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當代藝術訪談藝文跨界策展

光影的幕後,是數位藝術在臺灣的20年光景:專訪「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策展人曾鈺涓

光影藝術節國美館數位藝術曾鈺涓互動性

2022-01-04|撰文者:陳晞

2021年,適逢臺灣推行數位藝術政策的二十年,作為政策推行的先鋒之一,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年的光影藝術節,與新成立的沉浸式空間 U-108 SPACE,或可視為一個不同的里程碑。
在本屆光影藝術節「光·舞弄‧影」中,策展團隊以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詩中對於光的隱喻為端子,串接一件件光裝置中的感性思維。在此次的參展作品中,多帶著臺灣幾何裝置展呈時常有的冷調與靜,就像抬頭望月,一個看似簡單的發光物,它並不以各種感官將你包圍,透過一種若即若離的距離感,像是看著靜物那樣,見場所、見環境、見他人、見自己。
延伸閱讀│「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12月25日隆重登場
當若科技藝術,〈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2021,LED螢幕、雷射、燈光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國美館提供
西蘇工作室,〈轉瞬即逝〉,2021,炫彩膠膜,主要模組:7.5m(寬)×7.5m(高)×7.5m(深),2座小球:直徑1m,10顆。圖/國美館提供

作品調性呼應的,是本地環境影響的結果。「光·舞弄‧影」策展人、數位藝術家曾鈺涓說,策展團隊一開始就希望將光影藝術節視為數位藝術政策推廣二十年之後,所結下的果實之一。然而藝術家提出計畫後才發現,在這個展覽中有共同的點線面元素──從低限主義延伸的光裝置美學,與鄰近國美館、因應聖誕節而大肆喧鬧的街道燈光相比,有著更冷靜的內向與向內姿態。這種場合少不了網紅網美的加持,現場也出現許多親子觀眾,特別是兒童觀眾,不為了打卡自拍,而把裝置場所當作公園。
曾鈺涓表示,「光·舞弄‧影」是一檔「很接地氣」的光影藝術節。「不只受邀臺灣藝術家數量大於往年,光影藝術節的『門面』也由臺灣團隊領銜 !」在 10 組大型光裝置作品中,除了後藤映則、西蘇工作室以及法國藝術家札卡哈米達的作品之外,都是臺灣藝術家。適逢數位藝術政策發展二十年,光影藝術節想透過展覽,證明臺灣藝術家如今的成果。
「在過去,國美館正對面的玻璃門面都是讓國外藝術家獨挑大樑,這次我們邀請臺灣藝術團隊接受挑戰。」 迎面而來的是當若科技結合動態光束裝置與錄像投影的組合創作〈來場不連續的跳躍〉,以低限幾何的冷光營造影像的未來感,呼應著過去國美館建築體裡這片曾經的舊大門。在右側露台上的江元皓作品〈風景切片〉,與左側草坪上的林書楷作品〈陽台城市文明〉,牽引兩種不同的觀看路徑,詮釋光在舞台、日常場所與數位媒體介面之間的劇場性。與林書楷作品相望的〈迷宮幻遊〉,則以極簡化的台中眷村地景作為裝置的形象,金啟平&吳冠穎+紅聲數位透過 5G AR ( 擴增實境 ) 讓裝置從日常性中,提煉一種不同以往的陌生感,藉此轉化本地觀眾的日常經驗。
「在江元皓作品中,光有很濃厚的詩意,用較為冷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語言,因此選在一個比較獨立的場所,讓作品以具節奏感的光波詮釋孤獨。當你在看這件作品時,視線也會看見這個城市中的地景,因此在觀看的時候很自然產生不同層次的視覺呼應;而林書楷的作品,在目前的亞洲藝術雙年展也有展出,這次刻意讓他挑戰戶外空間,讓作品放在樹木旁的草地上。他以家族事業中的模具拼組出臺中與臺南在地圖上的樣子,也以一棟象徵家屋或廟堂的小建築物,探討在地文化信仰。螢光讓本來物件表面的時間性變得輕盈,許多兒童觀眾特別喜歡這種繽紛視覺,進而有機會去認識這些被視為夕陽產業中的物件。」 
【延伸閱讀│走在美的光彩中: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光‧舞弄‧影〉 裝置結合5G、AR 打造光影樂園
金啟平、吳冠穎、紅聲數位設計,〈迷宮幻遊〉,2021,木作、鐵件、PC中空板、LED、電腦動畫與特效、數位音場設計、AR擴增實境、觀看用手持式智慧型裝置,7m(寬)×7m(高)×2m(深)。圖/國美館提供
莫名奇妙,〈光溯迴廊〉,2021,鐵件、鏡子、LED燈組、聲控系統、防水鏡膜,A燈箱:1.50m(寬)×0.96m(高)×0.50m(深);B燈箱:0.80m(寬)×1.30m(高)×0.30m(深);C燈箱:1.50m(寬)×0.76m(高)×0.40m(深),製作團隊:有電互動。圖/國美館提供
江元皓,〈風景切片〉,2021,複合媒材,7m(寬)×7m(高)×3.3m(深)。圖/國美館提供
雖然在視覺表象上,「光·舞弄‧影」不太給觀者「高科技」的架式,但是依舊有不少作品在許多看不見的地方嘗試新技術,本次展覽中,尺幅最巨大的作品〈轉瞬即逝〉就是西蘇工作室看似是個將日常經驗中的泡泡或玻璃球巨大化到一個環境裝置尺幅的作品,然而策展人透露,該件作品的材料 ( 炫彩膠膜 ) 是台灣沒有的,不少創作者與材料製造商看到這件作品時也十分好奇;又或者是透過「弱科技」的面貌,引導觀者感受不同的交互關係,例如莫名其妙團隊的裝置作品〈光溯迴廊〉,以雙面鏡搭配光條營造一口無限深遠的光之井,觀者靠近並對著它說話,它又將即時錄下的聲音回放。又或者如札卡哈米達安置在賴純純〈綠晶典〉之中的〈切割-切割和控制〉,在光圈外的聲響是林鴻文以台語朗讀美國詩人威廉.S.布洛斯(William S. Burroughs)的詩作「切割」。
「這些作品將光視作媒介,但不只是關於我們如何體驗光,而是更碰觸到藝術發展裡的環境與裝置問題。」曾鈺涓說,光影藝術節作為回望數位藝術政策發展二十年的一個場域,它有意呼應臺灣數位藝術的多元面貌。在光影藝術節系列論壇「We are Cloud-藝術與5G科技應用國際論壇」中,也將針對科技與藝術理論研究、國際案例分享、臺灣 5G 創作與研究的現況分享,以及展出藝術家的創作交流等四個面向,探討數位藝術發展20年之後,臺灣邁向5G環境與數位自造時代時的可能性。
身為從1998年就開始創作數位藝術的藝術家,曾鈺涓以一位參與者和組織者的心態,看待如今的台灣數位藝術環境。她認為官方推動數位藝術20年的歷程中,其中有一塊很重要的是互動性。
「數位藝術囊括了網路藝術、科技藝術..等,早期不少創作者以機動裝置去製作物件結構,或者讓它發出聲響。後來電腦程式語言介入的影響也逐漸多元。在過去的光節裡,光影藝術節節雖然也有互動的作品,但是它主要都以燈光表現為主,這次的光影藝術節裡面,其實可以看見這20年來,多元互動性其實是數位藝術創作在臺灣的努力成果,也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特質。」
延伸閱讀│「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走在「光」中:一起沉浸於光影所打造的魔力舞台
林書楷,〈陽台城市文明-模造光城遊境〉,2021,木材、螢光漆、LED燈等複合媒材,尺寸:臺灣:4.0m(寬)×0.1m(高)×2.5m(長) 臺中:2.5m(寬)×0.1m(高)×1.5m(長) 臺南:2.0m(寬)×0.1m(高)×2.0m(長)。圖/國美館提供

人嶼,〈光之雨林2.0〉,2017-2021,馬達、控制程式、電子系統、複合媒材,4.3m(寬)×3.3m(高)×10m(深)。圖/國美館提供
後藤映則,〈能量 #01〉,2017,尼龍、投影,≒3.5m(寬)×≒3.0m(高)×≒2.5m(深)。圖/國美館提供

「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戶外園區(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即日起至111年2月28日 17:00–22:00(除夕及初一照常開放)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U-108 Space(原108展覽室)
時間:111年2月25日至111年3月20日 09:00–17:00

光影藝術節國美館數位藝術曾鈺涓互動性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2

1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