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1-05-21|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021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台灣郊遊〉

臺灣館外觀。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一、 策展主題:台灣郊遊
二、 策展概念

嚮往郊區或在天然條件下生活的人們,來來往往都市與郊區之間,形成一種非正式、不斷變動的遷移行為,像旅居、神遊、或從自然中尋找避世療癒庇護之所的生活方式。
台灣位於亞洲大陸板塊與太平洋環狀島嶼帶,屬於整個南島民族祖居地之一,是世界第38 大島嶼,四面環海,地理上70%遍佈高山、森林和丘陵,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約4,077 種原生維管束植物,脊椎動物約800 餘種,近20,000 種被記錄的昆蟲。
普宮展場。​​​​​​​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在開發與保護之間,是一道值得努力的纖細平衡。
來自台灣的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多年來致力於自然野地郊區研究及環境規劃,並於2014 年成立「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共同埸域合作計劃,以「自然中的學習場域」為題,透過各領域如植物學家、傳統醫療師、原住民藝術家、生活家、氣候變遷科學家、調香師、靈修者、瑜珈老師⋯⋯等各方面原生力量策劃及探討,並將成果分享大眾,及作為未來可能的山野實驗基地建築設計參數。2017 年與勤美學合作,位在中台灣的實驗計畫「森大 The Forest BIG」更將「向大自然學習」的思想與產業結合,展現更多的影響力。
天然修道院。​​​​​​​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展場影片作品。​​​​​​​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
自然洋行從各​​​​​​​個獨特案件的風土、田調觀察中發現,「安定的人心」是與自然環境共存、持續發展而不過度開發的重要先決條件。本展出內容包含自然洋行建築團隊獨立實驗作品如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峇里島天然修道院,以及數件與台灣產業的合作:勤美學 森大、與春池玻璃、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的生態冥想屋、野長城原始知覺研究室⋯⋯等建築環境規劃概念,呈現不同的人文、環境條件、產業、空間使用模式等,皆有各自獨特的對應觀點,其中的共同點是通過建築空間扮演其中的溝通橋梁,呈現並拓展各領域透過實驗建築場域共同合作的成果。在家鄉的土地郊遊,挖掘逐漸淡忘的事物一自然、物種、或文化。透過打造生活的場所及建築的過程,向周遭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古老智慧一起學習、一起合作,從微小之處形成點點滴滴的生活全貌。
三、 策展人簡介
Divooe Zein, Director of Divooe Zein Architects。​​​​​​​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曾志偉

自然洋行建築圑隊主持人
自然洋行設計團隊創辦人與設計總監。1973 年出生於台灣,幼時成長於帛琉群島並就讀SDA 美國國際學校。2003 年成立自然洋行建築工作室,往返旅居峇里島進行長期建築環境田野調查,2014 年於台北成立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並於 2015 年任教於台灣實踐大學建築系。
Frank Huang, Founder of Double-Grass International Co.。​​​​​​​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黃偉倫 Wei-Lun(Frank) Huang

草字頭國際策展創辦人。2012 從線上媒體開始,企圖以各種形式從宇宙八方引進新鮮事物。
四、 參展團隊簡介
Divooe Zein Architects Courtesy: Divooe Zein Architects Divooe。​​​​​​​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展出團隊 / 自然洋行建築設計團隊自然洋行成立於2003 年,工作室位於台灣台北外雙溪陽明山國家公園後山,主要設計思考著重於建築、環境、感知等複合因素規劃而成的完整場域。其中包含歷史建築物改造、新型態研究機構及部分實驗性住宅、飯店等。並於2014
年起持續探索輕質、異材質構造及其運用向度可能性發展。
概念影像 / Mauricio Freyre
氣味設計 / 曖曖。內含光實驗室
主視覺設計 / 洪彰聯
技術顧問 / 林楷豐、黃彥勳

 

國美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郊遊原始感覺共同合作場域計劃我們將如何共同生活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