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感覺走:「潛存說」中的老派、輕盈與反身之必要
2022-02-08|撰文者:陳晞
TAO ART現正展出的《潛存說-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的》分別從「觸-動」、「聽-音」、「視-觀」覺出發,策展人王叡栩邀請藝術家王德瑜、王榆鈞、劉文瑄,於生命的輕重之際指涉因不可見而存在,因消失而再現,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卻一直潛存的東西。
I:無名者的哼唱
步上階梯,王榆鈞打造了一道幽暗的長廊空間,裏頭播放著自己製作的聲響曲目以及動態影像。不遠處,投射燈與投影玻璃造成的返光,時不時在影像明滅之間,讓我們看見正在經驗某個場所時的自己。
木棧板斜坡微微向前方傾下,你的步伐因應斜坡變得既緩而穩,木棧板因腳步的重量擠壓而嘎吱作響,這些聲響證明了這個空間因你的存在而不同。前方如同時光之門的矩形投影玻璃上,你可以細看見得影像以像素為單位的動作。搭配聲音,時而漸變光影淋漓的漸層,時而呈現碎片化的隨拍影像,還有那些無以名狀的變形影像。當前述的影像告一段落之後,我們可以看見藝術家在影像中的倒影裡,拿著相機錄下自己曾在的當下。
王榆鈞一邊即興哼唱旋律,一邊緩步往前走,走到盡頭之後,再倒退走回的地方。盡頭的玻璃一直映照著她,就像在這個展間裡面的投影玻璃映照著我們自己,凝視的重疊使我們多少也被感染了藝術家的當下所感── Saudade(薩烏薩德)。TAO ART 主辦的「潛存說─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的」策展人王叡栩告訴我,這個難以被翻作中文的葡萄牙文,是描述在感受逝去的悲傷時,也欣慰自己還記得逝去之物的心情。「是這段影片中的某些東西,使王榆鈞成為今日的王榆鈞。」
王榆鈞〈薩烏薩德 Saudade〉, 2021。圖/TAO ART提供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王叡栩說,藝術家當下的哼唱純粹即興,只是到了那個地方,就開始不自覺地拿起相機哼唱起來,緩步地往前與倒回。王榆鈞鏡頭下場景位於法國與西班牙的國境交界,班雅明曾在此服下嗎啡自縊,在其逝世50周年,以色列藝術家丹尼·卡拉萬(Dani Karavan)受邀在此地製作了這組具有紀念意味的大地藝術作品《走廊》。在當下的場所裡,藝術家自然而然作出的動作與哼唱,簡單而深刻。
在 TAO ART 的展間中,王榆鈞用心打造了一個盡可能詮釋當下情境的場所,藉以提高觀者在感知經驗的同步率。我在展間裡也不自覺屏息以待這段清唱。王榆鈞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產生創作動念,似乎像是被某個無名者賦了魂。若我們沒有被展覽文字提示,那映照在玻璃上的背光人影可能就是那無名者,聲音也來自無名者的哼唱。王榆鈞作為王榆鈞,或許正是在當時的環境與無名者的哼唱之中誕生的。
王榆鈞〈薩烏薩德 Saudade〉, 2021。圖/TAO ART提供 ;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II:沒有花瓣是一樣的
如果依照王德瑜以創作脈絡的時間軸命名作品來看的話,這是她第102次與環境空間邂逅。她選擇在王榆鈞與劉文瑄的中間放置三顆「像花瓣的空間」。它的巨大讓我們看不見它的整體,只能從花瓣與花瓣之間的縫隙鑽入。在入口處特別放置了一雙鞋子作為「入內請脫鞋」的邀請,脫鞋成了進入私密空間之前的儀式,撐開一個自己身體可以通行的空間,在這個迷宮裡緩步往前,卻不知道該走向何處。
經過提示後來到空間相連的裂縫,穿入寬敞暖白的袋型空間裝置之中。大部分的人從原本半透明的空間縫隙來到這個空間時,都好像是爬到了某個目標一下,環視四方並且或坐或躺,(又或者是自拍打卡),藝評人王聖閎曾說,那是我們再也無法返還的子宮/母體(註1)。
走入這個母體,在半透明的純白布料夾層之間摸索找尋出入口,些許的感官因為經歷王榆鈞 Saudade 的展場後被開啟了。因視覺與觸覺產生的封閉感,你可能會試著透過自己的手與腳撐開這些柔軟的充氣膜。然而,一直以來白盒子空間藝術展場對待作品約定成俗的感受方式,迫使你亦步亦趨地前進(我害怕跌倒,但更害怕自己的莽撞傷害了作品)。《 No.102》幾乎是在這個展場空間中展開領域,原本所謂的公共展場觀看作品時的安全距離無效了。王德瑜似乎就是要透過作品空間取代展場空間規則,並讓你在與作品之間的肌膚之親當中感知彼此。
王德瑜〈No.102〉, 2021。圖/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沒有花瓣是一樣的。」王叡栩說,王德瑜之所以選擇以花瓣的概念做空間發想,其中一些原因是來自於花瓣彼此相似,卻又不完全一樣的有機性。她將花瓣具有層次、不規則與不可預測性等意象,呈現在三個空間如瓣膜之般的結構中。與萊布尼茲的單子論名言「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呼應的句子,似乎顯露出策展人在這個展覽中呈現返身性的意圖。
身為美術館機構裡的策展人,王叡栩時常要透過作品與理論的相互對話與詮釋,增添策展的學術價值與論述的精準度。然而在這個學術體制外的空間中策展,她試圖回到最樸真的感知層面。因應 TAO ART 的展示空間,讓王榆鈞、王德瑜與劉文瑄等三位藝術家各自在三個空間中展出。儘管實體空間是分離的,但王叡栩保留了觀者在感知不同空間中個別作品時的漣漪,而這些漣漪的波紋又在感覺空間中迴盪、共鳴。從這個角度來看「潛存說」的話,策展人似乎是透過如此的策展意識,質問著一個關於展覽本質的事情:究竟我們如何「感受一檔展覽」?看展覽與看作品時的感受,是否有其策展詮釋上的積極意義?
王德瑜〈No.102〉, 2021。圖/TAO ART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III: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的
如果王德瑜的空間是花瓣的話,那麼劉文瑄的繪畫裝置可能是一片片雪白稻浪。藝術家在這些浪捲的表與裏灑落著引(drawing)的痕跡,從正面直視、旁邊窺探,或是貼近細觀表面,都可以在不同的空間感中感受到一波波訊息。
劉文瑄將這些在紙本表面之上隨機灑下的顏料墨點視為塵埃,有的浸染在表面,有的抵擋不住地心引力的召喚而穿入繪畫空間的底層之中。而底層則是另一個與外表不同的世界,有的是五顏六色的色彩塊面、有的是以洋紅色的卵形點狀排列一條條序列,有的是寬度漸變的矩形線條,有的則是從內捲空間中的藍色漸層當中,透出一道沁涼。
劉文瑄〈聲音之外、氣味之外、時間之外〉, 2021。圖/TAO ART 提供;攝影:ANPIS FOTO 王世邦。
劉文瑄作品於展場, 2021。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王叡栩以「視與觀」的子題,從劉文瑄繪畫裝置從表面到內裏之間的豐富層次中,將「見紙是紙、見色是色」的直觀,牽引至繪畫性的內觀。劉文瑄的繪畫裝置最令人神遊的,是在那紙片浪捲中的虛空,它使繪畫不只是關於不透明平面的圖繪空間表現,而營造了雕塑獨有的虛性空間。紙片的內捲空間帶有一些顏料反射的細微色光,而不被紙捲本身的影子覆蓋。唯有在這樣均光的空間中,「白盒子」才真正呈顯了展示空間在抽離時間與環境之後的積極意義。
觀展至此,三組作品中的某些特質,藉著開啟感官探索而貫通了走向內裏的道路。這種向內性極為脆弱,若是添加知識議題或特定美學框架的引導,這些作品中都很有可能像是手機鏡頭上的霧氣或塵埃,我們將越過它們去「思考」其他看起來更實在的事物。
「用『心』感受其實在現在的展覽生產中越來越不容易,但它卻很誠實。」想了想從自己策展與觀展的經驗,王叡栩說用「腦」策展、看展,其實不難。「你只要看論述就掌握了一半了,但這真的是做展覽的意義嗎?」 如此從策展中見得的反身性,並不容易為國際雙年展與美術館機制架構下的展覽市場產生論述產值。它可能被視為「老派」的策展,既脆弱又飄渺,為感性的價值辯護。面對這個由加速度與關鍵字化的當代策展生產環境,「潛存說」以細膩交疊的感知,提醒藝術在感覺之後、在思考之前的老派與輕盈之必要。
註1:王聖閎,〈身體與空間的諸種厮磨: 從《No.75》重讀王德瑜創作中的「思」與「非思」〉,台新獎 ARTalks,2014/05/31。
《潛存說-那些不會時刻為我們所察覺的》
展期 : 2021-12-18 ~ 2022-02-26
地點 : 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時間:週二至週六 上午11:00至下午19:00
策展人:王叡栩
參展藝術家 : 王德瑜、王榆鈞、劉文瑄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感官經驗的疊加,一趟召喚潛存意識的旅程
2024-04-18|撰文者:李竺恩3205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71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2024-11-05|撰文者: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41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2024-11-05|撰文者:亼光工作室134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2024-11-04|撰文者:廖新田 《氣韻生動與現代性》作者,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727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2024-11-04|撰文者: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