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8|撰文者: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玄奘大學106級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畢業成果展的主題《___,有影無?》,顯示了當今藝術範疇在解讀上的疑問,其中特別留下了二個空白格,等待各位觀眾與創作者持續的探索並各自填上。玄奘大學藝創系翁梁源主任表示,每屆的畢業展主題及所有策展工作均交由畢籌會所承辦,這是訓練學生自主性的展演規劃,也是畢業前的最後一哩路,同時檢視所有學生四年來學習成果的總驗收。
此畢業成果展覽的作品,涵蓋繪畫、插畫、雕塑、工藝等形式,藉由各種圖像符號、手法及元素,去建構屬於各自的創作系統,試圖以各自獨白的方式去演繹影像的意義如何在不同的觀看方式下流動。
▲玄奘大學106級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有影嘸?」畢業成果校內展。圖/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提供
▲玄奘大學106級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有影嘸?」畢業成果校內展。圖/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提供
展覽簡介:
「今天,創造、觀看和散播影像的人正產生出一種新的世界觀,影像數量之龐大和這些人所用的方式是ㄧ九九〇年的人從未預期的。現在的視覺文化研究關注在如何瞭解一個過於龐大而無法全觀、但非想像不可的世界中的變化⋯⋯」 -節錄自尼可拉斯·莫則夫(Nicholas Mirzoeff)『給眼球時代的觀看指南 How to See the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Images』
身處於這個影像氾濫的世代,人們比以往的任何時代都更依賴視覺感官。在各種視覺形式的流通、交互過程中,影像產生了各種目的及意義,其數量龐大到足以形成一種奇觀。對於「觀看」的思考,也因此顯得格外有意義。然而作為一個視覺創作者,該如何回應又或是理解其更深刻的含義,便成了創作旅途上共同的課題。
此次展覽便是以視覺文化的觀看方式做為導向,其內容面向根據創作者各自所關懷的議題而各自展開。展覽名稱發想自閩南語俚語中的「有影嘸?」。作為一種口語化用語,除了意指「真的假的?」外;在此處也可作為「有無影像」的詮釋,影射了一種現代人過度依賴影像所造成的「有圖有真相」現象。
展覽作品涵蓋繪畫、雕塑、工藝等形式,藉由各種圖像符號、手法及元素,去建構屬於各自的創作系統,試圖以各自獨白的方式去演繹影像的意義如何在不同的觀看方式下流動。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時間|5/7~5/10 AM10:00~PM6:00
開幕茶會|5/8(六)AM10:30~PM12:00 (松山文創園區2號倉庫)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2號倉庫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主辦單位|玄奘大學、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
參展藝術家|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106級全體畢業生
展覽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玄奘大學藝創系106級畢業成果展-oo有影嘸-101427665209692
REACTIONS
5
0
0
1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聯展策展遊蕩的感知!臺灣藝術大學105級美術系推出《在___天的漫遊中,我們找到了___》畢業展,邀請觀眾以全新視角審視自身的處境
2020-05-13|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105級美術學系日/夜學士班畢業展512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