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鷥文教基金會盧佳慧董事長引領《希望、和平、愛》展演,科技藝術的相乘、虛實奇幻的交織!
2024-1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
延續去年(2023)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發表的《希望》虛實沉浸式展演,今年推出進化升級版《希望、和平、愛 》,與科文双融及双融域合作共同主辦,由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親自原創、製作、導演、策展,於2024/11/22~24、11/29~12/1在台北101五樓的「双融域AMBI SPACE ONE」全台首創5G+4K全沉浸數位展演平,結合沉浸藝術、表演藝術及互動藝術等多重形式,讓觀眾浸潤於藝術的無垠海洋,親身體驗愛與和平的精神洗禮,並讓希望之舟揚帆起航。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宣揚和平與愛,為世界點起希望的燈塔
自幼耳濡目染,盧佳慧繼承了家族對藝術與本土文化的深植情感,以獨特的創作視野與跨領域的探索精神,作品屢屢突破傳統藝術的界限。近年來,她致力於發展創新科技應用,結合她在音樂上的專業,並且秉持著「藝中求新,新中求藝」以及「品牌台灣」的精神,跨足音樂、表演、美術、文化、舞蹈、劇場、科技,七項專業領域,用以推動、保存及累積台灣新文化。
盧佳慧深感近年來全球疫病肆虐及戰火紛飛造成之傷害及恐慌,深覺人心亟需慰藉與寄托。她深信藝術不僅是療癒心靈的避風港,更是啟迪「希望」的燈塔。因深受諾貝爾和平獎之得主修女德雷莎(Mother Teresa)的啟發,而體悟到愛與和平的重要性,「若這世界沒有『愛』,人們對世事漠不關心,戰爭與貧困將難以終止。」而家中掛著父親寫給母親的百愛圖,以及白鷺鷥基金會出版盧修一博士的墨跡選,其中包含著「最愛台灣」、「愛的不得了」、「愛琴海」、「愛情閣大學士」等,讓她意識到需將「愛」加以擴大並彰顯之。
此展演反映出動盪時代的不安,及對「愛」與「和平」深切渴望之呼喚,希望借助科技與藝術的雙重力量,將歷史、自然與人類夢想串聯交織,創作出如詩如歌的祈禱篇章。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長輩之潛移默化,種下「愛」的種子
《希望、和平、愛 》,是以台灣的「DNA」為基底,由盧佳慧所創製的四件作品:《向暘》、《蝴蝶蘭》、《迷》、《殉》,透過創新之轉換,將觀者引領至一個超越日常與現實的空間,場域四周的牆壁、地板皆成為生動的畫布,投射出變化無窮之奇幻景象。
今夏外婆的辭世,讓盧佳慧追憶與⾄親相處的點滴。人稱「綠手指」的外婆,總是在庭院裡忙碌地照料花草。然而,這背後,暗藏著白色恐怖時期的恐懼與無奈。當時,盧佳慧的父親盧修一突遭政治拘捕,⺟親陳郁秀四處奔走,為求安全與⽣計,將體弱多病的她寄養於外公外婆家。「虎外婆」⼀絲不苟,從訓練跑步、跳繩、游泳到練琴,把每⽇⾏程安排的滿滿滿;如第⼆個⺟親的外婆,另有溫柔的⼀⾯,在她童年的空隙時光,常精⼼編述各種花卉童趣故事來樂教。
⾃幼聽著花仙子故事、看著各類植物成長過程的盧佳慧,在長輩的潛移默化及薰陶下,幼⼩⼼靈⼀早便悄然的被埋下了愛與堅毅的種⼦。抽絲剝繭下,不難發現,總以花兒來命名作品的她,因長期受澆灌,家⼈曾經的教誨和對⽣命的態度,儼然已成為她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使之⽇漸茁壯成長,獨樹⼀格。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作品《向暘》是盧佳慧對⽗親盧修⼀博⼠的緬懷和致敬。她的靈感源⾃於烏克蘭的國花,⾃俄烏戰爭起,向⽇葵便成為團結、反戰與希望的象徵;除外,烏克蘭老婦於戰爭裡把國花種⼦放進俄軍⼠兵⼝袋中並道出:「來到我國作戰,必死於此。死後,你將化為泥⼟,滋養種⼦在這片⼟地上發芽成長。」此勇事震撼盧佳慧,故以上述為啟發,編織⿊暗中萌芽的希望旅程,⾒證⽣命的誕⽣、⾃由的爭取與永恆希望的⼒量。光明,正從無垠⿊暗中破繭⽽出,為整場展演之精神主軸,同時也紀念盧修⼀博⼠創辦⽩鷺鷥⽂教基⾦會30週年。盧佳慧說,燦爛如向⽇葵般的⽗親,始終像⼀縷陽光,溫暖照耀著她的創作道路。作品以五段式ABACA的⾳樂結構編排,圍繞「五度循環」的⾳樂邏輯,如同⽣命循環般充滿哲理,並映射「與道合⼀」的終極理念,也是盧修⼀博⼠皈依道教後所追尋的⽣命終極智慧。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升級版的《蝴蝶蘭》是獻給在愛、家庭、國家與社會奉獻中經歷蛻變的母親——陳郁秀教授。此作源⾃盧佳慧參訪台南蘭科植物園的經驗,被形似舞孃⼜似蝴蝶的「蛾型⽂⼼蘭」深深吸引,引發了⼀場關於愛、犧牲與重⽣的夢境。故事圍繞著⼀隻美麗的蝴蝶遭捕、備作成標本之際,幸得男植物學家的相救。感念的蝴蝶向萬物之神祈求,渴望化成⼈形、回報恩情。轉換為女性後,深情投入,但無奈植物學家早已⼼有所屬,為情所困的她,便再度哀求萬物之神將其變⾝為植物學家所專研之絕美蘭花,成為全球最獨特的蘭花之后。植物學家為之眷戀不已,如償夙願;最終,受到萬物之神的憐惜,花謝後將其轉為星座冠,成了夜空中的永恆之星。此作的情感深度與象徵意涵,⼀如陳教授那堅韌付出和蛻變過程,在極其艱難的時期依然勇敢為家庭、國家及社會貢獻的非凡⼈⽣。
《迷》以兩大主題「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以及「美麗哀傷、虛無縹緲」引導觀者進入靈魂深處的探索。曲式結構極具變化性,調性、拍號、速度與風格迥異交替,猶如人生的崎嶇曲折,表現出宛如漩渦般的迷戀與迷失。以國寶級畫家外公陳慧坤的經典自然景致,烏來瀑布、能高瀑布、野柳奇景、觀音山及玉山等作品為基底,轉化為立體動畫場景,舞者和鋼琴演奏交錯融合,宛如一段愛麗絲式的荒誕旅程,墜入現實與虛幻交錯的迷宮。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殉》為一齣時空交錯的奇幻探索劇場,作為跨代即時互動新媒體劇場《路》與《追》的終章。劇情以1938年宜蘭南澳泰雅族少女莎韻的離奇失蹤事件為背景,透過跨時空的敘事手法,展現歷史被重塑、英雄傳奇的政治化背後,潛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真相與懸念。充滿謎團的莎韻之死,在日治政府的扭曲渲染下,成為愛國犧牲。她的形象穿越時代,被人歌詠、繪畫,甚至改編為電影,神話的虛構,使她成為歷史的懸疑。謎般的戲碼,引領觀眾踏入神祕的追尋之旅!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科技與文化的創新結合
為開啟感官之鑰,盧佳慧親自作曲、創作、設計、導演、策展、演出,委請瑞意創科的張文杰擔任技術總監,並邀請台灣知名舞者張逸軍互動演出。涵蓋動態捕捉(motion capture)與容積攝影(volumetric video capture),並輔以AI演算技術擴增影像解析度,即時搭配3D動畫(開發音樂判斷自動對應影像播放系統),結合AI生成與3D建模,將各種花卉與盧佳慧的毛筆手繪音符標誌,生動地跳躍於其中;並使用生物擬態讓AI生成花卉舞動之,別有一番韻味;更採用台灣特有種的鳳蝶、阿嬤蘭等下去做多種層次變化,著實將其音樂夢想幻畫成真。
在視覺呈現上,設計了鏡像排列的延展結構,運用物件在四面立牆及地板之間的流動穿梭,藉由360度空間Mapping技術,實現裸視3D的無邊界視覺效果,讓觀者彷若置身於無垠虛實交錯的幻境。此外,透過精心配置的空間裝置和地面互動,策劃群體儀式般的藝術體驗,賦予劇場式的參與感與沉浸感。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在互動表演方面,將安排鋼琴家與舞者現場即興演繹,虛實交錯的共構整合,呈現極具戲劇張力與視覺衝擊的新形式。整場展演不僅挑戰感官的邊界,更旨在打破物理與數位的界限,構建出一個充滿故事性的超現實世界。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跨域創新,連續斬獲國際殊榮!
疫情間,音樂家盧佳慧跨界之作「夢鍵愛琴」榮獲義大利 A'design 設計獎(表演藝術類),本計畫前往勝地科莫湖的歌劇院領獎,但怕途中染疫,最終取消行程;而由盧佳慧董事長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製作策展「神聖花園」參加歷史悠久40多年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展現台灣之聲、台灣之美及台灣之創的一系列跨界表演藝術節目,剛傳捷報,於今年11月1日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之殊榮(品牌與傳達類),理應前往柏林音樂廳之頒獎,卻因忙於展演事宜而無法參加,連續兩回於表演藝術殿堂之授獎典禮皆因而錯過,但滿懷感恩的盧佳慧卻捉狹地說道:「不是不到,⽽是時候未到!」憶起為睹「曇花⼀現」的芳澤,曾與外婆⼀同守夜,但卻不敵睡意、打盹錯過,當時外婆的⼀席話、⾔猶在耳:「花開花落⾃有時,錯過花開不可惜,只要過程美好,仍舊相當值得!來⽇⽅長,還會有機會的!」
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關於盧佳慧
音樂家、跨界創作藝術家、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副教授,也任教於師大附中。近年涉足導演、策展、製作,近期於國際上榮獲34個獎項;致力將音樂表演與美術、文化、舞蹈、劇場及科技結合,展現如戲劇般的新表演藝術。曾獲 Artist International’s Annual Young Artists Award 與 Outstanding Alumni-Winners Award in Piano 獎項,受邀於紐約卡內基廳及林肯中心舉行獨奏會。跨界表演、主持、寫作、出書、訪問國際鋼琴家、於報刊發表樂評、首演國人新創、發表個人創作。合作過有:國家交響樂團、國台交、北市交、湖南交響 樂團等。於新竹之春之傑出青年音樂會、河合30週年歷屆傑出得獎人聯合音樂會、國際台灣蕭邦音樂節等受邀演出。
▌瞭解更多 :盧佳慧網站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圖 /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策展」概念規劃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打造成色彩斑斕、細節豐富的立體書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跨越國際,盛大展出世界各國名家作品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南島國際美術獎作品文化觀察紀錄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找到你的路 — 尋往「飛地」的旅程
臺灣藝術家安聖惠、張徐展受邀參加澳洲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導演蔡明亮回顧展同場展出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3-11-2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148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盧佳慧以品牌臺灣為宗旨,帶領團隊躍上國際,榮獲義大利設計大獎A’ design Award表演藝術設計銅牌
2022-07-2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2709
國內知名小提琴家余道昌、盧佳君-《Tango for Two 迷琴雙人舞》音樂會,12月5日松菸誠品盛大演出
2021-11-30|撰文者:白鷺鷥文教基金會2537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4-12-03|撰文者:國立臺灣博物館228
以技藝傳記憶:「2024工藝之夢」巡展揭幕,看見匠心傳承與創新
2024-12-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497
有染 • 無染 —— 記許悔之茶染新作
2024-12-03|撰文者:謝佩霓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