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撰文者:臺南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說到鬼,你的腦中浮現的是什麼呢?民間故事裡的林投姐、虎姑婆?經典電影裡的殭屍或紅衣小女孩?還是日本從電視中爬出來的貞子或動漫鬼太郎?抑或是泰國的厲鬼幽魂娜娜?今年七月,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都能看見,挑戰你的膽大因子與視覺神經!
未進展間即可在廊道看到藝術家蔡佳葳的作品《香環咒》。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顏忠賢老師的作品《地獄變相》作為展覽入口,相當吸睛。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臺史博典藏之《十殿圖地獄掛軸》,因受邀展出特地排入修復期程,使之首度公開亮相。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不論是城市或校園的鬼魅傳說,還是人們口耳相傳的鬼怪禁忌,鬼神文化無時無刻不充斥於我們的生活。在疫情之下,人們更直接地面對生與死的巨大衝擊,在當代開放多元的社會,有更多的空間能探討這個議題。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aris)與臺南市美術館共同策劃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覽,不僅是討論幽魂地獄的因果善惡循環、人性慾望,也是對於人類未知的恐懼的想像與文化研究。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於2018年推出「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由該館亞洲文明部策展人朱利安.盧梭(Julien Rousseau)策劃,從傳統文物及作品延伸至最新的流行文化,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數個世紀以來亞洲對於鬼的恐懼與想像,展出的許多作品都將挑起觀眾恐懼的敏感神經。除呈現日本、泰國與中國的傳奇鬼怪和地獄觀念外,本次巡迴到臺灣,由南美館展覽團隊規劃,也加入了臺灣藝術家作品,增添本展的臺灣文化角度。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對於亞洲的鬼怪文化有諸多探討,此為日本展區。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從江戶時期到流行文化,在日本,都受鬼怪文化影響。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展場內也可看到日本經典的天狗、河童等妖怪面具。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泰國展區可以看到繪畫作品,經典的飛頭女鬼可拉蘇以及許多鬼片電影海報。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臺灣展出的作品脈絡,對應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的展覽故事線,有臺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及在地鬼怪的電影海報,邀請藝術家林羿綺、侯春廷、姚瑞中、張季雅、梁廷毓、陳云、黃千倫、蔡佳葳、顏忠賢參與展出。值得一提的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之《十殿圖地獄掛軸》,因受邀展出,臺史博特地排入修復期程,讓這組作品能夠於本次展覽首度公開亮相。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為國際性博物館,在法國境內,與羅浮宮、奧賽美術館與龐畢度藝術中心合稱為四大博物館。臺南市美術館成立短短三年,即有機會與國際館舍合作,起因於文化部李連權常務次長於兩年前與凱布朗利博物館展覽出版暨發展部副總監鍾志佳(Fred Chih-Chia Chung)一起參訪南美館後,李次長提出:「華人傳統對於死亡是忌諱的,但「生死」議題可說是人類的終極關懷。」認為有著「眾神之都」美譽的臺南,最適合展出這個特展。於是,南美館團隊也積極在原本法國策展人策劃的展覽之上,加入臺灣藝術觀點,拉出臺法之間交流的情誼,期待未來將臺灣作品巡迴至其它國家的可能性。在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的支持,以及蕭宗煌與李連權兩位次長的傾心協助之下,南美館得以秉持作為城市文化櫥窗的角色,持續跨國館際合作,舉辦國際性大展,進行更多藝術文化交流,讓臺南與國際產生更緊密的藝術連動關係。
展覽中也可以看見泰國一燈泡廣告以泰國知名鬼怪意象作為創意,輕鬆詼諧。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展覽除有許多影像紀錄及片段外,也有幾位藝術家的影像作品,此為梁廷毓的《斷頭之河》。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臺灣藝術家陳云作品《好久不見(系列㇐) 》。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展間中另外一件非常吸睛的作品來自藝術家侯春廷的《傳遞》,乍看薄如紙張的金紙,其實係以陶瓷製作而成。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將於6月25日開展,今(24日)在南美館盛大舉辦開幕記者會,開場表演也邀請到南應大音樂系與舞蹈系帶來精彩演出,透過豎琴的美音以及舞者的演繹,詮釋永續的生命與靈魂、因緣的輪迴。「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將在臺南市美術館2館2樓展出至10月16日,平日與週日開館營運至傍晚六點,週六營業至晚間九點鐘,歡迎民眾前往觀賞,想挑戰自己膽量的民眾,也可嘗試週六晚間前往,感受未知恐懼帶給身體的感官刺激!
記者會在眾多貴賓大合照後順利結束。圖/台南市美術館提供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
展期:2022年6月25日至10月16日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2館 展覽室E、F、G、H
展覽連結:https://www.tnam.museum/exhibition/detail/332
指導單位:文化部、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臺南市美術館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贊助單位:藍天驛站商務旅館、千如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省台南市台灣首廟天壇
特別感謝:法國在臺協會、學甲慈濟宮、台南富華大飯店
REACTIONS
2
3
3
4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2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