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特展藝文跨界

​​2022 臺北白晝之夜「士林大戲院」10月1日登場!四大展區結合三大體驗模式,輕鬆安排白晝之夜參觀行程!

白晝之夜士林大戲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市文化局Welcome to the Grand Shilin Theater

2022-09-15|撰文者:臺北市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源自法國的城市夜間藝術節「白晝之夜」以跨夜舉辦、公眾場域、自由參加為號召,期待以藝術喚醒民眾的城市空間自主權,臺北市也自2016年起加入響應行列。今年臺北白晝之夜以「士林大戲院」為主題,10月1日傍晚6時起在士林地區正式啟動,邀請60組藝術家共襄盛舉,創作類型橫跨藝術裝置、影像、光電、音樂、戲劇、舞蹈等多元領域。活動共分為四大展區,並首創結合實體展區和線上體驗活動,創造三大白晝之夜獨特體驗模式,邀請民眾夜晚時分一同走上士林街頭,連續12小時感受臺北藝術魅力!
臺北白晝之夜「士林大戲院」主視覺。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作品Still (Life) in Taipei。

對於年度主題「士林大戲院Welcome to the Grand Shilin Theater」,藝術總監林昆穎說明,「我們希望透過士林大戲院這主題,喚起我們在戲院看電影,那種沉浸其中、高度參與的體驗。今年有特別多邀請民眾互動的作品,透過民眾參與改變作品樣貌,跟著作品一起移動、變化、成長、共創,每個人都是藝術的一份子。」他進一步表示,今年首度提出採線上+線下雙軌嶄新玩法,獨創實體路徑、遠端參與、現場連線三種體驗模式,虛擬與真實世界交構,帶來虛實整合的獨特吸引力。
2022臺北白晝之夜起跑記者會來賓合影。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士林大戲院」四大展區 藝術裝置和表演沉浸體驗在地故事

今年臺北白晝之夜共劃分四大展區,各展區共有20件藝術作品、66場表演節目和9場放映及活動,藝術作品結合在地文化故事,藝術亮點不間斷。
四大展區。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展區1: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區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展區將以RGB色彩染亮最具代表性的球劇場建築,同時捷運地下連通道與地面廣場也將設置藝術作品和精彩表演,點亮士林最新藝術重鎮。
展區2:士林夜市展區
士林夜市展區則由西班牙匿名藝術團體「Luzinterruptus」帶來作品《空白扉頁》,以「光」為原始材料,邀請民眾寫下各種感受和思緒,形成士林圓環的記憶光牆。
Luzinterruptus_攝影師Melisa Hernández。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展區3:士林官邸公園展區
士林官邸公園展區的作品《漁光》則由藝術家邱承宏以工業吊車及水晶燈構成,結合公園夜裡的蟲鳴鳥叫,保留自然與人工相互交織而成的精神場所。
作品漁光_照片由都市藝術工作室提供。
展區4: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展區
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展區內除了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及臺北市兒童新樂園都響應白晝之夜,延長營運到凌晨12點外,科教館還將化身大人系的實驗室,推出法國DJ迪文斯「科學大舞廳」,以及多檔深度導覽和實作工作坊,讓觀眾感受披上夜間神秘面紗的科教館。
作品參觀回路沉浸式互動體驗_照片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作品參觀回路沉浸式互動體驗_照片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白晝之夜首創虛實整合三大玩法 官網幫你規劃專屬參觀行程表

臺北白晝之夜去年因疫情而首度轉為全線上體驗,一夜限定的體驗情境備受好評,今年更推出現場體驗、線上體驗和現場X線上等三大體驗模式。
體驗的三種方式。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體驗模式1:現場體驗

帶領民眾親臨士林四大展區,漫遊在一夜限定的藝術世界中,還可現場與藝術作品交織互動,以感官沉浸在白晝之夜的獨特體驗中。
體驗模式2:線上體驗
無法到現場的觀眾可以選擇在白晝之夜網站線上群聚,體驗「晝夜站長」、「白晝百草圖」、「白晝夜夜談」等網站企劃,讓你線上收看精彩活動零時差。
體驗模式3:現場X線上體驗
邀請民眾走入活動現場,同時加入白晝之夜LINE官方帳號,透過LINE Beacon即時智慧推播任務引導,讓每件作品觸動一則任務,帶你探索士林新舊交融的場域魅力,只要完成個人與群體的遊歷任務,就能與眾人一同累積積分,完成「眾願太陽」作品,讓民眾參與共創成為本屆亮點! 
而歷年來臺北白晝之夜精彩的活動內容總讓觀眾目不暇給,官網今年也特別推出「我的行程」功能,只要點選收藏最愛的藝術作品,官網就會自動排列清楚的時間軸線,方便觀眾規劃最佳觀展行程,創造最適合你的逛展方式,漫遊展區之中,精彩藝術作品不錯過!
藝術家畸零地工作室_作品古蹟燒。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藝術家Julien Nonnon作品-城市旅遊。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遊走式表演藝術驚喜出現展區 水果之王法咪咪巡禮士林街頭

今年白晝之夜展區除了精彩的視覺及表演藝術作品外,也規劃驚喜遊走式藝術活動,讓雜技、街頭塗鴉、搖擺舞蹈等快閃表演藝術穿梭在街頭巷尾,與展區觀眾驚喜互動,使觀眾成為表演作品的一部分!同時連續數屆參與白晝之夜的虛擬網紅法咪咪也將重磅回歸,活動當天他將穿著鮮豔衣裝亮相,帶著新創立的「水果之王 King of Fruits」品牌,跟著複合式移動舞台車從士林夜市出發,一路巡禮臺北科學藝術園區,移動舞台車既是大型水果攤,也是Giloo夜夢電影院,車體移動到定點開始放映《金牌吃貨的美食聖經》,映後還有《台灣通勤第一品牌》開講跟素人大胃王快食挑戰賽,讓流動舞台呼應夜市流動經濟本質。
藝術家法咪咪,照片由Thorny Media提供。
藝術家Mess-age_照片由Missn Jero Faso提供。
作品夢行_攝影陳尚亨。

限量白晝消費券帶你逛夜市 各界品牌響應白晝之夜推出限定方案

本次臺北白晝之夜規劃連續12小時精彩藝文活動不停歇,也與各界品牌串連合作,推出白晝專屬限定方案:今年白晝之夜推出限量白晝消費券,10月1日16時起至10月2日6時止,民眾只要在四大展區服務站掃描QR code,即可兌換限量白晝消費券,持券可到士林夜市內的超過250家合作商家使用消費,使用期限到10月10日為止;台灣行動車創業發展協會響應本次活動,於兒童新樂園推出胖卡餐車市集;國立故宮博物院也響應延長開放故宮正館到晚上9點;以精湛工藝著稱的義大利超跑品牌Lamborghini也首次參與藝術活動,將在10月1日白晝之夜公布驚喜彩蛋!
 自9月22日起,LINE熱點將會集結士林在地好吃好玩推薦店家和優惠活動,亦特別包含配合白晝之夜活動的北市旅宿優惠資訊。外縣市民眾可前往LINE熱點頁面或白晝之夜社群平台查詢住房優惠專案,白晝之夜當天可以超優惠價格入住台北圓山大飯店,並贈送限量白晝之夜口罩;鄰近士林官邸公園的台北士林萬麗酒店除了推出白晝之夜住房專案,入夜氛圍迷人的R Bar推出「白天也懂夜的黑」咖啡通寧特調及暢飲活動,一起響應臺北白晝之夜,更多活動訊息請鎖定臺北白晝之夜臉書專頁[連結]和官方網站[連結],更多臺北市文化活動請追蹤文化局臉書專頁[連結]
藝術家深夜放電所。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藝術家嚎哮排演,攝影師劉璧慈。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毀容姐妹會。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銘傳大學建築研究所。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不分區「游走式」表演,跟著藝術家走透透

目前臺灣唯一隸屬於官方的專業雜技表演團體「臺灣特技團」,將在約直徑四米高的球體中展現一連串超高特技技巧,外觀與北藝中心建築球體相互應,結合LED亮點穿戴裝置,民眾無論站在任何角度欣賞均有不同感受;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表演者組成的「大人管到底」不定時出沒在你身邊,整潔魔人將提醒你,夜市的乾淨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引出消費與環境議題;「演洋娛業」將在街頭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士林機智大搏鬥,喚醒六、七年級生的回憶;神出鬼沒的「Mess-age」揮灑空白牆面帶來流動式街頭塗鴉,如果你夠幸運巧遇現地創作,請別忘了駐足欣賞;零舞蹈基礎也能輕鬆上手的社交舞,跟著上百位穿著復古的可愛人們,一起優雅又帥氣的大跳搖擺舞,讓街頭成為 1920 年代復古大舞廳,「Swing Dance」今年預計號召千人dress code上街打破金氏世界紀錄,趕快一起加入!
臺灣特技團。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Swing Taiwan。圖 / 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2022 臺北白晝之夜「士林大戲院」

Welcome to the Grand Shilin Theater
時間:2022年10月1日(六)6 pm 至10月2日(日)6 am
地點:臺北市士林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士林夜市、士林官邸公園、臺北科學藝術園區)
交通:劍潭站 1 號出口或士林站 2 號出口
防疫說明:保護你我,防疫依舊,參與白晝之夜請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官方網站:https://nuitblanche.taipei
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uitBlancheTPE/
官方 I G :https://www.instagram.com/nuitblanchetaipei/
LINE官帳:@nb.taipei 或點選 ​​https://lin.ee/Xu3Ya1t

白晝之夜士林大戲院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市文化局Welcome to the Grand Shilin Theater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1

0

2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時事觀點

2023臺北白晝之夜 前進信義區「起義吧!」 精選亮點搶先公開

2023-09-18|撰文者:臺北市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550

焦點新聞

特展藝文跨界

松山文創園區響應白晝之夜 24小時開放 原創基地節首次推出星光場!

2023-09-15|撰文者: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松山文創園區/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