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撰文者:水彩類評審老師 黃進龍
2022新北市美展,近幾十年來臺灣的美術展覽風氣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穩定成長,除了藝術家的努力、政府單位的重視及私人企業的熱烈參與,使各式各樣的美術競賽展演活動更為繁榮且多元。私人企業投入大量的獎金辦展,動輒三十、四十萬獎金,對參賽者而言當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也間接對公辦展覽產生一些激勵,但這種競爭的態勢,表示大家對藝文活動的重視與關注,是良性的推進關係,企業單位本著深愛臺灣美麗家園的初衷,或秉持藝術創意乃是社會進步重要動力之概念,想用藝術打造臺灣新價值的想法,甚至提供百萬元以上的獎金,鼓勵藝術創作,這對從事藝術創作的年輕人來講是重要的支持形式,也是濃厚藝文社會的好現象。
透過藝術作品,我們可以了解藝術家的思想,或他們所關注的焦點與心緒的告白。茲就本次得獎的幾件作品為例,概略分述如下:
2019新冠疫情重創全世界,迄今不僅逝去六百多萬人,經濟與生活也全亂了套,曾經口罩、疫苗買不到,甚至缺70%酒精,酒精噴灑、清潔身上未知的病菌成為疫情爆發後日常面對病毒的準則,又似神父用聖水對前來祈福的信徒淨化他們的身心。〈心誠則淋〉(科技藝術第三名) 酒精宛如聖水,只要誠心相信、適時噴灑,就能保佑身體、安定心靈。
潘怡安-〈心誠則淋〉(科技藝術第三名)
這十幾年來臺灣的天空不易看見白雲藍天,常常是灰濛濛的一遍(片),或許要登上高海拔的山上才能看到天藍。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衝擊環境生態,不管污染的來源是臺灣當地或對岸飄來的霧霾,對我們生活產生很大影響。還好疫情之後,在臺灣看到藍天的機會增多了,或許沒有過度的工程開發,還給大地喘息的空間,但全球暖化的極端氣候異常,依然存在,今年九月太平洋颱風莫柏(Merbok)重創阿拉斯加,災情嚴重,想不到這高緯度的地方居然有颱風!大家對環保成效的不滿,憂慮糧食與水資源危機等問題,當然地球永續,我們才能〈共存〉(攝影第一名)。
陳崑森-〈共存〉(攝影第一名)
資訊社會的步調快速,人們在這樣的情境中也常常不知不覺地急促追趕,日夜為生計奔波的人,要學著為生活做減法,但在這情境中力求簡單或放慢步調都非易事,在簡單生活中,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體會生活負擔的釋放,感受〈生活純粹的美好〉(油畫第一名)。
洪俊銘-〈生活純粹的美好〉(油畫第一名)
生活的酸甜苦辣與點點滴滴,常常是藝術家喜歡抒發的內容。尤其年輕人,離鄉背井,剛出社會,在外易受到挫折或衝擊,陷入自我懷疑的痛苦,為揭開內在的心情而創作,〈評價的抽離〉(油畫第三名),回應與朋友之間的憂慮與紛擾,這也是年輕藝術家常常喜歡表現的題材。而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親人,雖然有不錯的親情,也可能受限於傳統觀念的箝制而溝通不良,〈Labor of Love〉(水彩第二名)「父子的互動好像鴻溝深不可測,但相互之間卻有著一條細線牽連著父子的關係。」
張家荣-〈Labor of Love〉(水彩第二名)
都市的商業廊道,器物商品雜多,摩登且絢麗,常令人眼花撩亂,藝術家創作有時候像宗教修煉般,用細筆描繪,耐心琢磨,逐一鋪陳,好似修行者的修煉的過程,「撫弄緩緩的時間,遞給昨日的你,與未來的你並肩陪伴。」面對一種超級複雜的題材,更能彰顯這種修煉的功夫必須下的很深,才能呈現〈擺廊〉(水彩第一名)的豐富視覺效果。
游雯珍-〈擺廊〉(水彩第一名)
在都會城市的更替中,也常出現一種憶舊的傷感題材,老舊的建物與破舊門,被幾支桿子堵住,好像被屋主廢棄許久,那〈再也敲不開的門〉(水彩第三名),述說著逝去的年代,曾經的輝煌與功能已經消逝。而單純營造視覺的感知、圖式的變化或材質的語彙,陳述對藝術家對生命哲學〈存在〉(版畫第一名)的辯證,也是常見視覺邏輯的表現形式。
金炫辰-〈存在〉(版畫第一名)
畫家不只是畫漂亮的畫,而是要畫生動的作品,也是對生活與環境的感悟與提問,豐富生命的厚度。新北市的美展已經邁入第34年,很不容易,算得上是臺灣美展的資深者之一!現在的臺灣社會有不錯的藝文風氣,藝術家的努力需要大家的支持,尤其是政府單位必須作為標竿與典範,帶頭前進,致力辦好美展就是對藝術家創作的激勵,增加市民朋友參與藝文活動的意願與機會,朝向充滿藝文且達禮的祥和社會。
REACTIONS
6
3
0
0
2
熱門新聞
1
帝圖2023十周年夏拍0924盛大登場,溥心畬山水六聯屏及張大千潑彩蜀中四天下重量領銜,古董珍玩聚焦盛唐八世紀三彩立馬
橫山書法藝術館2023書藝策展工作坊:從策展發掘多面向的書法
從繁複中見「眾生」之貌:吳士偉的墨韻筆意
凝聚全球原民文化,首屆「南島藝術三年展」公佈展覽主題、主視覺及策展人藝術家名單
超人類主義的狂歡還是禁錮 — 杜達.派耶瓦劇團《布魯斯瑪莉》
文化部「MIT新人推薦特區」暨原民會「原住民族藝術特區」 新銳藝術家十月份登臺北藝博舞台!
反映變動中的藝術界線-「書畫/CROSS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 2022年獲獎藝術家作品精選展」 詮釋創作路徑上的實驗精神
化約之外的圖庫:戴明德實踐於日常當下的藝術之景
「TAxT 2023桃園科技藝術節」隆重開展,集結17組國內外藝術家,詮釋科技與人心的關係!
「10:10」激昂的藝術十年,2023文博會中的藝術銀行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書畫/CROSS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 2022年獲獎藝術家作品精選展」展現當代書畫藝術新風貌
2023-09-01|撰文者:臺灣美術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