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5|撰文者:邱家琳
1980年代,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後,西方當時最重要的藝術家紛紛受邀參展,一群中國藝術家被他們前衛的作品吸引,掀起一波藝術改革運動「85新潮」。相隔31年後,首位獲得中國官方許可辦展的美國已故藝術家羅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作品再次受邀到北京參展。
為了探索羅森伯格帶給中國85新潮的影響,今年6月,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將以「羅森伯格在中國」為題,展示羅森伯格畢生重要作品、旅居中國期間拍攝的影像,以及首個中國個展的檔案文獻,同時也進一步了解他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地位。展覽展至8月21日。
羅森伯格有「美國藝術頑童」之稱,作風大膽前衛,勇於突破傳統。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盛行抽象表現主義,但羅森伯格卻開了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玩笑,他擦掉德庫寧繪製的素描圖案,再把這幅變成空白的作品放入金色畫框,命名為《被擦掉的德庫寧素描》(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
除了挑戰抽象表現主義外,羅森伯格在1950年代提出「融合繪畫」(Combine Painting)的創作手法,強調用現成物品創作。二次大戰後,美國經濟蓬勃發展,街上常可以見到被丟棄的物品,他撿拾明信片、輪胎、動物標本、球鞋等各種素材,放在油畫表面,讓繪畫不再侷限於平面。
在「融合繪畫」系列作品中,又以《床》(Bed)最受人們矚目。羅森伯格把枕頭、床單與棉被當成畫布,借用抽象主義畫家波洛克的「滴畫法」技巧來潑灑顏料,創作即興、充滿韻律感的畫面,接著再掛到牆上展示,讓人們重新思考繪畫與裝置藝術之間的界線。
受中國書畫影響 拼貼30公尺長的影像
針對羅森伯格在藝術史的地位,美國藝術經銷商華特絲(Sandra Walters)表示,人們常分別研究達達主義、抽象表現主義與普普藝術三種風格,但藝術界現在發現這種方式缺少重要的環節,藝術史不是從抽象表現主義直接跳到普普藝術,像羅森伯格就結合這三種風格。
但「融合繪畫」不只引領美國普普藝術的發展,這種大量使用現成物品、任意拼貼的創作技巧,也對中國藝術家產生衝擊。1985年,羅森伯格在中國國家美術館展出一系列「融合繪畫」作品,在當時吸引30萬人參觀,黃永砯、吳山專等藝術家深受影響,開始大膽運用活蛇、鞋子等多元媒材創作。
而羅森伯格在中國舉辦展覽期間,除了拍攝中國經濟改革後的社會景象,也大量接觸中國的書畫卷軸,還曾參訪安徽一家宣紙工廠。1984年,他集結以中國為主題的攝影作品,拼貼成30公尺長的作品《中國夏天的長廊》(Chinese SummerHall),這次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回顧展也會展出。
REFERENCE
【Artnet】Robert Rauschenberg's Most Ambitious Artwork Arrives in Beijing
【Wikipedia】Robert Rauschenberg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From Beijing via Hong Kong to London, it’s the year of Robert Rauschenberg
【The Art Newspaper】Robert Rauschenberg's art to make Beijing comeback after 31 year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音像藝術節集結國內外近20位電子音樂家與藝術家,7月1日C-LAB登場!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7/2週六下午2點 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