學習語言與工藝,因而接觸了自然素材與編織的技法。老師所創作的《水.源》,一雙手從陂塘裡伸展掬水而出,除了暗喻水將人帶往陸地並孕育眾生,使生命生生不息之外,也是希望能透過作品提醒:水是人類賴以為生的重要基礎,如大地之母的賜予,你我都是水與土地的一分子。
對於在花蓮港口部落出生的陳勇昌老師來說,部落記憶是他重要的靈感來源。其創作的《慢撥 曼波》,則運用強韌但線條寫意的竹片,編織出小時候他常常划著竹船、經過阿美族在河岸邊搭建的一些臨時屋房,許多的老人家會坐在裏頭聊天的這一幅美麗景像。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同時也再現出那個過往人與環境依存、人與人共好的美好年代。
游文富老師的作品《竹下秋千》的原始構想其實是打造一件在草原上的「類飛行器」,能感受如草地受風的裝置。而設置場域本身就是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純淨,同如大海不為人知的深處,因此老師想把作品的高空視野做成一個貼近地球深海的古生物,來呼應場域給予藝術家的感受。而巨大的竹林作品搖曳著秋千,則給予人們來到此地的一個契機,回歸至質樸而乾淨的原真。
臺灣藝術家王文志作品《豫章之家》圖/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小結

從歷年來桃園地景藝術節的發展,可以觀察到藝術節的本身並非只重視點狀的作品,同時也關注社區內部線狀的環境營造,甚至進而是一種面狀的、涉及到「文化認同與記憶參與」的關係構築。這不僅需要長期的耕耘,也需要能在城市與鄉村發展的縫隙之中,修補土地紋理、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在以地景藝術建構公共性空間及其場所精神之餘,也期待能放大桃園在地的草根力量,並讓社區的每一個份子重新認知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建立起嶄新的土地認同。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藝術家座談共構地景的未來循環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

一年一度桃園地方限定,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構築城市 9月18日盛大開幕

2020-09-08|撰文者: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