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特展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感官經驗的疊加,一趟召喚潛存意識的旅程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台灣好基金會藝術銀行林平王榆鈞

2024-04-18|撰文者:李竺恩

現由臺灣美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臺美會)執行的「文化部藝術銀行計畫」,不僅作為臺灣藝術生態的支持機制,長期以購藏方式扶植具潛力之臺灣藝術家,更致力推廣作品流通服務,讓藝術作品能夠走出典型展示場域,落實全民美學理念。

本次,臺美會應台灣好基金會邀請,首度前往池上穀倉藝術館共同推出特展「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雙方皆期待由藝術銀行優質的購藏作品為基礎,能於池上激盪出嶄新的藝術火花。也因著如此初衷,臺美會向台灣好基金會引介音樂藝術家王榆鈞擔任策展人一職,盼透過跨領域的交流能促進不同策展觀念與方法的介入,進而為觀眾創造耳目一新的展覽體驗。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越過山脈以後

本展選址於池上穀倉藝術館,其建築背景為一棟擁有一甲子歷史的老穀倉,並在2017年時改建成文化場館使用。此後,藝術館由台灣好基金會營運,作為地方上推廣藝術教育的基地,時常舉辦藝文相關之展演活動,凝聚屬於這片土地的人文力量。可以發現這樣一座與常民文化、農產歷史息息相關的場域,和位於台中都會區的藝術銀行相比,是截然體現出不同的性格特色。然而或許就是以如此的「不一樣」為契機,此次展覽的製作才有機會藉著池上非為都市型聚落的屬性特質,包容些許「不一樣」的發生。

綜觀來談本次與台灣好基金會的合作經歷,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認為,之於藝術銀行而言是在多面向上實現了「跨越」的意義。先是在「地緣」方面,這次的合作邀請其實亦代表藝術銀行的服務觸角有了更廣泛的擴延,首度跨越中央山脈,將購藏作品帶往東臺灣展出,為地方注入新的藝術能量。「人才」方面亦同樣跨越至不同領域,邀請非出身於視覺藝術背景的專業人才作策劃,期盼導入不同詮釋觀點,為藝術銀行積累多年的購藏作品賦予新意。也讓包含當地居民在內、組成多元的社會大眾,可以透過另一番觀賞角度來重新認識這些作品。

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於展覽開幕日致詞。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對此,她並分享王榆鈞就是她心目中的不二人選。出身戲劇系背景的王榆鈞,長期關注聲響的研究與實驗。其實踐跨足劇場、舞蹈、配樂、當代藝術等領域,且在近年開始參與畫廊、美術館機構、以及藝術季等展演活動,包含群展「潛存說」、綠島人權藝術季、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內,王榆鈞著實由近幾次的創作計畫,向外展現其掌握聲音之外、跨「媒介」的潛力。而在林平邀請之下加入,王榆鈞更從自身專業領域出發,不循慣常以視覺為主的單一感知媒介,透過聲學的介入,同步喚起觀者的聽覺感知。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

巧合的是,王榆鈞先前甫以藝術家身分參與池上穀倉藝術館《池上.薪傳》特展。只不過此次再度回到池上,她則在身分上有所轉換。她坦言,自己作為策展人角色從藝術銀行挑選展出作品的同時,亦不時思索著能否帶入不同的視角作詮釋,又應如何藉由「展覽」這項載體來為觀者開啟新鮮的感知可能。

因此,她選擇延續個人近年進行《人聲無伴奏》計畫的創作脈絡,為展覽發展聲音藝術作品。並提供另外的方向性,使觀者對作品氛圍、畫面語彙等的關注不必侷限於透過視覺感官的途徑來閱讀。這也回應著王榆鈞由飽含詩意性的文字所提出之命題含義-「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指向將至的潛在,點出當以聲音為觸媒(trigger)使身體打開聆聽開關後,所相對迸發出的種種可能性。

策展人王榆鈞進行導覽活動。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本次發表於「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的新作〈人聲無伴奏-聲像池〉,為王榆鈞採集地方人聲的行動計畫。她與台灣好基金會積極邀請共106位池上居民參與錄製,並自每位參與者錄下的聲音素材,個別剪輯成數個短促、微小的語音片段,以將零碎細散的音節重新編排譜曲。她形容編曲過程「就好像畫家秀拉(Georges Pierre Seurat,1859-1891)運用點描方法來描繪景象」,其將無數聲點匯聚,共譜出一篇又一篇的聲章,傳遞屬於池上土地的集體聲音與精神。同時在微觀尺度下,這些聲點又作為對源自不同生命背景的個體意志之凝鍊,在在代表著最為純粹的生命本質。

王榆鈞相信,之中的純粹性是必須經提煉而生,且當它們一點一滴地集結時,更能形成某種強烈的情感力量,「很難準確去描述如此精神具有什麼樣的特質,但可以確定我總是為之受到吸引並感動著」,她如是說。因著〈人聲無伴奏-聲像池〉的加入,也讓展覽自此延伸出新的意義。藉由分散多處的聲音裝置,使池上人聲和作品中的藝術語彙交會,促成雙向的對語關係。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其中為許馨文作品〈在上下之間〉。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在暗寂間尋得精神的微光

「我對色彩或形體和其他事物的關係不感興趣。我只對表達人類的基本感情有興趣。」
--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

在受訪時,王榆鈞引述藝術家 Rothko 的話語,分享其創作帶給自身的啟發。而正如 Rothko 的繪畫強調著對情感層面的傳遞,朦朧的色塊游移在平面畫布間,牽動了觀者的深層意識,從畫面走向對內在精神的關照。其作品所企求實現的精神性,某種程度上也為王榆鈞指引出策展方向。她期待的是,無論觀眾們來自何種生活、文化背景,都能藉由展覽塑造的審美及感官體驗,進一步將那些平時多隱匿於日常下的潛在感受催化而出。隨自身對於聲音、色彩、圖像、造型、影像等媒介的感知,於心理重新接觸並探索不同面向的自我。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對應至空間方面的實踐,本次王榆鈞攜手野之建築打造展場設計,為池上穀倉藝術館舖陳出另外的觀展路徑,以深化展覽體驗的情境塑造。她不沿用展場平時的出入動線,選擇將大半部的展覽內容稍作隱蔽,讓觀眾先經過外圍的長廊再踏進展場;延長進入的行動過程,並藉著長廊具有過渡意義的空間功能,為觀者製造一個得以先行緩衝、調和心境的時刻。而當其從長廊穿越進展場的剎那,身體的位移亦象徵其已從外在世界轉換至內在深處的潛意識領域。

同樣延續廊道空間奠下的沉穩調性,內部展場發揮舊穀倉建築自帶類暗室的環境特性,來捕捉潛意識包涵的深沈面向。卻也同時透過自天頂灑落下的自然微光、近低限度的照明設備、甚至是用以區隔動線、具透光性的淺白紗幔材料等元素的加入,在不偏離空間幽深性格的基礎上,散發出帶有輕盈感的穿透力量。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林平指出,這次展覽從視覺、聽覺內容、乃至空間規劃,多方來看其實都和策展人個人的鮮明性格相互照映。對此,她則用「暗微」一詞來形容王榆鈞在藝術表達上的獨特氣質。猶如霧室為本次展覽設計的主視覺形象,位於霧藍背景中央的白色圖樣,不僅作為聲音意象的融入,更彷彿呈現一道自深邃夜空之中逐漸明朗的微微天光。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關注到最核心的展覽內容,除了回應融合視聽經驗的策劃主軸,又或是更多依循自身對於音樂的敏感天賦,可以發現王榆鈞間接回應了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對於抽象藝術和音樂之間的聯想,特意挑選數幅畫面包含韻律性和動感成分的作品。讓觀者得以經其間色彩、線條、筆觸的流淌躍動,於內心浮現特殊的聲響旋律。不僅於此,她也從作品內涵的純粹性、情感、及跨媒介思維等面向切入,並在最後將從3000多件藏品所挑選出的21件作品歸納為:本然與地緣、光影與媒材翻轉、觀念與媒介、意識與時間、生命與邊界,五大概念。

蕭雅心作品〈時時刻刻-4〉。圖 / 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然而重要的是,這些作品其實也共同傳遞特定訊息,那便是反映出王榆鈞個人對於內在世界的深切關注。展中不少作品皆非著重於刻繪物質世界的外在形象,而是傾向由抽象性的視覺語言來表現作者的內在視野。比方邱掇的〈遺忘〉在大尺幅的畫布空間內由簡約的構圖與用色,建構一片純然的精神空間;同樣利用低彩度的黑、灰、白,張若綺在〈萃取時間滴落的聲音〉將東方的禪學意境與西方的幾何美學相結合,畫中大面積的留白與帶有斑駁紋理的灰黑色塊形構成虛實相生的意境;而陳硯平的〈餘光視界〉透過將複合媒材塗抹、噴灑、拼貼、縫補於畫布上,轉譯現實的符號語彙,創造一個融合幻象的世界。之於觀者而言,已然開啟更多超越現實常規的聯想空間,讓情感及思緒能夠自在穿梭於顏料間的縫隙、音節間的空白、或是在物件投映出的光影結構中,尋得一道出口。

邱掇作品〈遺忘〉。圖 / 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沿著動線步入展覽尾聲的小隔間,裡頭正展示鄭麗雲的油彩畫作〈無題〉,和展中唯一的錄像作品-林冠名〈海,行進間〉,以兩幅巧妙呼應東海岸景色的作品作為結束。伴隨大海發出的汩汩濤聲,視聽經驗在此交織並相互共振,於心靈泛起層層漣漪。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實景。圖 /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

近幾年,全球正經歷疾病、戰爭、氣候變遷等種種變動。在有著不安色彩的時代下,這樣一檔展覽的存在或許更別具意義及價值。其不重於透過對作品表述方式的解析來構建對外部世界的新認知觀,而是反向地去關照人們的內在需要,藉由藝術本身起到撫慰人心的療癒作用。錯落並置於展場內的每件作品皆比如精神微光的具現化象徵,循著感官的開啟和意識的延展、流動,得以為個人生命經驗堆疊出另一番豐厚。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覽資訊

展期|2024.03.30 (六)- 09.01(日)
時間|周三至周日10:30-17:30
主辦|台灣好基金會、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
贊助|富邦文教基金會
計畫支持|藝術銀行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參展藝術家|王雅慧、石晉華、伊命、林宜炫、林信源、林冠名、林奕維、林瑋萱、邱掇、洪韵婷、徐偉綸、張若綺、許馨文、陳硯平、陳誼嘉、黃金福、黃秋月、劉文瑄、劉文德、鄭麗雲、蕭雅心(依筆畫順序排列)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台灣好基金會藝術銀行林平王榆鈞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3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美術館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09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

社會設計凝聚力,再探萬華茶室與紅包場風華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