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個展Bluerider ART 開春首展《Beyond Light 光徑》-絢麗迷人的光之雕塑,引領觀眾進入理型世界的香格里拉
2021-03-26|撰文者:張家馨
過去的 「光」是為了反射物體表面,而進入到人類眼睛產生「光譜」,而在Kotter作品中,「光」成為本體,不為任何圖案或對象而生,它產生炫目的色澤。
寧靜的觀看,通透出一片色彩絢麗迷人的香格里拉
兒時大家對萬花筒的愛不釋手,屏除我們對萬花筒內部物件及運作結構的好奇,更加吸引人的是能夠轉動著萬花筒,彷彿控制著眼前的世界,而時間也跟著靜止,被帶離到一個既夢幻絢爛又無憂的地方,好似人們所說的香格里拉。Hans Kotter的作品將這樣的體驗實現於他的創作,並以燈光雕塑作以媒介,希望引領觀者回到純粹的觀看感受。
作品〈Interference〉,2020,100cm diameter,Polished stainless steel, LED’s color change, remote。圖 / Bluerider ART提供。
Bluerider ART於3月20日舉行開春首展德國藝術家Hans Kotter個展-《Beyond Light光徑》,展出十餘件不同系列之作,分別為Cliffs 、Hexagon、Circles以及2021年最新作品。作品跳脫出觀者對燈光藝術的想像,呈現令人為之讚嘆一件件光之雕塑。藝術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現透過稜鏡的觀看,在光線的折射下色彩絢麗迷人,並以微距攝影的方式記錄下來,實現現實世界的感性表象,保留人們心中想像的香格里拉。
作品〈Cliffs〉,2018/2019,130x85cm,Metal, LED, DMX-Controller and Plexiglas。圖 / Bluerider Art提供。
Hans Kotter(b.1966)是德國知名的藝術家,彷如光的形塑者,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它獨特鮮明且獨立存在的個性。在他著迷於燈光藝術之前,繪畫及攝影是他藝術生涯中是不可缺少的創作因子,基礎建立在平面繪畫上使得他對色彩、造型及構圖有著極高的敏銳度,透過攝影捕捉眼前所見之物,進而影響他的燈光藝術創作。踏進Bluerider ART的展覽空間,潔白而明亮,耀眼奪目的藝術品於牆面、於空間,獨剩觀看者與作品的靜謐對話,與之形成強烈對比,透過展覽的參觀動線,可以清楚地理出藝術家在創作上的脈絡和發展,觀者循序漸進地進入藝術家的創作世界。
理性與感性之間的轉換,展覽空間呈現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作品〈Macro Landscape〉有著平面繪畫的展呈形式,是藝術家平面創作與立體創作重要之轉界。在光的折射和稜鏡的反映下,透過微距攝影的拍攝,猶如一幅抽象畫,清晰銳利的線條,帶有科技金屬的光澤感,難以想像被攝物的原型。藝術家以此創手法,跳脫我們原本對物體本身在現象界中的認識。
作品〈Macro Landscape (Diptych)〉,2020,100x70cm (單件),Slide on Plexiglas, LED, Aluminum。圖 / Bluerider ART提供。
〈Triple Tube〉在展場中位於上述作品旁。Kotter在這件作品上開始有了三度空間的表現手法,可謂打開此次展覽燈光藝術在雕塑上的呈現。LED燈的運用,燈光錯綜於方形的鏡面,鏡面與鏡面間反射物體三百六十度的樣貌。
作品〈Triple Tube〉,2013,160cm 50cmx50cm,Mirror, Wood, Plexiglas, LED’s color change。圖 /Bluerider ART提供。
作品〈Triple Tube〉 & 〈Macro Landscape (Diptych)〉。圖 / Bluerider ART提供。
依序著策展動線,同時跟著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走動,作品來到〈Shifting Structure “Hexagon”〉,從平面繪畫的延伸、攝影紀錄的結合、燈光藝術的效果,直至該件作品數位科技的融入,Kotter的作品語彙更加豐富,燈光雕塑已無法滿足他心中無盡的創作靈感,在作品中添加動態的數位科技,更是挑戰藝術家在技巧上的考驗。目光任由作品中的動態光譜游移,使人沉浸於黑暗之中突顯的有機形體,理性的閃爍卻產生感性且難以道盡的和諧之美。
作品〈Shifting Structure “Hexagon”〉,2020,127x74cm,Video Screen, Plexiglas, Mirror, metal。圖 /Bluerider ART提供。
此檔展覽中每件作品都有它迷人之處,Kotter的作品黑夜與白天之間有著不同的觀看效果,燈光頻繁地出現於我們日常生活,從未想過它除了日常所見之形體與色溫,竟能有如此多樣的變化。近年來燈光藝術在裝置作品或實驗性作品中受到大家關注,Kotter曾於London Bridge Station 舉辦 Kinetica Museum, London開幕特展,其作品與展覽空間連結及呼應,創作符合場域性質的作品,與此次展出不同的是,藝術家依循著此次展出場域,將燈光藝術以雕塑的形式呈現,顛覆觀者對架上藝術的印象。
Kotter曾於London Bridge Station 舉辦 Kinetica Museum, London開幕特展。圖 / 取自Wikipedia。
展場一隅。圖 / Bluerider ART提供。
展場一隅。圖 / Bluerider ART提供。
藝術家簡介
Hans Kotter 漢斯·卡特(德國,b. 1966)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就讀紐約藝術學院(Art Students League of New York) 畢業於慕尼黑媒體設計學院,現創作居住於柏林。2004 年被授予「德國巴伐利亞文化獎」Bavarian Culture Award, E-ON 藝術建築領域獎項。曾任德國斯圖加特國家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2014 年獲得德國國際 Unna 燈光藝術中心的國際燈光獎項提名。作品由義大利 TARGETTI 光之藝術典藏、德國立陶宛博 物館、德國聯邦議會等眾多機構永久收藏。
展覽資訊
Hans Kotter 漢斯.卡特 亞洲首個展-《Beyond Light 光徑》
展期 | 2021.3.20 - 5.16 Tue.-Sun. 10am-7pm
地點: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館(台北市大安路一段101巷10號1樓)
REACTIONS
2
11
3
11
3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