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撰文者:得藝美術館
得藝美術館自成立以來致力於經營國內外優秀且獨具個人特色之當代藝術家,本檔春季聯展,結合台灣留日、在地深造與中國當代之六位藝術家,在全球反覆動盪的疫情洗禮下,將內心希望世界更美好的祈願與祝福,透過畫布帶給觀者溫暖而光明的力量。
古雅仁,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碩士。在藝術家心中,花卉不再是花卉,而是美麗的模特兒, 筆下的花朵,就像是一幅幅的肖像畫。古雅仁細膩地觀察與感受著物與我的關係,從不同花卉的氣韻姿 態,表現出內心的情感和獨特的個性,構築出一個讓人凝視、靜止的美麗橋樑,讓觀賞者去享受生命中 的真善美。
古雅仁《琴瑟和鳴》油畫,116.5x72.5cm。圖/得藝美術館提供
劉韋岑,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擅用油畫表現植物的倒影,對細膩的光影變化觀察入微。畫面 多呈現氣質出眾而神祕的藍色。凝望著天空、觀察著各種植物,突然發現,植物的倒影雖不起眼卻有著 豐富多變的色彩,是那麼的璀璨奪目,在畫布中搖身一變成為了主角!
劉韋岑《鏡影-碧冬茄1》油彩錫箔,72.5x53cm,2020。圖/得藝美術館提供
劉漢文,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擅於利用壓克力、金屬漆等複合媒材創作。曾遊學西班牙五年,跳脫學院派的藩籬,用其獨特的技法刻畫出栩栩如生的動物和人物,並強烈展現出不同動物身上的精神和力量。 近期發表新系列作品-鋼彈機器人,藉由不同角色人物的愛與勇氣,傳遞給觀者滿滿的正能量。
劉漢文《愛天使》複合媒材,100x90cm,2022。圖/得藝美術館提供
廖美蘭,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畫博士,喜愛從生活周遭的美好事物取材,如細膩優雅的花卉擬景、 溫柔可愛的動物刻畫,以及心中嚮往的美好家園,也擅長刻畫白髮蒼顏的老人,透過細膩的筆墨色彩, 傳達出令人動容陶醉的幸福樂章。
高小云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專業,長年培養出所謂「刀法」的抽象技法,讓氣於畫布上運轉,他堆 疊油畫顏料,將畫面的厚實肌理與水鄉的意象結合,每一筆每一刀的釋放,剛柔並濟、輕重分明、冷暖 交融,恰到好處!畫中的留白抒發著廣大無垠的胸襟,是一種內在的自我追尋與寧靜致遠的精神體悟。
高小云《和風朗月之一》布面油彩,120X60cm,2020。圖/得藝美術館提供
「土塑燒」是余連春所創造的名詞。他用十多年的時間研究獨特的燒製祕法,得以將土塑作品原件保留 下來,並致力將土塑燒發揚光大!余連春創造獨特的「速塑」技法,快速精準的掌握住人體動態下的構 造,藉由手的揉捏推拉,使其作品充滿溫度和張力,有著俐落而樸實的現代感。透過土溫暖的質地與況 味,將心中所要傳達的思想和情感呈現在作品上。在動物的造型上,也發想出令人玩味的姿態。
余連春《風的記憶》Terracotta、鐵,23x37x42cm,2007.2019。圖/得藝美術館提供
展期|2022-03-29 ~ 2022-05-29
地點|得藝美術館
展覽藝術家|古雅仁、劉韋岑、劉漢文、廖美蘭、高小云、余連春
熱門新聞
1
歷史與神話的拆解重組,宜蘭美術館「錯置的視界—林正仁雕塑展」,再思傳統與當代的關係
ART TAICHUNG 2025:在當代藝術的對話中,看見台中的文化跨界交流,精選十二件作品引領探索
文化節點的轉譯:ART TAICHUNG 2025 從藝術應用到城市共構的平台實踐
全手工的舞蹈史——《從指尖開始》
金車文藝中心「2026金車美展徵件」起跑!開放平面、立體與跨域創作投稿,7月31日前完成線上報名!
暑期強檔!桃園市立美術館首度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特展邀請親子觀眾想像環境永續的新世界
2025「堤頂之星2.0」入選展「合作與和做」:以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合作為起點,重新探問展覽製作的可能性
臺灣館登場首屆烏蘭巴托雙年展:以「島嶼記憶」為題,暸望科技發展中不被科技邏輯規訓的碎片
臺南市美術館「福爾摩沙時代-臺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探論臺灣美術、社會現代化進程與世界的互為關係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 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向世界閃現臺灣文化的混融光暈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藝博會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及台北藝術週 公佈主題及展會參展名單 締造當代藝術多元包容生態
2025-07-14|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