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作品介紹〈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迷宮幻遊〉
2022-01-18|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國美館年末藝文盛事─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12月25日聖誕節登場。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自2020年開始辦理「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受到各界好評與關注。本次邀請來自臺灣、日本、澳洲、法國藝術家,以藝術、科技與表演等跨域創作精神,打造10組具表演性裝置特質的「光之劇場」,並以3種「光」的角色定義「光影劇場」、「光景舞台」與「光遊界面」,重新定義「光」在表演中主體與客體的角色,建構民眾在「觀看」與「互動」中的觀展行為與感知經驗,將觀者從「觀看與參與的介入者」轉換成為「不可缺少的作品主體」身份。在這個「光之劇場」內,觀眾既是劇場表演者、也是情境的創造者與故事的敘述者。
策展人曾鈺涓以英國詩人拜倫的《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詩為發想,藉著詩中的「光」之隱喻,希望觀眾能在展覽所形塑的「光之劇場」裡,讓知覺與身體沉浸於數位打造的光與影情境之中,進入光影交織的世界,交融於光影和諧的曼妙氛圍。
〈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
作品〈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為當若科技藝術的創作,作品命名原自「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意即在未來更理想化的虛擬社會裡,人們將以虛擬身分(avatar)在其中生活,打破物理性邊界的概念。本作品將建構擺盪於實體與虛擬之間的「舞台」,讓表演者及觀賞者在國美館的玻璃帷幕平面前,透過數位媒體呈現「遠程在場」、「虛實共演」的狀態,消弭了人、時間、空間的關係,以一種雙層結構展開鏡像迴映的效果。
當若科技藝術,〈Metastage-來場不連續的跳躍〉,2021,LED螢幕、雷射、燈光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圖/國美館提供。
關於藝術家
iF+ 當若科技藝術創立於 2012年,擅於跨界融合與創新,並曾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美國博物館協會繆思獎及傳達設計獎項等殊榮,創作與企劃超過300多個合作項目。
〈迷宮幻遊〉
作品〈迷宮幻遊〉由藝術家金啟平、吳冠穎及紅聲數位設計合作,其作品的物理造型發想自臺中眷村的天際線與巷弄,觀眾在進入作品的同時,將可利用手持裝置在5G技術所創建的擴增實境(AR)中,自由穿梭在「現實」與「虛擬」的迷宮之間。虛擬迷宮與現實殘留的斜平錯落巷弄互相瓦解、顯現並依附共存,人類在迷宮中像是被網路附身的載體,在裝置螢幕中的光點即是觀眾的意識與動作在虛實間交替與遊走。
金啟平、吳冠穎、紅聲數位設計,〈迷宮幻遊〉,2021,木作、鐵件、PC中空板、LED、電腦動畫與特效、數位音場設計、AR擴增實境、觀看用手持式智慧型裝置,7m(寬)×7m(高)×2m(深)。圖/國美館提供。
互動說明(共三種):
穿梭在眷村長大的我們,生活世界就像穿梭在迷宮來去一樣有趣,總是能從轉角的發現中獲得幸福,新時代與舊時代的遊玩方式是種對比,建築空間的遊玩方式 v.s. 數位的遊玩方式。
1.玩法一:使用自己的智慧型裝置讀取QR code,點開連結影片,從指定出發點開始隨著影片內容在迷宮中觀看遊走
2.玩法二:租借官方iPad,使用 5G AR 技術在實體迷宮及虛擬中遊走,時而佇立,時而移動。
3.玩法三:保留意識,在實體迷宮中遊走,享受巷弄,尋找美麗的燈光與角度,拍照留下自己的光影創作。
關於藝術家
金啟平與吳冠穎從2009年開始合作,早期以動態機械生物裝置為主,2011年在創作中結合沈浸式空間投影的表現方式,獲得2014年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的肯定,同時也開啟參數式映像創作,2015-2017年與表演藝術團隊合作科技跨界數位多媒體劇場演出,2016-2019年與紅聲數位設計團隊合作,製作互動燈光展演裝置在高雄夢時代及臺灣燈會展出,屢創佳績。
展覽資訊
戶外展覽:𝟐𝟎𝟐𝟏.𝟏𝟐.𝟐𝟓-𝟐𝟎𝟐𝟐.𝟐.𝟐𝟖 𝟏𝟕:𝟎𝟎 -𝟐𝟐:𝟎𝟎 (除夕及初一照常開放)
室內展覽:𝟐𝟎𝟐𝟐.𝟐.𝟐𝟓-𝟐𝟎𝟐𝟐.𝟑.𝟐𝟎 𝟎𝟗:𝟎𝟎 -𝟏𝟕:𝟎𝟎 (星期一休館)
「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主視覺。圖 / 國美館提供。
▌延伸閱讀 : 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專題報導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策展」概念規劃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打造成色彩斑斕、細節豐富的立體書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跨越國際,盛大展出世界各國名家作品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南島國際美術獎作品文化觀察紀錄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找到你的路 — 尋往「飛地」的旅程
臺灣藝術家安聖惠、張徐展受邀參加澳洲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導演蔡明亮回顧展同場展出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11-15|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022
2024年亞洲藝術雙年展「所有令人屏息的」:策展命題、首波新作計畫與第一階段藝術家名單公布
2024-08-01|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99
第二十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國際投件踴躍,揭示版畫在當代文化中的新篇章
2024-07-29|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41
等待、陪伴微希望「光‧舞弄‧影—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2022-02-10|撰文者:文/劉亮延(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程助理教授)3511
打造虛實舞台的策展策略 -2022 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 - 光‧舞弄‧影
2022-02-07|撰文者:曾鈺涓(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教授/台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4863
國美館「2024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盛大展開 推出期間限定活動,呈現科技及數位藝術多元創作樣貌
2024-03-26|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