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1|撰文者:王士源
今年,東和鋼鐵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合作的「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專案」邁入第3年,邀請韓國知名雕塑家成東勳(Dong-Hun Sung)、台灣雕塑家宋璽德進駐東和鋼鐵苗栗廠3個月,展開一場雕塑與鋼鐵的對話。
鋼鐵與火交鋒 宋璽德舞動能量
「鐵應該算是金屬裡面的母親,它可以繁衍很多合金」藝術家宋璽德說明,這次的創作經驗,讓他感受到鋼鐵創作裡龐大的能量;在切割鋼鐵時,高溫穿透鋼鐵,鐵水在厚鋼裡流竄、爆裂,噴出3至4公尺高的火花展現巨大的能量,然後化成鐵水像岩漿般緩緩流淌時,卻像流水般沉靜。
在過去宋璽德的作品裡,他常關注於雕塑與生活裡「能量」的互動和趣味性,像是「動力」、「風力」、「水力」、「磁力」、「光」所創造出的機動藝術。此次,宋璽德則把焦點置於「火」的原始能量,運用鋼鐵切割時受高溫火吻、急速熔解穿透的痕跡,來創作出如詩如畫的山水雕塑。
此外,宋璽德也補充道,看著作品的鋼鐵紋路,也讓他思考地表的形成,其實也是熔岩從地球核心經火山爆發後,才造就出現在的礁石陸地。而巨大的工業能量,最後卻產生出詩意的自然山水雕塑,更深刻對人們提出自然與工業間的矛盾窘境。
拼組熔鐵地金 成東勳讓殘渣再生
韓國雕塑家成東勳,早在2011年就造訪過東和鋼鐵廠。他在那時看到熔鐵剩餘殘渣的碎塊(地金)時,便被地金的原始面貌吸引,想拿來作創作材料。但地金材質不易切割,也不易熔解,當時相關人員並不建議選擇用地金來創作,不過經成東勳2至3年的嘗試,他找到了駕馭地金的方法。
在這次東鋼藝術家駐廠創作時,成東勳選擇地金來作為創作材料。成東勳也表示,地金的材質真的很難駕馭,他很常跟著地金「一起痛哭」。
「痛哭」正是成東勳30年來創作的主軸。在成東勳80年代後半,便一直試著透過作品來傳達對世界的痛苦譏諷,用藝術來痛哭,並在痛哭的過程裡不斷反思、反問,最後誕生出粗曠又狂氣的藝術新生命。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現代藝術2023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創會週年,首屆會員年度大會於萬豪集團-台中李方艾美酒店盛大舉行
2023-01-09|撰文者: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