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藝文跨界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王心心吟唱-長恨歌》| 王心心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心心南管樂坊王心心長恨歌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2-05-19|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謝鎮逸

▐ 藝術家:心心南管樂坊
▐ 入圍作品:《王心心吟唱-長恨歌》
編曲/演出 王心心|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有限公司)
《長恨歌》本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經典鉅作,以四段結構鋪述唐明皇與楊貴妃倆人的烽火之情,全詩幻想與寫實交織,情感百轉千迴。從華麗、歡樂的美好盛世景象,急轉直下至國難當前、貴妃喪亡;唐明皇重訪舊地觸景傷情之餘,遂請道士遁入靈界為愛妃招魂。 
在林懷民的鼓勵及指導下,心心南管樂坊創辦人王心心自2006年《琵琶行》,開啟「一人南管」的嘗試,2021年再次挑戰白居易長歌作品,本次《長恨歌》可謂再創高峰。演出上半場為傳統南管名曲《輕輕行》,以十三種曲牌貫串四十二指套之標題名而成的集錦之作,素被南管中人視為中滾十三腔之首,王心心以其獨特的轉腔氣韻,在如泣如訴之間留白吟哦,唱來遊刃有餘。再對照下半場的新編《長恨歌》,脫離南管曲牌的套裝程式,轉化成心心自己吟唸唱彈的表達,讓觀眾完全能體會出上下半場傳統與現代的創新跨度。

林懷民老師對心心的「刪去法」與「即興」訓練

傳統形式的南管,以「上四管」樂器伴奏(琵琶、洞簫、二弦及三弦),加中座歌者兼拍板;一人獨唱非常見的正統規格。《琵琶行》時,林懷民以「一個人的劇場」為概念要她獨自上台,負責編曲的王心心以南管曲牌應詞,寫來如行雲流水,成為她一生的經典作品。然而,今次的《長恨歌》只有更難;林老師從一開始就告訴王心心,這一次要做的是「不只是南管」的創新,心裡要有準備。 
他邀請好友賴德和來擔任音樂指導,完全不讓王心心用南管的曲牌去思考,更不准她「做好功課才來」,反而強制要求對著詩詞直接即興演唱。這對一生、一身都是南管的王心心而言,丟掉曲牌彷若失去重心,排練起來又急又慌。林老師向她保證「就算你燒成灰,唱出來也都還是南管」。縱使資深如她,也不免被急得慌了。在不斷不斷被林懷民老師的「刪去法」後,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把自己投放到遠離舒適區的新邊疆,探索南管的新境界。既然勢必尋求突破,最後也唯有豁出去了。 
不從曲牌著手,老師們反倒給她聽了很多南管以外的音樂;鋼琴曲、小提琴、協奏曲、交響樂等,試著讓深厚的底蘊去觸類旁通。此外,林老師在排練時會一直說著各種故事,嘗試以不同敘事協助她代入詮釋的觀點。平常唱南管總是講究聲音完美無瑕,但這次得學習如何放下執念,轉而思索以一個說書人的位置,怎麼去訴說著悲情與慨嘆,卻又要維持著後設的敘事角度。
《長恨歌》的篇章起伏,高潮更迭借由吟唱、眼神、絃起、絃落等具現在舞台上,這是一個交織著文學理解、心理厚度、美學設計與音樂表達的體力活兒,所以林老師最常要求心心的功課便是保持每日的運動以維持身體動能,以及清明的精神狀態。
時間一長,王心心能慢慢感受到一個人在台上表演時的諸多體會。沒有其他樂器的伴奏下,更多聲音的細節呼之欲出,尤其細微的舉動更能跟觀眾產生呼應,這都是演出當下得以跟觀眾達到互動的方式之一。林懷民認為,心心對聲音的掌控,和人生的歷練己臻成熟,「她是一個完美的樂器。」他說:這一回,王心心的吟、說、唱、彈, 起造了一座讓人戰慄、低迴的長生殿。」訪談中,她也很感謝製作人盧健英,永不放棄地總是在背後想盡各種辦法推她一把。

南管傳統的創新與突破 

對出身福建泉州南管世家的王心心來說,當然深諳南管傳統的演唱標準與嚴格規律;而這次《長恨歌》最大的創新,來自於聲音質地與身體動態的表現。琵琶彈奏在南管中是非常嚴謹的,連一下都不能多、不能少,完全得按照琵琶的「骨架」去彈奏。王心心今次在創作上為琵琶融入了多種不同的彈奏方式,這對傳統南管人而言肯定是無法接受的。 
其實來到當代,南管也有很多創作是在求新、求變。王心心相信「傳統」一路走來一定也是經由不斷的創作,而靜待時間一長,能傳承、流傳下來的,就會變成是一種新的傳統。對她而言,「創作」即是思考如何讓傳統南管跟現代作結合,也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本文轉載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藝術獎訪談 https://www.taishinart.org.tw/art-award-year-detail/2021/597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心心南管樂坊王心心長恨歌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REACTIONS
喜愛

2

好美

0

0

0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7/2週六下午2點 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2022-07-01|撰文者:台新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