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為紀念《刑法》100條修法30週年,以及臺灣法制民主轉型的重要推手-已故的立法委員盧修一,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策劃出版《為前進而戰:盧修一的國會身影》一書,由他的遺孀同時也是基金會的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女士策劃、作家向陽審訂,藍麗娟女士耗時逾四年傾力完成,並邀請政治大學臺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周婉窈、方寸管顧首席顧問暨醫師楊斯棓撰文作序。於2021年中,由遠流出版社發行出版。
由作家藍麗娟著的《為前進而戰 : 盧修一的國會身影》。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新書發表會選定在今年(2021)8月6日舉辦,亦為盧修一逝世23週年。發表會當天請到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透過影片致詞,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吳怡農主委則是蒞臨現場分享了他的觀後心得:「我們知道政治領域其實沒有一個教科書,但是盧修一前輩,其實就是我們的典範。」
副總統賴清德透過影片為新書致詞。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透過影片為新書致詞。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吳怡農主委蒞臨現場分享他對新書的觀後心得。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什麼是二條一? 就是唯一死刑,那對我來講簡直是不能承受之痛。」在發表會上陳郁秀董事長提到,這一段是她全書中最深刻的記憶。
1983年臺灣仍處戒嚴時期,盧修一因遭史明與前田光枝的台獨案牽連,而被判入獄,根據當時《動員勘亂時期懲治叛亂條例》第二條第一項:凡觸法刑法第一百條至第一百零四條者,處唯一死刑。
1983年的1月,盧修一委員帶著妻子和三個小孩到照相館照了一張全家福,隨即於1月8日入獄。「從那次之後,我再也不敢拍全家福。這種傷痛到現在都還存在。」書中收錄了盧委員一家人的全家福,卻在拍完全家福的隔天即被帶走,與一家人別離逾三年。陳郁秀董事長提到這一段,仍難以撫平當時的恐懼。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陳郁秀。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在我國中的時候,看到爸爸寫下的毛筆字『最愛台灣』。我來發現原來爸爸最愛的不是我們」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盧佳慧說,她為了這四個毛筆字,和爸爸疏遠了長達六年之久,直到某天盧委員對她說:「爸爸長期忙於工作,少了陪伴妳們的時間,很抱歉。我花了一生的時間,想要給妳們打造一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民主環境。」她才發現爸爸對愛臺灣的心,更是包含了對一家人的愛。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盧佳慧。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盧修一經歷臺灣戒嚴時期,1989年高票當選進入立法院,任期立委共九年的時間,致力於推倒權威時期不合理的法制,逐步播下臺灣的民主種子。本書還原當年國會法案變革現場,諸如:國會全面改選、廢除《刑法》100條、廢除公務人員甲等特考、陽光法案、非核家園、著作權相關法制、大學法、新聞學術自由、環境保育、社會福利、文化資產保護法等。
本書從戒嚴時期盧修一於1983年被判入獄,一夕間從大學教授淪為階下囚,母親與妻兒飽受白色恐怖陰影起始。作者藍麗娟女士在這四年間,將龐大的國家檔案資料、立法院公報和新聞媒體簡報,挖掘歷史般抽絲剝繭,將盧修一的國會經歷,以及推動法案的過程ㄧ一還原。
《為前進而戰 : 盧修一的國會身影》作者藍麗娟於新書發表會上分享撰寫本書的心得。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橫山書法藝術館2023書藝策展工作坊:從策展發掘多面向的書法
從繁複中見「眾生」之貌:吳士偉的墨韻筆意
凝聚全球原民文化,首屆「南島藝術三年展」公佈展覽主題、主視覺及策展人藝術家名單
「TAxT 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隆重開展,集結17組國內外藝術家,詮釋科技與人心的關係!
文博會看這裡!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上半場比數10:10」,帶你「藝」窺藝術家創作生涯10年流變!
「10:10」激昂的藝術十年,2023文博會中的藝術銀行
製造一場沒有誤會的「浪漫」,魯志楷不同版本的現實
「臺南美術400+」論壇,南美館下一個展望與契機
詮釋光與影在畫布空間中的觀看層次 月臨畫廊推出「光井 Lightwell」鄭君殿個展 體現日常中的可見與不可見
吐納間—吳冠德的「翻轉風景畫」Between Exhalation and Inhalation - Solo Exhibition by Wu Kuan-Te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以品牌臺灣為宗旨,帶領團隊躍上國際,榮獲義大利設計大獎A’ design Award表演藝術設計銅牌
2022-07-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