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撰文者:林侑澂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Cecilia Alemani(右)與展會主席Roberto Cicutto(左)。圖/取自ARTnews
即便在肺炎疫情之下,各方依舊努力地讓藝文活動能夠持續推行。將於2022年舉辦的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原定於2021年舉辦),本月9日公佈了命題《The Milk of Dreams》(暫譯:夢中的牛乳)。
本屆展會的總策展人Cecilia Alemani與主席Roberto Cicutto共同發表聲明表示,《The Milk of Dreams》命題取自1950年代,超現實主義藝術家Leonora Carrington作品中所傳遞的精神。Carrington的這一系列畫作後來被改編為兒童讀物,並且在2017年出版了英文版本。故事從群體壓力、流亡生活到精神病院囚禁,到逃離既定身分的束縛,探討著大環境與內心的衝突。以反向對比的方式,形塑出一個充滿了自由與可能性的世界觀。
總策展人Cecilia Alemani說明到:「我對於藝術家們所感興趣的事物同樣感興趣,所以如果藝術家們正在討論今天所發生的事情(疾病傳播與隔離生活),展會當然也會與之相關。不過我不希望展會成為一個冠狀病毒雙年展,而是當藝術因為特殊時期而受到衝擊,我們藉由策展去捕捉其中的變化。」
而在策展論述中,也公佈了三大子題:
《The representation of bodies and their metamorphoses》
暫譯:身體及其變形的再現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technologies》
暫譯: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odies and the Earth.》
暫譯:身體與地球間的連結
Cecilia Alemani也期望藉由策展進行各個層面的討論:「這次威尼斯雙年展的策展架構,起源於過去一年與藝術家們的對話。如今不斷發生的問題對於文明歷史產生了損害,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正面臨著生存威脅。但這也可以作為我們這個時代中,科學、藝術與神話相互關係的思考契機。人類的定義是否會被改變?是什麼區分了動物、植物、人類和非人類?人類對於其他生物具有哪些責任?如果沒有了我們,其他生命與地球將會是什麼樣子?」
在發佈會的最後,Cecilia Alemani重申了期望打造一次「樂觀的展出」。而在世界各地都翹首期盼之下,大眾也希望來年的威尼斯雙年展,能夠在困境中體現人性的光明面。畢竟在疫情之下,你我都需要藝術一類的事物,反應出能夠相信的未來。
新聞參考: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 / ARTnews / Artforum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揭開序幕!釋出多項預告專案,設立「專業日」 打造國內外藝術專業人士深度交流平台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劉慧中的「失落秘境」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22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訪談藝文跨界【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
2024-05-14|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