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國際新聞

當代藝術電影時事觀點

1964年勞森伯格獲得的金獅獎是一場政治陰謀?紀錄片《Taking Venice》解開事件的真相

Taking VeniceRobert Rauschenberg羅伯特·勞森伯格金獅獎Venice Biennale

2024-05-2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1964年,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金獅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美國藝術家,但同時也引起了廣泛爭議與質疑。當時有國外媒體對此一消息感到嗤之以鼻,並批評他的作品為垃圾,且有傳聞稱評審團以受到操控而刻意偏袒他。勞森伯格後來回憶道:「我的好運引發了極大的敵意。」

近期一部名為《征服威尼斯》(暫譯,原文為Taking Venice,2024)的新紀錄片揭示了這一事件的真相。該片由藝術評論家兼電影製作人阿美·沃拉赫(Amei Wallach)執導,透過挖掘檔案資料和採訪關鍵人物,試圖解開勞森伯格勝利背後的真相究竟為何。
勞森伯格站在他的作品〈Express〉(1963)前,其展於1964年的威尼斯雙年展。Photo: Ugo Mulas © Ugo Mulas Heirs. All rights reserved
紀錄片中揭示了美國政府在這一事件中的角色。當時,美國正深陷「文化冷戰」,在冷戰最激烈的時期,美國政府決心用文化對抗共產主義,自1950年起展開了一場文化宣傳活動,以傳播自由民主的理念,同時抵消共產主義的影響。展覽、雜誌、藝術家、作家、大學和博物館都被用來突出美國的言論自由和個人主義。而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展覽,最為著名的這場秘密運動在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幫助下,大大提升了抽象表現主義的國際地位。

在《征服威尼斯》中明確指出,美國透過美國新聞署參與第32屆威尼斯雙年展是一個政治項目。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托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在影片中回憶,金獅獎是「美國政治缺少的王冠」。

《Taking Venice》影片視覺。©Taking Venice

紀錄片中除了針對勞森伯格藝術創作之脈絡而展開外,另逐一介紹了該項計畫三位重要角色。包括時任猶太博物館館長的艾倫·R·所羅門(Alan R. Solomon)、愛麗絲·丹尼(Alice Denney)、畫商里奧·卡斯特里(Leo Castelli),他們共同精心策劃美國在威尼斯的參展。

艾倫·R·所羅門(Alan R. Solomon)在1962至1964年短暫擔任曼哈頓猶太博物館館長的期間,是該計畫的統籌要員。 而愛麗絲·丹尼(Alice Denney)的角色就像是政府內部的人,她是華盛頓的藝術專家、國務院律師的妻子,也是甘迺迪家族的朋友。美國政府首次幫助贊助由私人運營的威尼斯美國館,這與外國政府一直以來贊助他們自己的展館做法一致。當需要額外支援時,例如需要用軍用運輸機將大型藝術品運送到大西洋彼岸,丹尼會親自出面協助,確保一切必要的手續順利完成。

畫商里奧·卡斯特里(Leo Castelli),一位義大利裔美國人,他移居紐約後促成了美國普普藝術在商業上的發展。卡斯特里在位於威尼斯對面的亞得里亞海沿岸長大,因此他了解歐洲人對普普藝術所代表的民主資本主義的熱衷。藝術家、經銷商、內部人士、專員,影片清楚地展現了美國赴威尼斯參展覽的複雜過程,影片也恰當地提到了促成最終轟動效果的文化背景。

勞森伯格的獲獎對於孕育了畢卡索、馬蒂斯、米羅、布朗庫西、杜象的法國,卻在國際文化的舞台上被一個眾人眼中粗略、出生於德克薩斯的暴發戶所取代的人來說,從根本上就難以接受。正如勞森伯格曾將總統甘迺迪的人像和火箭等男性象徵物絹印在畫布上,甚至曾發表過的作品〈Robert Rauschenberg〉在一隻山羊填充玩偶的鼻子上塗抹油漆的〈Monogram〉(1955-59),對於當時候的風俗民情而言,這是一種對文化的褻瀆。然而,「陰謀論」的方向成為了該篇故事最初的軸線。
Robert Rauschenberg, Buffalo II (1964). ©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
Monogram, 1955–59。© Robert Rauschenberg Foundation.

回顧當時候的藝壇發展,勞森伯格已經開始將流行文化圖像或現成物納入繪畫中,並以觀念、抽象的操作手法開創了「融合繪畫」的創作形式,挑戰了傳統構圖。藝術界花了很長時間才得以接受如此的創作思維。或者用藝術家的話來說:「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我是小丑。」所以就上述而言,選擇勞森伯格作為威尼斯雙年展參展、且獲獎的首選藝術家,似乎是個冒險的賭注。

實際上,所羅門曾經策劃勞森伯格1963年在猶太博物館的回顧展後,意識到他的潛力,認為勞森伯格的實力不單於此。沃拉赫說:「所羅門真的相信勞森伯格展示了一種新的藝術創作方式。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們剛剛從抽象表現主義的發展中沾沾自喜。但勞森伯格的作品卻是不同層面,它向人們展示了另一種自由的方式。」

然而,所羅門規劃的展覽對相對場館較小的美國館來說,展示四幅勞森伯格的大尺幅畫作場地略顯擁擠,因此在大運河旁的前美國領事館內設置了一個違規的附加展區,該領事館靠近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這更增加了一種超級大國的強勢感。同時亦展出了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克萊斯·奧登堡(Claes Oldenburg)、吉姆·達因(Jim Dine)和弗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作品。所羅門甚至從主辦方獲得同意,開創先例讓「附加展區」的藝術家仍有資格爭奪金獅獎。

不幸的是,這項協議並未持續,在即將展出的最後一刻,展覽負責的專員們得知因附加展區緣故,取消了藝術家的競獎資格。而他們想到的解決方案是租用駁船,將勞森伯格的大幅作品從領事館運到綠園城堡,並由丹尼負責監督此次穿越威尼斯運河的運送、美國館作品的佈展等。這一戲劇性的舉動在《征服威尼斯》重現,也被視為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地方。但媒體的反應更為戲劇性,他們稱美國的秘密行動是一種「詐騙」和「叛國行為」。
展覽前一刻他門租用駁船,將勞森伯格的大畫布從領事館運到綠園城堡Photo Ugo Mulas © Ugo Mulas Heirs. All rights reserved
不過,這樣的策略在最後捎來好消息。就在評審團投票前幾天,默斯·坎寧安舞蹈團(Merce Cunningham Dance Company)在由勞森伯格設計的佈景表演,為評審帶來好感,再加上所羅門最後的對策,勞森伯格最終為美國贏得了第32屆金獅獎。但隨之而來卻是不斷的爭議。沃拉赫談到媒體的反應時說:「他們只是不習慣美國人做的事情,即行銷和公關。但每個人只是竭盡可能地把這兩個區塊做到最好」

展覽前一刻他門租用駁船,將勞森伯格的大畫布從領事館運到綠園城堡,照片中的作品為〈Express〉Photo Ugo Mulas © Ugo Mulas Heirs. All rights reserved
該部紀錄片仍續寫勞森伯格在雙年展之後的旅程。評論家卡爾文·湯金斯(Calvin Tomkins)回憶,勞森伯格在獲得金獅獎後無疑讓自己聲名大噪,但卻也為他帶來更多的焦慮,並指示工作室銷毀所有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作品使用的絹網,以避免重複與回顧這趟旅程。在隨後的幾十年裡,勞森伯格的藝術越來越多涉及社會變革和政治動盪,包括了民權運動到越戰。他也透過「勞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項目」發展不同的文化互動,其旨在相信藝術的力量可以促進社會變革。

對於沃拉赫來說,勞森伯格的勝利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但這並未影響到他的天賦;相反地,這預示著一個久違的時代,展現了美國賦予藝術塑造世界的力量。她說:「美國人視藝術為至關重要,因為它握有贏取人心的力量,也因此不論是一般大眾、政府和藝術家都對藝術抱持著巨大的樂觀和信念。」

「他們選擇了勞森伯格來代表美國角逐雙年展大獎。當時,他並不被視為一位政治藝術家。然而,十多年後我再次見到他時,他已經開始相信藝術承擔著更全球化的責任。這部紀錄片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以現代視角回顧當時美國歷史的傳統,旨在反映世界和藝術彼此之間巨大的變動」沃拉赫說。

《奪取威尼斯》將於 5 月 17 日在紐約 IFC 中心和 5 月 24 日在洛杉磯 Laemmle 劇院全國上映。

REFERENCE

Artnet
Taking Venice
Los Angeles Times

Taking VeniceRobert Rauschenberg羅伯特·勞森伯格金獅獎Venice Biennale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藝術評論

10月22日 Robert Rauschenberg生日快樂!

2016-10-22|撰文者:白庭瑋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