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公佈結果 ! 黃明川、布拉瑞揚、平路、張艾嘉、王榮裕、郭中端、邱火榮 各獲七大類首獎
2021-12-0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歷經六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選過程,備受藝文界矚目的「國家文藝獎」於今日揭曉,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公佈第22屆得獎者名單為:作家平路、影像創作者黃明川、北管藝師邱火榮、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劇場創作者王榮裕、景觀建築家郭中端、電影工作者張艾嘉。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公布第二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名單。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為獎勵具卓越藝術成就、且持續創作或展演之傑出藝文工作者,國藝會自1997年起每年辦理「國家文藝獎」,針對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建築及電影七個類別,共評選出至多七位得主,以獎項之榮譽肯定其專業成就。2015年起調整為每兩年辦理一次。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第22屆國家文藝獎自今年5月開始受理推薦、提名,經過各類複審及決審,每個階段加總、共計有92位提名及評審委員參與其中,最終於今日(12/8)召開的董事會中通過得獎者名單。七位獲獎的藝文工作者,都以其旺盛的熱忱與生命力,在藝術的道途中努力不懈,並積極開創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卓然有成:
文學類│平路(68歲),以書寫爭取女性的發言權,也爭奪女性的歷史詮釋權。敢於介入現實,遍及社會、文化、性別、政治、人權等議題,對台灣的關懷始終如一。為讓沒有發言權的性別、階級、族群也能夠發聲,往往在複雜的歷史脈絡裡找到縫隙,寫出當代社會的共感,並以委婉又放膽的筆法,翻轉讀者對世界的看法。其持續不懈的創作續航力,超越同時代作家。
美術類│黃明川(66歲),解嚴後採取與台灣新電影迥異的美學與製片路線,吹響國內獨立製片號角。以長時間投入並敏銳地掌握歷史關鍵時刻影像,記錄下台灣藝文界重要影音檔案,並帶有高度反思,提出對當代生活形式與價值觀的藝術詰問,影響了眾多年輕世代的跨域創作者,也為台灣當代藝術史留下重大見證與藝術貢獻。
音樂類│邱火榮(87歲),集北管、亂彈戲、歌仔戲、布袋戲等音樂專業於一身,特別在北管藝術上,不僅技藝精湛,更能記憶與掌握數量龐大的曲目,在傳承與推廣方面亦卓然有成。其作育英才無數,並投入大量及系統化的北管音樂手抄本整理,以及教學影音的錄製。此外也積極參與國內外各種復振傳統藝術的活動及演出,更嘗試與不同樂種交流對話。
舞蹈類│布拉瑞揚.格帕勒法(49歲),出身排灣族的國際級現代舞編舞家,歷經多年自我身分認同的追尋,2015年返回家鄉台東創立布拉瑞揚舞團,深耕部落,實踐藝術即生活的理念。作品探掘原住民文化,並勇敢觸碰當代原住民的敏感議題,經年不輟的創作建構獨特身體美學,創造了原民舞蹈與時代並行的當代性。
戲劇類│王榮裕(61歲),出身歌仔戲世家,並曾投身蘭陵劇坊、優劇場的現代劇場專業學習,自80年代以來,以行動介入社會,開拓劇場展演議題的公共性及展演空間之多元可能。創立金枝演社劇團,以獨特的「台客儀態」表演美學及「胡撇混搭」風格,提煉庶民風情與在地文化認同,是台灣當代劇場史重要的參與者與介入者。
建築類│郭中端(72歲),台灣景觀建築界之先驅,亦是將景觀美學融入土地倫理的戰士。三十多年來秉持護土親水之專業良知持續創作,帶動了台灣河川活化與親水美學之新浪潮。其對土地和環境的尊重先於設計,審美上具跨界合作冒險性,變化多端,為台灣當代景觀建築領域跨世代跨界融合之新典範,也是執著設計倫理之標竿。
電影類│張艾嘉(68歲),全方位的電影工作者,其成就超越地域,亦兼顧電影多重向度,在演員、編劇、導演、電影監製等身分的轉換游刃有餘,更投身於台灣電影整體環境的提升。在擔任台北電影節、金馬影展主席期間,為台灣重要影展開創出不同的格局和深度,讓「多元平等、公開自由」的價值擴散到兩岸三地華語電影圈。
以上得獎者的藝術成就卓越,其精神與專業學養,對國內藝文環境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與貢獻,可為國內藝壇典範。國藝會於今日公佈得獎者,另將於2022年擇期舉行贈獎典禮,分別贈予七位得獎者獎座乙座及獎金壹百萬元,以表推崇。
國家文藝獎 文學類得主 作家平路 得獎理由
平路。圖/國藝會提供
平路創作題材面向多元,遍及社會、文化、性別、政治、人權等議題,對台灣的關懷始終如一。寫作追求創新,技藝多變,內容深刻,開拓新的寫作類型。作品經常翻轉讀者對世界的看法,產生獨特的穿梭於虛構與真實的趣味;經常被收入選集,並譯為多國文字,國際能見度高。
平路,本名路平,1953年生於高雄,台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曾任中時晚報副刊主編、中國時報主筆、香港光華文化新聞中心主任,並曾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與台北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任教。其代表作品:《袒露的心》以抽絲剝繭筆法,創作家族書寫的高度,2018年獲得第42屆金鼎獎。2020年出版的《間隙》,寫下罹病經驗,是向內尋求的「間隙」,也是對文字的另一番探險,以文字攀登另一個高峰,獲得2021台灣文學獎金典獎。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平路身為小說家,對於國事家事都非常關心。從她的第一本小說集《玉米田之死》,就已經開啟與中國歷史、台灣歷史的對話。她勇於介入現實,更勇於關心政治。在歷史與現實之間,平路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她總是在創作裡夾帶一些歷史記憶,也夾帶一些她的虛構。她最重要的小說作品如《行道天涯》、《百齡箋》、《何日君再來》,都是以具體的名女人為故事主軸。這是一種非常冒險的書寫,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犯了揭人隱私的陷阱。彷彿是走鋼索那樣,她總是在虛構與真實之間維持流動的敘述。她橫跨在戒嚴時期與解嚴時期,往往在尋常的議題營造深刻的故事。她說故事的方式總是縱身於歷史深淵,卻又能夠相當驚險地摸索出敘事的主軸。
如何讓歷史事實轉化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便是平路長期以來非常關鍵的自我挑戰。她的筆法等於是翻轉長期以來歷史的嚴肅性,出現在故事中的每一位人物,彷彿是捏在手裡的陶土,可以誇大,也可以矮化。這正是她的小說敘述最為迷人的地方。
歷史小說一直是非常迷人的議題,卻也是充滿了各種政治禁忌與性別禁忌。很少有一位作家敢於挑戰自己的政治判斷與歷史判斷,其中牽涉到國共之間的鬥爭,也牽涉到台灣藍綠之間的角逐。她在複雜的歷史脈絡裡,往往可以找到一些縫隙,而終於找到穿梭的空間。在台灣的歷史研究者,對於政治地雷總是小心翼翼避開,平路反其道而行,勇敢投入她個人的歷史探索。
平路是一位女性主義者,卻不只是爭取女性的發言權,而且也在爭奪女性的歷史詮釋權。長年以來,所有書寫歷史的權力往往操在男性手上。這也說明了中國與台灣的歷史解釋一直都是以傾斜的姿態出現,怎樣被形塑,怎樣被論斷,都是由男性來決定。女性意識覺醒時,整個歷史解釋便全然兩樣。在一定的意義上,平路縱然是書寫小說,事實上也是在爭取女性的歷史發言權。小說縱然是虛構的,但是經過平路的情節安排,便釋出龐大能量翻轉過去那種男尊女卑的模式。她對社會中的邊緣人或弱小者特別關注,但那又不是庸俗的人道關懷。她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挑戰歷史上優勢的人物。
無論她的散文或小說,往往能夠寫出當代社會的共感(compassion)。她的書寫一直都是持續不懈,而且她的小說作品質與量都一樣重要。即使到達今天,平路仍然投入書寫,那種續航力往往超越同時代的作家。在一定的意義上,平路並非是專業作家,總是利用業餘時刻投入創作。能夠把凌亂破碎的時間拼湊起來,轉化為精彩的小說故事,就是一種可敬的文學承擔。
國家文藝獎 美術類得主 影像工作者黃明川 得獎理由
黃明川。圖/國藝會提供
黃明川吹響國內獨立製片號角,在艱難的環境下,於影像創作和產業生態異軍突起。創作議題具有高度敏銳度及獨特觀點,觸及社會邊緣性及非主流議題,持續探索與開拓其影像的公共影響力,對國內當代藝術、文學觀念等的傳播具有貢獻。影片記錄當代藝術重要的改變時刻,創造台灣歷史影像檔案,反思身分認同,提出當代提問。長年累積的影像作品,有如濃縮的人文歷史,並從台灣出發與世界連結。
1955年出生於嘉義,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紐約及洛杉磯學習石版畫、美術與攝影。1985年曾於紐約開設個人攝影工作室,拍攝商業廣告照片,並於1988年返台定居。1990年完成首部獨立製作電影《西部來的人》,其後還有《寶島大夢》、《破輪胎》兩部劇情片作品。並以《破輪胎》獲得第36屆金馬獎評審團特別獎。他亦致力於藝術紀錄片的拍攝,包括公共電視《百工圖》系列紀錄片、台灣作家系列紀錄片、九零年代台灣前衛藝術家紀錄片、《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等,身兼藝術家、藝評人、策展人與導演等多重身分。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解嚴之後,採取與台灣新電影的迥異美學與製片路線,黃明川導演吹響國內獨立製片號角,以十年時間,完成《西部來的人》(1990)(最早以泰雅族語敘事內爆台灣主體盲點)、《寶島大夢》(1993)(突顯軍事荒謬體制與歷史幽靈)、《破輪胎》(1999)(反省銅像神像文化和紀錄片生產條件)三部曲電影,在艱難的獨立製片一片荒蕪的環境下,堅持另闢蹊徑,面對困難議題,深入台灣文化主體性的荒蕪時空內核、戒嚴歷史的創傷廢棄境地、地景文化的荒蕪政治操作與紀錄片生產的嚴苛挑戰,以長時間的紀錄拍攝資料庫累積,超越時間的限制,以高度敏銳及獨特的觀點,運用少數與弱勢者的語言,走到歷史懸崖的邊緣,創置出高度結晶化、日常時間難以企及的「荒體時間」,另立影像本體的生產路徑,便成了黃明川獨立電影美學的基本特色。
2003年,黃明川的《解放前衛》系列影像,獲得第一屆台新藝術獎年度視覺藝術大獎,將解嚴後14位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與思想,經過多年的蹲點與追蹤,剪輯為系列的電視影集,開國內藝術紀錄片與藝術家影片的風氣之先,同時也為「台灣當代藝術史」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重大見證與藝術貢獻。藝術家的創作風格、理念、創作過程,甚至是現場行為的影像,皆在黃明川的追蹤之列。在台灣解嚴之際,社會力與政治力變動如此劇烈的精神結構中,能夠有如此冷靜而呼應著社會邊緣的藝術家的拍攝紀錄行為,拍攝者本身亦必有如藝術家的敏銳與出入世間、冷眼對應的情懷。如果沒有黃明川及時抵達譬如躁動社會懸崖邊緣的「蕪境影像」,這些具有時代指標意義的裝置,也必將無系統性地隨著展覽落幕隨之消逝。這一種對於藝術家、藝術創作與社會空間關係之閃現如轉瞬之花的高度關注與準確掌握,便成了黃明川影像詩學的特質。
黃明川文學藝術影像的生產過程,皆以長時間的蹲點,經常處於未完成、待完成的大量影像資料庫狀態,這一種接續以大量體的不同空間脈絡的影像資料庫,在「荒體時間」長期跟隨的積累與無比耐心的對比之下,剪接出只有如藝術家和詩人長期焠煉材料之後才能抵達的「蕪境影像」,猶如諸多文本的交錯所生,實在是台灣影像生產界的生態系統工程。此外,黃明川2013年在嘉義創設了「國際藝術紀錄影展」,2018年主題「找不到的我」、2019年「激進的天堂」、2020年「創造真存在」、2021年「重組另世界」,皆指向最前緣的人類處境與社會議題,但卻是透過藝術紀錄影像來呈現,邀請在地與世界的藝術紀錄活動影像與實驗影像,組織影像、藝術與社會議題討論的論壇,打開另一種藉由藝術與影像連通國際社會大門。這樣的設置,使得黃明川長年在影像詩學上的努力與實踐,得到了更為明確的國際對話脈絡,也為台灣在「藝術紀錄」的活動影像範疇,打開了一扇重要的國際視窗,影響年輕世代的創作之眼。
創造台灣歷史影像檔案,作品高度反思身分認同與性別問題,提出對於當代生活形式與價值觀的藝術詰問。黃明川長年的創作歷程與作品,有如濃縮的台灣人文歷史與人文地理肖像,荒體時間在此結晶綻放,蕪境影像開出藝術花朵,成為從台灣出發與世界連結、綴滿美麗繁花之穿越甬道。
國家文藝獎 音樂類得主 北管藝師邱火榮 得獎理由
邱火榮。圖/國藝會提供
邱火榮出身於北管世家,投入戲曲音樂演出逾一甲子,是集北管、亂彈戲、歌仔戲、布袋戲等音樂專業於一身的全方位藝術家。與下一代子弟共同投入樂譜紀錄整理、有聲影像錄製工作,積極致力北管音樂保存與傳承,影響深遠。為台灣殊見能跳脫既有框架、創造屬於個人獨特藝術風格的樂師,對後進具啟發性,於提升文化傳承貢獻卓著。
1934生出生於台南,自小生長在北管世家,父親為北管達人,母親為亂彈班著名小旦。14歲開始參與子弟軒社活動,學會了嗩吶及武場的鑼鼓鐃鈸基本技巧。1980年起,積極投入傳統音樂復興的推廣活動,嘗試與不同樂種及劇種合作演出,並孕育多位優秀後場樂師,對北管的教學及保存不遺餘力。從北管到歌仔,邱火榮幾乎無「戲」不與,顯示深厚功力。是國內同時活躍於北管、歌仔和布袋戲的全方位專業樂師。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邱火榮年輕階段正值二戰結束後台灣傳統音樂盛行之時,因受父母職業與所處環境影響,北管音樂、亂彈戲班、吹奏管樂,皆有所接觸,加上天資聰穎,學習起各種樂器,都能快速掌握技巧。因隨父母北上指導子弟團,邱火榮有機會加入李天祿布袋戲團「亦宛然」,並擔任頭手弦吹。在多方面的經驗吸收下,邱火榮可說對於北管、京劇、布袋戲,以及後來的歌仔戲等不同傳統戲曲的後場音樂藝術,都能全方位掌握。長時間的音樂實踐下,邱火榮不只在演奏技巧上展現了卓越的才華,更能跳脫既有框架,創作屬於其自身特有的藝術風格。其所錄製出版的《王英下山》、《羅成寫書.內外四套》、《天官賜福》、《亂彈戲之福路唱腔曲選》、《邱火榮的北管後場音樂》等戲曲後場音樂有聲資料,正展現了他精湛的技藝與豐富的曲目量。
台灣傳統音樂,曾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以及錄音載體的發展,從1960年代後期開始逐漸沒落。但1980年代,傳統音樂復興的號角再次響起,邱火榮義不容辭,立刻積極投入,在第一線參與演出和推廣活動。此外他更嘗試和不同樂種與劇種合作演出,例如與「優劇場」、「無垢舞蹈劇場」等舞蹈團體結合的演出;或與西方管弦樂合作的《輪迴》(作曲家潘皇龍作品),以及NSO國家交響樂團20週年音樂會時所演出的《普天慶》北管協奏曲等等。而在出國宣揚台灣傳統文化方面,邱火榮亦功不可沒,曾隨「采風樂坊」及布袋戲團、皮影戲團,共同赴荷蘭演出。1998年更赴法國,參加歐洲重要藝術盛會「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不但坐鎮布袋戲後場,也在現代舞表演中即興吹奏管子。2000年再應文建會邀請,參加法國「意向音樂節」,將北管戲曲帶上法國舞台。同年亦赴美國紐約,在「小西園掌中劇團」演出中,擔任頭手弦吹。
邱火榮亦投入國內的北管音樂教學,曾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等各大專院校,培養了無數的人才。並於1989年獲教育部肯定,頒發「民族藝術薪傳獎」;2017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更頒予1995年開始即在該校服務,奉獻二十餘年光陰於教學的邱火榮「名譽教授」學位。2009年,邱火榮被新北市政府登錄為北管傳統藝術藝師,開始進行大量且系統化的北管音樂手抄本整理,以及教學聲音與影像的錄製。邱火榮因其孜孜不倦在北管專業與傳習上的推動與努力,2015年文化部授證認定其為重要表演藝術北管音樂保存者,並透過國家力量,讓其更有系統與制度的傳承北管音樂。
邱火榮在北管音樂藝術上,不只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能全面掌握包括弦吹與鑼鼓等所有的北管樂器,且其所能記憶與掌握的曲目與劇目,在數量上可說是相當廣泛,涵蓋範圍包括了弦譜、牌子、幼曲、戲曲(古路與新路)等各個北管音樂形式的唱腔、身段、鑼鼓、弦吹等面向,對於不同經典曲目與罕見曲目也都能全盤掌握。此外,邱火榮積極參與國內外各種復振傳統藝術的活動及演出,更嘗試與不同樂種與形式進行音樂上的交流、對話與融合,讓北管這種傳統藝術有機會與其他藝術相互碰撞,產生火花。而其長年在校園體系與國家藝生制度下所進行的教學工作,更栽培了無數弟子,並投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整理校正手抄本,對其進行解說,以及進行教學與演出形式的錄音與錄影示範,讓北管音樂藝術能因此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國家文藝獎 舞蹈類得主 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Bulareyaung Pagarlava 得獎理由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圖/國藝會提供
布拉瑞揚.帕格勒法由原住民文化探源採掘,以重新定義形式與內容的作品,展現令人驚艷的原創性,在找路的過程建構個人身體語彙系統,創造原民舞蹈與時代並行的當代性。其創作經年不輟,累積豐沛能量和厚度,展現藝術家對人性深刻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敏銳的觀察與連結。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在普眾性和精緻性上找到出色的平衡。
1972年生於台東金鋒嘉蘭部落,排灣族。在其以漢名「郭俊明」年輕時期,即以創作與表演才華成為舞壇耀眼的新星,1995年獲羅曼菲老師拔擢舉辦個人舞展。爾後經歷雲門舞集專業舞者,雲二、瑪莎葛蘭姆舞團、原舞者等合作編舞。歷經將近四十年自我身分認同的追尋,2015年布拉瑞揚以無比的勇氣回台東創立布拉瑞揚舞團,並連續二年以《無,或就以沉醉為名》及《路吶》榮獲第十六、十七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回家」不僅象徵藝術家本人的情懷和初衷,更標示他創作上的分水嶺,同時也將舞蹈藝術深耕於各個部落,為族群發聲,拓展藝術即生活的理念。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布拉瑞揚十五歲考入左營高中舞蹈班,開始學習舞蹈。漢語名字為郭俊明的他,進入北藝大後,開始對原住民文化產生認同感,決定正式將名字改為「布拉瑞揚」,在排灣語中意為「快樂的勇士」。
布拉瑞揚早期夢想成為一名職業現代舞編導和舞者,1995年加入雲門舞集做了幾年獨舞演員,後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紐約進修。1999年雲門二團成立,創始人暨藝術總監羅曼菲邀請他回國為舞團編舞,於2004至2006年間擔任駐團編舞家。在此期間他與雲門舞集和雲門二團合作,創作了一批具有當代美學的舞作。
離開雲門二團後,布拉瑞揚與許芳宜創立拉芳舞團,自2006年至2010年達五年之久。舞團解散後布拉瑞揚為國內外許多舞團和機構擔任編導,包含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美國舞蹈節(ADF)等。與原舞者舞團的合作,是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特別是對他與原住民文化根基之間的關係產生了重大影響。和原舞者合作《Pu’ing:找路》(2013)的創作經歷增強了布拉瑞揚創建自有舞團的信心,著重於重拾當代原住民所關注的議題。2014年與桑布伊合作《椏幹Yaangad》,脫離先前倚重高難度技術,改為創作能夠營造情緒的作品,與他原住民傳承中的部落儀式有異曲同工之妙。
2015年,布拉瑞揚在台東成立布拉瑞揚舞團,再發展先前的短篇小品《拉歌 La Song》。舞團主要由原住民歌者和業餘舞者組成,氣氛輕鬆,布拉瑞揚巧妙地凸顯這種氛圍,以顯示對原住民刻板形象的自嘲和幽默,使觀眾笑中有淚。首演結束後即受邀參加加拿大「國際原住民藝術節」。通過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原住民合作,實現身體交流和翻譯的更多可能,進一步確立原住民編舞家的主體性。
布拉瑞揚發展原住民的身體美學,以及勇於探討的重要當代原住民議題,他創作的一大特色,在於精準掌握觀眾的感情。透過幽默自嘲,或甚至某程度對舞者(無論在體能上,或是情感與自尊方面)的挑戰,都相當「赤裸」,甚至接近「殘酷」的激發手段,刺探當今原住民,在現代社會所必須面對的艱困與敏感議題。榮獲第十七屆台新年度大獎的《路吶 LUNA》(2018),就是一個最佳例子。
2019年的《#是否 Yes or No》從舞團原住民舞者對卡拉OK的喜好,再深入挖掘一些關於家暴、性別認同,甚至圓潤體型者在社會上所受到的歧視等的個人敏感議題。舞團創團六年的新作《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 Not Afraid of Sun and Rain》(2021),更是舞者經歷多年觀察阿美族巴卡路耐(Pakarongay)年齡階級邁入成年的訓練過程而創作出來的。
布拉瑞揚堅持經常到原住民部落巡演,跟在地的民眾分享來自原住民文化樂舞的喜悅與哀傷。他不只在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樹立了個人的典範,在世界上的當代舞蹈界,也是廣受好評的編舞家。
國家文藝獎 戲劇類得主 劇場創作者王榮裕得獎理由
王榮裕。圖/國藝會提供
王榮裕自80年代以來,以行動介入社會,開拓劇場展演議題的公共性及藝文展演空間之多元性與可能性。其編導作品建構「台客儀態」的表演美學,及「胡撇混搭」的劇場風格,開創出另類的台語現代劇場。作品積極面向一般大眾,從台灣的歷史、社會與生活之中,提煉出庶民風情與在地文化認同,是持續實踐文化平權的先行者。
王榮裕, 1960年生,現為金枝演社藝術總監。出身歌仔戲世家,自1988年接觸蘭陵劇坊與優劇場的表演培訓及演出以來,投入劇場工作已33年。早期接受葛羅托斯基體系的訓練,並研習民間廟會儀式、道家思想、太極導引等,兼容並蓄。1994年至2016年,曾擔任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的客席表演者,稻穀從上而落、直觸頭頂的靜定禪思僧者形象,聞名於國內、外。1993年成立金枝演社,創團作《台灣女俠白小蘭》奠定金枝演社的美學標記;1997年《古國之神—祭特洛伊》開啟環境劇場演出的探索;2021年《雨中戲台》展現其創作及生命歷程的累積,並全面綜觀地對歷史及議題提出態度,是台灣當代劇場史重要的參與者與介入者。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1993年王榮裕與游蕙芬、何宗憲等人一同成立金枝演社劇團,1996年,劇團創作《台灣女俠白小蘭》,成為奠定王榮裕與金枝演社美學標記性的重要代表作。以小卡車為視覺舞台,看板畫風的景片配合演出方圓數公尺之內的空間,在演員集結風格化又通俗的表演模式與奇情又戲劇張力十足的故事敘述,至今仍為劇團最為人熟知的演出。
1997年《古國之神──祭特洛伊》,選擇廢棄舊酒廠做表演,王榮裕深入記憶的縫隙,尋找未現身於劇場的人民與土地空間。其獨角戲《天台之蛙》,翻新都市管線蔓延、水塔林立景象的緊迫,轉而成為議題與提問的思辨場域。1999年《群蝶》以異色詭譎風格令大眾為之驚艷,近殘酷劇場式壓抑而具爆發力,性、暴力、愛與慾望各類素材翻攪出人性。2000年以降的《觀音山恩仇記》、《祭特洛伊》、《山海經》、《淡水鎮民劇場─反西仔傳說》開展對特定環境、劇場演出與觀眾體驗的探索。2006年,劇團轉以新的表演品牌線「浮浪貢開花」系列:《浮浪貢開花》、《浮浪貢開花Part 2》(2007)、《浮浪貢開花Part 3──勿忘影中人》(2009)與《浮浪貢開花Part 4──幸福大丈夫》(2013)出發。浮浪貢的「阿才」、跟班「阿志」、純樸憨厚的青年「清水」、純情賢慧的「玉蘭」,還有愛不到位的「愛將」和「Taco」等固定角色,成為陪伴粉絲觀眾的原型人物,在整體劇場界與觀眾不斷要求以全新故事、構想為前提的環境下,試圖建立以角色表演與劇場情境為核心的觀演關係。
2021「台灣戲曲藝術節」的旗艦製作《雨中戲台》,由春美歌劇團與金枝演社劇團聯名製作,王榮裕在《雨中戲台》中,對於情感、敘事、歷史、扮演的處理,再現了自身的劇場經驗,融合了他對現代劇場的不滿(足),在往往以現代與傳統二分的劇場認識中,留下第三條路徑的足跡,體現出現代劇場中台灣形象與形式的未定數,永遠等待碰撞與激發。
王榮裕延續台灣過去通俗藝術的能見度,表達上以角色出發的自然語言為主,無論使用台語、國語、日語或英語,皆成為演出畫龍點睛的元素。在創作形式上,不受限於劇種的類型限制,而是由觀眾熟悉的素材中召喚新的可能。王榮裕身兼編導演及劇團經營與推廣者的多樣身份,打造具體的表演身體、角色原型與人物形塑。自八零年代以來,台灣當代劇場的革新從小劇場實踐與各類型演出中開枝散葉,王榮裕身為台灣、華語文化與世界當代劇場史的重要參與者,在對傳統形式內容、觀演空間的拓展與創建、體制與身體的協商與對話都取得顯著的成就,留下不可抹滅的紀錄。
國家文藝獎 建築類得主 景觀建築家郭中端 得獎理由
郭中端。圖/國藝會提供
郭中端秉持護土親水之專業良知,三十多年來持續創作,帶動了台灣河川活化與親水美學之新浪潮。審美上具跨界合作冒險性,變化多端,無法歸類於任何典型。她的勇氣對建築界具有鼓舞的正向力量,對土地和環境的尊重先於設計,能召喚出人們對環境的感應,具核心導引價值。她是景觀建築界之先驅,亦是將景觀美學融入土地倫理的戰士。
郭中端,1949年生,景觀建築家,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碩博士期間,奠定其走向環境景觀與生態保全復育之路,堅持環境正義理念,從事景觀設計工作近40年來,始終如一。其景觀設計案光譜寬廣,以「理山理水」、「親水護土」為創作信仰,回歸土地紋理脈絡,代表作品:宜蘭明池、日月潭水岸再生、集集車埕木業遺址活化再生、新竹頭前溪人工濕地營造、北投溪水岸之修景等。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景觀建築家郭中端,於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碩博士過程中,拓展吸收了更寬廣的環境規劃設計之養分與思惟,並參與相關自然河川水環境之田野調查工作,這時期也奠立了她走向「建築」以外更寬闊之環境景觀與生態保全復育之新向度。是以,自日本回國後第一個參與的工作即是象集團在宜蘭的冬山河設計之在地監造。經常看見她穿著牛仔褲與雨鞋、戴著斗笠在工地中奔走,和師傅們交流對話,討論施工細節,包括一磚一石。堅持環境正義理念,正是她近40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之身影寫照。
「冬山河」之景觀設計,在昔時陳定南縣長慧眼之政策引導下,重視與宜蘭鄉土紋理及水與綠系統規劃,且率先提出了近十年完整之中長程計畫,也掀起了國內對大尺度非都市型親水與自然美學親近之風潮。包括首創之社區小學生共同參與之水岸階梯拼貼共創經驗,修復水岸濱溪帶綠廊;不作過多設施但重視細節,儘量留白之景觀設計理念之奠基。
每一個案子對郭中端而言都同等重要,無關經費與尺度之大小,只要她答應接受委託,勢必全力以赴,每作一個案子都像在孕育一個新生兒一樣。也因此,跑工地幾乎勤於一般資深設計公司之負責人,更身兼「工地主任」;也因她在乎細節以及對環境之友善,「打掉重練」經常苦了施工單位。但她並非只用「口」作設計,她通常會於現地和施工者共同解決問題,想盡方法突破法令規章、經費與民意之限制,也因此諸多「創新」點子經常在克服困境中油然而生──包括新竹南寮漁港之魚鱗天梯(消波塊)、新竹頭前溪人工濕地不同過濾池中之生態棲地多樣性自然營造,還有新竹護城河讓被水泥包被之老樹樹根再一一與土壤、空氣接觸獲得新生,形塑曲折蜿蜒之都市水岸綠廊。
已屆從心所欲之齡,惟一路走來依然持續創作,且不斷與時俱進,在她的專業生涯辭典中從未有「退休」一辭。在過往執業過程中經常以環境正義挑戰公務系統與業主價值觀之落差,她永遠勇於說實話,重視基地DNA之聲息與再現。為此,「理山理水」、「親水護土」是她的創作信仰,且持續關注無聲之土地、生物與弱勢族群,更是她不斷創新之支撐與靈感來源。在設計新竹南寮漁港時,她關注外籍漁工之生活福祉;執行高雄中油煉油廠舊建物調查時,她勇於踰界倡議關切工業遺產與老宿舍聚落之完整保全及現存老樹之保存;居住在北投磺溪畔時,她更帶頭參與磺溪保護、社區營造以及向市政府爭取磺溪水岸生態工法應用之試點……。
她關注原鄉部落文化,在三地門的小公園設計她深入和鄉長、部落青年藝術家交流深談,甚而引導他們的創意得以融入有形的空間設計中。她開朗樂觀的個性永遠像個大海綿,不斷吸收各種文化、各種風俗習慣,俾以真正再現於每一個獨一的個案中,幾乎是量身訂作。在台灣當代景觀建築專業界,郭中端正代表了跨世代跨界融合之新典範,也是執著設計倫理之標竿。除了規劃設計作品之品質與精神信念外,她最令人折服的是作為「國家文化藝術」典範者,乃為其相信真理,相信科學,堅持細節,堅持品質,追求卓越,不斷挑戰自我與追求人性化設計服務之赤誠。
國家文藝獎 電影類得主 電影工作者張艾嘉 得獎理由
張艾嘉。圖/國藝會提供
張艾嘉創作成就跨度超越地域,亦兼顧電影多重向度,在演員、編劇、導演、電影監製等身分的轉換游刃有餘,更致力投身於台灣電影整體環境的提升。在重要電影運動的關鍵時刻,扮演推手角色,帶動電影風潮,培育優秀後輩,以傳承精神讓電影人的成就更上一層樓,為台灣重要影展開創出不同的格局。
張艾嘉,1953年生,台灣著名女性電影工作者。創作成就面向多重,從演員、編劇、導演到監製,更致力於影視人才傳承及產業環境提升,曾任台北電影節及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編劇獎、金馬獎,2018年更以自編自導自演的《相愛相親》成為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和終身成就獎得主。
藝術成就與作品評述
張艾嘉,一位全方位電影工作者,在華語電影史的幕前幕後都扮演過關鍵角色,過去五十年來不論從事演員、製片、編劇和導演工作,都有過重要貢獻,長期更活用人際網資源,積極參與公益事務,改善邊緣弱勢族群處境,公認是社會楷模。
十七歲出道的張艾嘉,1970年代起即追隨李翰祥、胡金銓、李行、白景瑞等知名大導演足跡,認知電影藝術的理論與實務,亦曾在劉家昌和丁善壐等商業導演調教下,精進表演藝術,23歲即以《碧雲天》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五年後再以《我的爺爺》一片獲頒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在香港影壇百花齊放的80年代,從《最佳拍檔》、《上海之夜》、《海上花》到《三個女人的故事》,嫻熟港式動作、喜劇與文藝電影操作精髓的張艾嘉,是少數能夠悠遊於台灣和香港兩地,適應不同表演節奏與內涵的演員。於此同時,張艾嘉也開始逐步嘗試編劇、導演與製作實務。
1981年,張艾嘉接手屠忠訓遺作《某年某月某一天》,以導演身分跨足幕後。繼而進入台灣電視公司,以監製身分,與陳君天聯合推動製拍台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把電視劇當成電影來拍的觀念和方法,突破當時電視劇框架,張艾嘉一方面網羅知名電影導演宋存壽和劉立立參與拍攝,另一方面則提供留學歸國的新生代導演柯一正和楊德昌等人實際拍片機會。一新耳目的製作成績,為日後台灣新電影浪潮開創了熱機暖身的機會點。
張艾嘉接手香港新藝城台灣分公司後,與虞戡平導演合作協助香港影人來台灣拍戲,引進港片製作概念與方法,同時也開始台灣製片事宜,鼓勵新銳導演創作,先後促成了《台上台下》、《帶劍的小孩》、《搭錯車》和《海灘的一天》等片,對於產業振興、媒體關注和票房提昇,卓有貢獻。爾後歲月,她往返台港兩地,持續將她熟悉的香港或國際製片實務介紹給台灣影人,也積極參與台灣電影演出,其中尤以協助李安完成《飲食男女》,並接手《少女小漁》等片最為關鍵。
1986年,張艾嘉以編導兼主演的電影《最愛》,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多項提名。後來30年間,她先後以《一個好爸爸》、《相愛相親》獲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相愛相親》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奬頒給最佳導演之肯定。
過去十年,張艾嘉致力於台灣電影圈整體環境的提升,除了連續擔任兩屆台北電影獎主席與金馬獎主席,全面提昇台灣重要影展及典禮的格局和深度,讓「多元平等、公開自由」的價值擴散到兩岸三地華語電影圈,同時她也發動讓電影人帶著家人來參與典禮,除了一起分享榮耀,也以主席的高度提醒大家,支持每個電影人背後那股溫柔堅定的力量。
因為張艾嘉,台灣電影多了既溫柔又堅韌、既叛逆又體貼的女性形象,有了能以台灣精神傲視華語電影圈的高度,有了因為國際經驗注入而有的廣度。她的熱情與志業,在關鍵時刻引領潮流,她的專業與敬業,在決定時刻帶動產業升級,國家文藝獎肯定這樣的靈魂,這樣的奉獻,名副其實。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第23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揭曉-夏曼.藍波安、梅丁衍、陳鳳桂(小咪)、劉嵩四人獲獎
2023-12-11|撰文者:國藝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413
第二十二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致「與藝術相愛的人」
2022-10-12|撰文者:國藝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253
臺灣現代攝影先驅—— 國家文藝獎得主柯錫杰,大型個展「照化入鏡:柯錫杰心世界」南美館登場
2022-04-1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44
國藝會聯手北藝中心推出「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國際策展人雲集臺北
2024-08-26|撰文者:國藝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25
以人本思考定義劇場的未來一步: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雲門基金會專訪
2024-10-06|撰文者:李竺恩7049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