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倫敦白教堂美術館春季特展 展出李元佳與謝德慶工作室創作與檔案
2022-03-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駐英國台北代表處將與東倫敦知名的藝術機構「白教堂美術館」(Whitechapel Gallery)合作,在該館2月24日至6月5日的春季特展《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A Century of Artist’s Studio 1920-2020)中,推介李元佳及謝德慶兩名藝術家,透過複刻工作室,呈現藝術家創作的概念,與來自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中東、澳洲等地的經典藏品,共同勾勒過往一百年藝術家與工作室緊密且多樣的依存關係。
白教堂美術館春季特展《藝術家工作室百年回首1920-2020》(A Century of Artist’s Studio 1920-2020)主視覺 Kerry James Marshall 作品〈Untitled (Painter)〉,2008,Acrylic on PVC panel in artist’s frame,73 x 62.9 cm。Collection of Charlotte and Herbert S. Wagner III。© Kerry James Marshall. Courtesy of the artist, David Zwirner London and Jack Shainman Gallery, New York. Photo: Steve Briggs.
特展以工作室的公共性及私人紀錄兩大面向鋪陳,透過空間再現、相關文件、動態影像及作品,既反映藝術家的創作空間如何隨現代化過程,受到社會資本分配的影響,更彰顯不同型態的工作室如何激發藝術家的無限可能。
白教堂美術館通過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圖像創作者的作品,對工作室進行了 100 年的調查。無論是廢棄的工廠、閣樓還是廚房的桌子,都是藝術家的工作室。這個時代的偉大藝術,都是在這裡構思和創造的。在這個多媒體展覽中,這些創造力熔爐的廣泛可能性和意義成為中心舞台,現代工作室周圍的新藝術史通過未得到認可的藝術家與西方藝術史上著名人物的驚人並置而出現。
展覽匯集了來自非洲、大洋洲、南亞、中國、歐洲、日本、中東、北美和南美的80多位藝術家和團體的100多件作品。他們的範圍從弗朗西斯·培根、路易絲·布爾喬亞、巴勃羅·畢加索、埃貢·席勒和安迪·沃霍爾等現代偶像,到瓦利德·貝什蒂、麗莎·布萊斯和克里·詹姆斯·馬歇爾等當代人物。
展覽包括將工作室描繪成藝術品的繪畫、雕塑、裝置和電影,並展示了世界知名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對藝術家工作室的記錄。一系列「工作室角落」也重現了創作偉大藝術的實際環境。
白教堂美術館。圖/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提供
李元佳做為展覽中的藝術家之一,館方將以他在1972至1982年之間於英國設立的「李元佳美術館」(LYC Museum & Art Gallery)為介紹重點。李元佳是臺灣抽象畫、觀念藝術的開拓者之一,他於60年代赴歐發展,在英度過餘生。在北英格蘭鄉間以農舍改建、由他以自己為名並且經營的美術館, 舉辦過200多場展覽、展出30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開放鄰近居民加入及參與創作。展覽將展示美術館模型,以此呈現藝術家的工作空間因為社區情誼與集體投入,被轉化為滋養藝文及社區發展的基地。
李元佳於李元佳美術館前合影。圖/李元佳基金會提供
謝德慶則將以「一年行為演出」作品參展,這項作品由藝術家在1978至1986年間,各以一年為演出時間,陸續完成5件。他以自己的「生命過程」為內容,歷經時間流轉,轉化為藝術創作。此次將展出1980至1981年的作品《打卡》,現場播放謝德慶為自己在這一年中每小時定點打卡的紀錄影片。策展團隊說明,謝德慶的創作空間蘊藏於自己的生命中,與一般容易想見的實體工作室相較,是另一種抽象存在的創作孕育體。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陳斌全組長表示,白教堂美術館與其所在的位置,在藝術圈具指標意義,非常高興能有此次合作的機會,文化部今年也支持該館另一項特展的策展人赴臺進行田野調查研究計畫,以協助策展人實地瞭解更多臺灣的視覺藝術創作。他樂見這一連串合作能在未來,促成更多臺灣作品被該館選入;未來也會針對該館的強項之一藝術家錄像創作,發展更多的合作機會。
謝德慶〈一年表演1980-1981〉。圖/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關於「新實驗」與藝術狀態的長期實踐,爍樂畫廊(gdm)歷經50周年進駐台北,首檔隆重呈現吳季璁個展《氰山映月》
「勇於傾聽與回應的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25正式開館,空間與展覽規劃先行釋出!
丹麥國家美術館迎來規模最完整的米開朗基羅大展,透過尖端3D列印技術 呈現多件文藝復興大師的經典作品
洛杉磯野火肆虐:多處文化地標付之一炬,藝文場所全面緊急關閉
2025全球藝術展覽看些什麼?從大型個展、藝術祭到地方雙年展,推介十檔精選好展
編輯部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 本地畫廊與國際展商齊聚,激盪當代藝術新視域
2024年國際藝術拍賣市場回顧:總體市場成績下降,卻有更多買家進場?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第七屆「ONE ART Taipei 2025」圓滿落幕,家居購藏風潮興起,眾畫廊展銷售佳績!
一生書寫臺灣山川靈韻:臺灣藝術巨擘林惺嶽辭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0 首屆 WHAAAAAT’S STUDIO OPENING 以嶄新藝博會型態 看見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
2020-01-17|撰文者:林侑澂11093
【聊聊工作室】打造私人專屬太空艙 李承亮的移動生活況味
2018-04-30|撰文者:陳乃慈20212
藝術收藏也要反貪腐?專訪知名收藏家劉銘浩先生
2018-05-30|撰文者:詔藝32348
立法院裁減文化經費:文化部預算削減衝擊視覺藝術,畫廊協會、視盟呼籲應審慎處理
2025-01-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78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 橫山書法藝術館 初三到初五,「藝」家瑞氣迎新春 ,「藝」起開運過好年!
2025-01-1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67
「歷史的結舌」托瑪斯.德曼在臺首次大型回顧展,透過雕塑與攝影對現實產生的詰問
2025-01-1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