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1|撰文者:文化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藝術銀行更新招牌門面再出發。圖/文化部提供
今年5月起,藝術銀行轉由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並與知名設計師馮宇合作打造全新視覺形象轉型再出發。藝術銀行長期透過購藏支持臺灣藝術家,以租賃方式營造豐沛的藝術環境。過去在國立臺灣美術館代辦時期,奠定穩固基礎也累積相當經驗和績效;現在借重基金會的營運模式期待使組織更具彈性,透過企業管理精神及民間資源挹注合作,讓藝術銀行打破框架朝向更靈活永續、多元發展的可能。
視覺識別系統運用於行政辦公事物用品。圖/文化部提供
視覺識別系統運用在未來的運輸包裝材上,從內部及外部活動帶來全新形象。圖/文化部提供
由馮宇領軍IF OFFICE設計團隊,經過多次造訪藝術銀行及溝通討論,提出全新的LOGO和視覺形象。馮宇認為藝術銀行使藝術品租賃流通遍及全臺,可說是幅員最廣的美術館,視覺形象便由「提領藝術」的概念出發,解構、簡化「藝」字。由多重節點組成的三條流動曲線,象徵藝術銀行連結藝術家、企業與社會大眾,讓藝術作品以更自由多變的型態進入到各式空間,使藝術流通、多元共生。推波向前的曲線,也期許品牌持續拓展臺灣藝術能見度,讓藝術走入日常、走向國際。本次LOGO設計以灰黑白為主調,且不使用標準色,亦是希望藝術能有多樣性表現,在應用上不受限制可自由搭配,呈現嶄新能量。
〚讓藝術,成為一股新生的能量〛藝術銀行視覺形象動畫。影音/取自Art Bank Taiwan Youtube官網
同時,由知名動畫團隊白輻射影像操刀視覺形象宣傳片,影片中「藝」字的流線,具象化了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能量,這些創作能量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共振、交疊,最終匯聚成形,而動畫中分別呈現出常民文化至當代藝術的多元融合,如同藝術銀行豐富的購藏,同時象徵透過藝術銀行進行美學探索,看見藝術走入生活的軌跡。
視覺形象應用於員工名片呈現出無限延伸、不受限制的藝術流動。圖/文化部提供
視覺形象將廣泛運用到藝術銀行相關事務用品,從內到外建立品牌識別度。圖/文化部提供
臺美基金會董事長陳登欽表示,基金會執行藝術銀行計畫,除了立基於原有基礎,未來也將持續強化購藏計畫、精進租賃流通及藝術產業研究相關系統,以建立品牌專業、邁向永續為經營目標;目前正啟動的110年度徵件計畫將於9月21日截止報名,也期待更多藝術創作者把握時間一起投入。藝術銀行將持續打破白盒子的疆界,走出美術館、走出臺灣,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充沛的藝術創作能量。
REACTIONS
1
0
0
3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藝博會2023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藝術家揭曉,8人脫穎而出(ART TAIPEI 2023 專題報導)
2023-08-04|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157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文博會看這裡!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上半場比數10:10」,帶你「藝」窺藝術家創作生涯10年流變!
2023-09-21|撰文者:臺灣美術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7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現代藝術2023原創基地節《松菸LAND:共享變態》10/6全新轉型開展 ! 臺灣、印尼、日本9組藝術家呈現松菸84年發展變動
2023-10-05|撰文者: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松山文創園區/非池中藝術網整理4471
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