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1-03-01|撰文者: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今年度因疫情,多數展覽轉至線上舉辦,也讓過往有時效性的展出不再受限,而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稱工藝中心)策劃之「半熟新工藝」線上展,也持續於Maison&Objet之官方平台:Maison & Objet and More(MOM)推出新的工藝作品,其中臺灣金屬工藝有相當吸睛的表現。
近三十年,臺灣金屬工藝日趨多元,科技應用、複合媒材、當代藝術等⋯⋯,都成為金工創作者們熱情擁抱的價值。這樣的特質,也反映在金工藝術家曾永玲身上。同時身為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曾永玲老師,投入相關領域長達二十年,跨足創作、策展、寫作與教學,積極跨域拓展新的技法和形式,今年也受工藝中心邀請,參與工藝中心委託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的「板金成形極限作鍛敲初坏之應用先期研究」,並創作產出一系列作品:「後花園的騷動」的概念雛形。爾後由工藝中心發起「板金跨域模式應用複合參數式陶瓷3D列印工作坊」,則由曾永玲與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李建佑老師、金屬鍛敲創作家陳逸工藝中心金工坊負責人陳永旺老師共同擔任講師,透過數位新工藝與金屬傳統工藝撞擊,透過跨領域的專業合作傳授研究與實踐經驗於工作坊課程中,激發參與學員的創作想像。而曾永玲為工作坊所完成的示範系列作品「後花園的騷動」,也正於工藝中心MOM線上展「半熟新工藝:持續探索生活的樣態(Neo-Taiwanese Craftsmanship/Le néo-artisanat taïwanais)」展出中。
曾永玲作品-《後花園的騷動》。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曾永玲以充滿東方意境的「鋁陽極染繪」「銅鍛敲染色」作品活躍於各大藝術展演、目前也在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任教。她的金工作品,總是用色豐富、柔中帶剛,顛覆金工色彩單一、質地剛硬的既定印象,卻也凝結了轉瞬即逝的自然景物。

綻放隨性本色的「鋁陽極染色」技法

「我最享受,看著墨在水中流動、暈染開。」一談到「鋁陽極染色(Anodizing Aluminum)」技法,曾永玲的聲音不禁雀躍起來。雖然早在美國讀研究所時就曾接觸過,不過一直要到2004年,才徹底愛上這種技法的獨特魅力。當年,徐玫瑩老師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金工與首飾創作組,邀請到英國藝術家珍.雅當(Jane Adam)駐校進行兩週研習與教學,而她享譽國際的專長正是鋁陽極氧化與染色藝術。曾永玲解釋道,因為的活性較其他金屬好,一旦經過電解氧化,皮膜上會產生毛細孔利於吸附染料,甚至能作出水墨畫般的渲染效果。琺瑯(Enameling)雖然也能表現色彩,但色粉無法溶解調色、產生藍加黃等於綠的變化。
意義上,這是讓她「雙贏」的技術,平衡大學念純美術、研究所和教學聚焦應用藝術、工業設計的跨領域專業。「那就好像是用畫布繪畫!」她不但能揮灑色彩,金屬的反光、各種技法的肌理變化更是令她著迷。有意思的是,這也滿足了她的個性和心理需求。她笑著說,「我想追求一種『鬆』的狀態、一種隨意性。」在一次次自省當中,她逐漸放下對嚴謹技術的執著,轉而擁抱「寬鬆」的創作方式,比如鋁陽極染色或是近年常用的兩種技法:「鍛敲(Raising & Sinking)」和「打摺(Foldforming)」。這兩三年在台北藝術博覽會等大型展會亮相的《秋》和《葉影》等系列作品,就是鍛敲延展性較鋁佳的黃銅與紅銅,再加以熱染色或化學染色製成。一片片癱軟臥地的葉片,依然是曾永玲最嚮往的「寬鬆」。
曾永玲作品製作過程。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曾永玲作品製作過程。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曾永玲作品製作過程。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曾永玲作品製作過程。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曾永玲作品製作過程。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開放擁抱科技,也保留工藝的根

她自在隨性的特質,也反映在對跨界的開放態度。她認為不必執著於工藝、藝術、設計的分野,一切端看「需求」。工藝家本質就是「斜槓」,「設計」和「製作」兩者都是必備技能、「純藝術」只是更重理念傳達。曾永玲語重心長地說,更重要的反而是跨域的準備,例如新一代創作者在接收更多資訊的同時,得認清「人」最重要的生命價值,更要紮穩功夫。「作品要做得夠多,才能找到自己的最愛,有內功,才能飄移」,而這飄移的內功,就包含對跨界的開放心態以及跨領域溝通的能力。
此外,她也擁抱科技。不但在前述公共藝術中曾借助外部專業,她也早在 2008 年就在學校媒合金工創作者與工業設計師,推廣數位技術應用於金工,例如打樣用的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RP)以及分支的3D列印技術。她進一步說明,與「減法」概念的CNC電腦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不同,3D列印是用材料堆疊方式,增加造型自由度而放大可能性。2013年,在陳人鳳策畫的「未來正在成型—3D列印設計展」中,她也首度發表運用軟體建模與3D打印技術所創作的尼龍《寶石》 ,近年又繼續發展出《Keep Rolling》手環系列與《就是愛》燈罩。
若說「鋁陽極染繪」讓她綻放創作之花,那麼金工始終是她生命的沃野、不曾稍離的根。一方面,她不主張強硬地結合不同媒材,反而覺得光是金工都「還沒玩夠呢!」另一方面,她也相當珍惜工藝的核心價值。好比製作工藝的過程,對她來說像是種子緩慢發芽,最初只有「模糊的想像」,卻在過程裡持續調整、享受成長。而目標導向的工業製造,卻會抹滅這樣的過程。另外,與業界合作大型裝置的經驗中,她發現工藝家免不了與雷射切割等專業廠商合作,但一定得意識到3D技術難以複製「肌理」,必須視情況表現工藝應有的手感。
曾永玲接著談到此次展出的新作。這是她受工藝中心委託的專案「板金成形極限作鍛敲初坏之應用先期研究」的作品。她利用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沖壓(Die Forming)產出胚體,來加工發展出的作品,在此次的合作中,她也感受到跨域協作的優勢,除了可提供不同的靈感衝擊,更讓她有感的,就是能為工藝家減少創作前胚體製作過程中的體力耗損,讓自己更專注於拿到胚體後的發想與創作。不過她也提到像是接續延伸的3D陶瓷工作坊計畫,以現階段來說仍有許多尚待成形的發展問題。顯然,工藝與當代科技結合的概念若要開花結果,還有一些現實問題等待著未來的突破與挑戰。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專員-湯凱閔。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穿梭在臺灣和美國、純藝術和應用藝術、純手工和3D列印之間,曾永玲似乎早已在用生命實踐「跨域」。而她就像播種者,總要先鬆鬆土,讓創意的根系自在呼吸,才能順利萌芽、開出異花。在工藝中心提供「科技」、「設計」、「產業」的各種跨域機會中,相信會有更多與她一樣勇於嘗試的金工創作者參與,不斷豐富著臺灣金工的多元生態。
曾永玲
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美國奧瑞岡大學美術與應用美術研究所,主修珠寶設計與金屬創作藝術碩士。現為朝陽科技大學工設系專任助理教授、ZAMAMA金屬物件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臺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理事。回國十餘年來,持續投入金工的教學、著作、創作、策展與產品設計。
藝術家曾永玲。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線上展間Digital Showroom

金屬工藝半熟新工藝線上展Maison&Objet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鋁陽極染色技法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1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