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展出《事物的方法學》是事物,而非物件;是事件,而非行動
2021-07-02|撰文者:文/賴駿杰
藝術史上對於「物(物性,objecthood)」的關注,或許濫觴於杜象的現成物概念,並於Donald Judd 以「繪畫做為物件」的身觸性經驗(即繪畫之延伸,或格林伯格所批評的「劇場性」)達至第一波高峰。然而,現代主義對於物性,或物自體以及其自治美學的重點關懷,近來被「物質轉向(material turn)」或「客體導向哲學(Object-oriented philosophy)」等當代思潮推進並取代,重新將視野轉向物體,並擴延至「事物(things)」的範疇。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展出藝術家Joan Pomero、徐瑞謙、盧之筠三人聯展《事物的方法學》,展場入口展出徐瑞謙2021裝置新作《相對濕度》。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展出Joan Pomero、徐瑞謙、盧之筠三人聯展《事物的方法學》二樓展場一隅。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近兩個十年,因為環保與全球化的崩解等議題興起,人類也迎來前所未有的「人類世」思維,藝術與人文相關領域也漸轉而關注人以外的事物;「事物」更大程度地削弱了藝術的崇高,它強迫我們重新審視藝術與「非人」、「自然」與「無機」等更廣泛情境之間的關係,並進一步體認到此衝突性共存的現實情境,而放棄優越地位且承認原本的人治系統(速度、效率與資本積累)之失能,最後開創出新的生態系統。它同時解放人類、釋放感官與知識的限制,並肯認非人與無生命物之平等地位,提供情緒與感覺交換的環境。此展所邀請到的三位藝術家:Joan Pomero、徐瑞謙,與盧之筠,皆在不同層面上,為我們創建一暫時性的事件場景,沉浸於身體與事物所共享的時空,而能更接近內在於事物、以材料/物質為核心所展開的美學意義。本展一方面,希望能提供一理解他物、他人與世界的另外途徑,也希望能藉由藝術家的美學方法來重新激活觀者之感覺模式,真正地向事物學習。
裘安.蒲梅爾JOAN POMEROO《Clepsydra- 漏刻》,塑膠瓶、透明和彩色自黏濾光膠片,依場定而定,2021。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裘安.蒲梅爾JOAN POMEROO《Clepsydra- 漏刻》,塑膠瓶、透明和彩色自黏濾光膠片,依場定而定,2021。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一個先提的預設是,我們首先得承認人文主義的缺陷;以及,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情境的崩解。此預設使我們轉向物質與客體的關懷。在過去,所謂的人文主義是以人為核心,將所有事物視為人的延伸與附屬而為人所用。但這樣的妄為已經在此世紀受到沈重的打擊,人們開始發現原來世界是不可控的,而需要仰賴更多的協商與合作。不僅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協力,相對地,與事物「共享」可能才是關鍵;然而,真正地摒棄人的痕跡是很不現實的。我們先回頭來看三位藝術家一貫擅長的表現手法。不難發現,除了創作者的痕跡明顯可見之外,他們更經常訴諸於看似摸不著邊際的「感覺」;有時是藝術家自身的抒發,有時又轉身「觀照」參與者/觀眾的情緒,但往往落在一種情境提問的困境:參與者有接收到同樣的感覺嗎?觀眾能與之有效地互動嗎?大多數人首先會用「理解」與「感同身受」來做判斷,最後也將獲得滿滿的疑惑與不解。只是,若沒有故事,也沒有原因,難道還需要被理解嗎?故事與原因,也就是歷史,是傳統人文主義所仰賴以理解世界的主要根基——亦即「知識」。打破知識(理由、歷史的綜合體),破除單一的論述型探知方式,並以感覺來取代知識,則是本展三位藝術家共同持有的核心關懷。觀者將被鼓勵,不需要刻意地去尋找理由,更不需試圖理解(to know about)其中是否有各種關於解釋性的故事。相反地,藝術家們更期待觀眾盡力追索感官的極限,更甚者則能發現過去未曾使用過或感覺到的感官模式。
徐瑞謙《不規則的圓 Irregular Circle 》,不鏽鋼、鐵、電線、石膏,依場地而定,2021。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徐瑞謙《固定擠壓-3》,水泥、不鏽鋼,依場地而定,2021。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那麼,藝術家究竟意圖致發的,以及觀眾被預期能被觸及的,究竟是什麼?從一般理解來看,它可能經常是「藝術」的代名詞,是一種受限於少數人的菁英挑選式知識形式。然而,並非如此;再次強調,請放棄任何「知識」。其所訴諸的是「感覺共享」,是一種以感覺與情緒為貨幣的交流機制,也是哲學上所謂的「情動(affects)」,白話點講,其即為「持續的影響(a(to)-effect)」,是沿著其中的時間延續而傳達給(空間的)共享者。這裡的時間並不像多數人以為的是一條前行且不斷疊加的可度量值,而是矢量的移動軌跡:它的方向並不存在於先後,而是根本、基進地隨著人與事物的交互而移動,與共享者(人與事物)所佔有的、同樣不可量度的空間緊緊相依附。情動是,從哲學家德勒茲(與瓜塔理)的觀點來講,藝術那不可理解且無法述說的「情緒/感覺滿溢」之核心概念;對他們來說,藝術就是「情動的群集」——各種感覺的流動空間。流動的是時間之連續與空間之擴延。這種黏著且充滿的時空場景,若不以特定的哲學概念做探討的話,或可試著從「冶金術」,也就是現代化學的前身來理解。在冶金術中所設定的各種場景,都是建立在以時間連續性所帶來的空間變化之中,它往往不是直接所觀察到的疊加或減損的物理/量的改變,而是包括(時間的與空間的)壓縮、融合、解離等存在於事物內部的反應。
盧之筠《無根之島The Rootless Island》,水族箱、水泥、鐵、碎石、高密度保麗龍、水苔、水、浴缸塞,100 × 60 × 50 cm,2014。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於聯展《事物的方法學》展出藝術家盧之筠裝置作品。圖/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提供
因此,三位藝術家各自使用的材料:金屬、水泥,與石化(石油與塑膠)無機物等,就不能僅僅以純粹造形的角度來理解,它們,相反地,更像是冶金學中被提煉的對象,被技術性地重新製成、冶煉後,所形成的抽象、不穩定且持續衝突,但又生機勃發的「有機」場景。在其中,行為者與事物共享了同一時空複合(complex),彼此相互關連的共同活動也就是「事件/場景(event)」。情動是無法被找到的,只能被觸動;在此場景中,藝術家的作品皆在不同程度上承擔著這種連續性:光影的移動與變化,水泥的散落與碎裂,以及不斷被風穿透、搖曳的無從觸碰的氣氛,都將不經意地穿刺我們的感官,衝擊觀者的情緒。
我們都是存在於此一「(情動)冶煉」場景的共享者。
.策展人/賴駿杰、陳昱潔
.藝術家/徐瑞謙、Joan Pomero、盧之筠
.展 期/ 2021/6/19-2021/9/30
.地 點/植深館(臺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789號)
.粉 專/https://www.facebook.com/liveforever51
疫情間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推出「線上摺頁瀏覽、視訊導覽」的服務
開放線上視訊導覽預約時段
.週一、週二:10:00、14:00、16:00
.週三:16:00
.週四、週五:10:00、14:00、16:00
.視訊導覽時間約40分鐘
視訊導覽使用軟體:Google Meet
.手機需下載APP,下載連結 https://apps.google.com/meet/
.使用步驟請詳見下方圖解懶人包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影像的瘋狂本質—「喀邁拉如律令Alohomora Chimera」所解放之歷史畸想
2020-06-07|撰文者:賴駿杰2824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2024-11-18|撰文者:國家人權博物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5
最大型的林布蘭作品修復計畫:荷蘭國家博物館「夜巡行動」邁入新階段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338
常玉的寫意中國風 – 觀「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
2024-11-18|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治桂251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64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11-15|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