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北美館典藏庫房新建案意象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成立於1983年的臺北市立美術館,逾36年的典藏庫房空間規模與設備已不敷當前綜合保存、維護、研究與可見式庫房展示等多元化的專業新需求,另隨著作品保存觀念日益發展,本館庫房亦須與時俱進,接軌國際標準。為解決典藏庫房不足之問題,原庫房已同步進行櫃架增設之補強措施,同時尋求典藏庫房新建、既有館舍相關設施之整體改善。2015年9月適逢臺北市長柯文哲參訪「台灣製造.製造台灣: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慨然同意新建典藏庫房,在市府支持下啟動先期規劃、專案管理與考古試掘等程序。日前統包案之評選匯聚傑出建築與營造團隊提案,最終選出由久年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益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張樞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合作之計畫方案,以北美館停車場為基地,在確保典藏品安全的前提下,也開放空間予民眾,妥善回應庫房與周邊環境之連結。
在建築師張樞的提案中,提出了令人驚豔的設計方向,主張典藏庫房應屬北美館的附屬專業服務設施,選擇將庫房隱入地下,採取地面開放空間最大化、建築量體最小化之作法,跳脫原先專案管理提供之地上4樓、地下2樓之測試方案,更加貼近美術館典藏的機能需求。當中重要的考量在於,地下結構具有天然減震與節能的優點,其次,也與本館既有庫房位於同一層高度,有益於安全管制與運送動線單純化,大為降低典藏作業過程中的相關風險。
身負保護典藏品並延長作品壽命的庫房,防災是首要要務。本案防洪標準以200年洪水位為考量,比照捷運防洪標準;且所有開口另皆設有防洪門,以防止地面水漫流,同時也規劃良好之地面洩水坡度,有助於快速向外側排除地表逕流。另一方面,原先本館入口廣場與停車場之間存有近4公尺的高低落差,在此次規劃中將減少至1.15公尺,張樞同時整合地面人行動線,延伸北美館入口廣場東側的空間,設置公共走廊,為下一階段的臺北藝術園區案預留整合與延伸的可能,提供民眾更為順暢與便利的參觀動線。
北美館為臺灣最早成立之現當代美術館,歷經30餘年的收藏,涵蓋日治時期以來臺灣美術史上重要之作、國內外具代表性藝術家的經典創作,以及透過各種專題展覽具當代議題向度的蒐藏等。其豐富藝術資產將藉由「可見式庫房」的規劃,讓事前預約的研究者在參訪過程中看到藝術物件如何被保存,以及典藏之幕後作業,強化當代文化資產保存的社會教育,故而可見式庫房不僅是一種新的空間類型,更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思維變革。
北美館作為一個歷史機構,所有改變皆建構在過往積累上發生,自2017年進行空調系統更換與內部機能改善工程,提升專業服務功能,同時重新塑造南進門入口,增進本館與美術公園、王大閎建築劇場之間的連結互動關係。此次庫房新建獲選之提案,張樞清楚定義典藏庫房重點在於使用機能,並非強調搶眼的設計外型;隱入地下的方案,則是在周全思考建築群體之間的共生關係後,以次位的謙和態度,讓建築師高而潘所設計的本館—也是臺北市民與臺灣人民共同記憶中最鮮明的形象—得以維持建築量體的獨立性與標誌性。而逐漸成形之臺北藝術園區,對於城市和參訪民眾,也將更具開放性與可近用性等公共性的關懷體現。本案以臺北市政府所編列之10億7,357萬元新臺幣的經費新建,預計於2024年啟用。
REACTIONS
0
0
0
2
0
熱門新聞
1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2021迎接「波依斯年」:為紀念約瑟夫·波依斯百年誕辰 德國各地整年舉辦超過20檔大型展演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書畫鬼才 黃明勝 「藝氣磅礡」書法與篆刻個展 長達2,700 公分長卷棉布 首度大氣呈現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抱歉了錢錢!北美館推出全新藝術商店與設計商品 邀你一起「貼近北美館」!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1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