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匯宇荷蘭首個展 - 「1646藝術實驗空間」駐村暨作品參加鹿特丹國際影展
2021-06-06|撰文者:巴文中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看似流血的男人,背著小男人的女人,美杜莎式的頭像,甚至文藝復興/巴洛克式的燈光,都在暗示著人類(藝術)史上追求暴力的傳統。我試圖將影像與 1980 年代電影中的奇異場景聯繫起來。對我來說,這些東西之間總有一些無形的聯繫。
—— 摘自蘇匯宇與電影製作人Vincent Stroep交流對談紀錄,2021
蘇匯宇五頻道裝置作品《女性的復仇》。圖/巴文中心提供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致力推展臺灣藝文至歐洲各地,荷蘭即為重要合作交流國家之一,經由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荷蘭館協同策展人(co-curator)、亦是鹿特丹國際影展短片策展人Maaike Gouwenberg女士推薦,藝術家蘇匯宇6月5日至6月27日於海牙「1646藝術實驗空間」舉辦個展發表。預計的駐村研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呼應第五十一屆鹿特丹國際影展部分節目順延至明年辦理期間進行,其作品《復仇現場》(與藝術家鄭先喻共同發表)屆時將參加該影展的表演項目,這將是蘇匯宇第五度參加。
1970年末解嚴前後,臺灣開始興起「社會寫實」為由的電影題材,儘管初衷在貼近刻畫與社會觀察,但最終仍因市場取向與意識型態成為某種剝削手段,消費了女性、階級與暴力事件,從而錯失嚴肅的探討。反觀這些電影實則保留諸多前衛與奇幻哲思、生命政治議題與暴力美學等內涵,值得當代重新論證、反省與再創造。
【延伸閱讀|臺灣7位導演作品登上英國最大紀錄片影展 雪菲爾德首推「臺灣專題:翻/返記憶」 從個人回顧臺灣歷史故事】
蘇匯宇五頻道裝置作品《女性的復仇》。圖/巴文中心提供
源自上述背景的提問,成為蘇匯宇創作關切的命題,運用「補拍」與「回訪」手法概念,將所搜羅與再製的黑電影素材,結合「1646」展場空間進行系列呈現,展出包括雙頻道裝置《超級禁忌》(2017)、五頻道裝置《女性的復仇》(2020)及放映《唐朝綺麗男(邱剛健1985)》(2018)。此三件作品的短片版,曾分別入圍2017,2019與2021年的鹿特丹影展「金虎獎」短片競賽。透過作品可揭示的多元觀點,審視存於臺灣的歷史與記憶,連結傳統認知的禁忌與當代社會的開放,也探究牢繫在文化中的壓抑與解放,從而獲得新的詮釋可能性。
【延伸閱讀|第16屆大阪亞洲影展 臺灣特集「臺灣電影經典與現在」登場(2021/3)】
蘇匯宇作品《唐朝綺麗男(邱剛健1985)》(2018)。圖/巴文中心提供
更多資訊詳見:
蘇匯宇個展展覽官網
「1646藝術實驗空間」專訪蘇匯宇Podcast連結
蘇匯宇與電影製作人Vincent Stroep交流對談
【延伸閱讀|華人首部VR電影「家在蘭若寺」在日首映 蔡明亮雲端現身暢談創作歷程(2021/2)】
蘇匯宇作品。圖/1646藝術實驗空間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將舉辦「宮津大輔:25 年錄像收藏展 -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
2020-05-08|撰文者: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115
第17屆台新藝術獎揭曉 布拉瑞揚舞團《路吶》獲年度大獎,破台新獎得獎紀錄 蘇匯宇、周書毅分獲視覺、表演藝術獎
2019-05-25|撰文者:台新藝術基金會/影:非池中藝術網6848
蘇匯宇與平川祐樹受邀參加第48屆鹿特丹國際影展
2019-01-28|撰文者:双方藝廊/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016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1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153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2024-11-05|撰文者: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