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陳威廷個展「彼岸」|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往何處去?
2024-10-15|撰文者:策展人 曾學彥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D'où venons-nous ? Que sommes-nous ? Où allons-nous ?)是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於1897年處在生命低谷之際完成的作品,為他遠走他鄉的創作生涯祭出總結。充滿象徵圖像的畫面揭示人類從古至今的詰問,也開啟象徵主義在藝術表現形式中的必要性。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本展精選陳威廷約莫十年間的創作,涵蓋從台灣到日本工作室的創作歷程。陳威廷持續朝向原生家庭與人際關係的根源探究,以詩文作為敘事文本,並構建虛擬角色作為引路者,將東方哲思與當代視覺風格融於一體。展題「彼岸PARAMITA」,PARAMITA(波羅蜜多)為佛教用詞,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超脫生死與輪迴),而「此岸」指的則是處於不斷輪迴的境地,將此二元對立的東方思想作為創作命題,藉此代入全人類共有的生命議題。若以個人的生命經驗來梳理,對陳威廷而言,「到彼岸」是嚮往心靈自由的目的地,創作則是解放思想的手段,往返家鄉與異鄉之間進行創作與發表,於是「此地」與「彼岸」成為離境的兩個端點。十年間的作品在展場中分為四部配置:此地(Here)、生相(Portraits)、彼岸(There)、書寫(Writing)。
《Finding Peace between Light and Dark》(2024). 圖 / 陳威廷提供
藝術家陳威廷。圖 / 陳威廷提供
「可愛」是童年心理的慰藉,也是無力抵抗的表徵。
「此地」與「生相」展示陳威廷前期創作的總結,大量使用卡漫風格的角色與物件組成畫面主體,其中不乏「可愛」的元素。動物行為學家洛倫茲(Konrad Lorenz)於1943 年提出「嬰兒圖式」(baby schema)理論, 「嬰兒圖式」泛指人類嬰兒和動物幼體的樣貌特徵,例如大頭圓臉、大大的眼睛,以及小鼻子和嘴巴等等。綜合以上條件的外貌特徵組合,能夠產生令人愉快的荷爾蒙,從而誘發人類產生照顧他們的欲望。《Our Childhood》(2014)、《Without Body》(2015)、《You'll see》(2019)無論是平面或是立體作品,可愛的角色總能激起觀者的惻隱之心。但在陳威廷作品當中的創作情節,更有童年時期未被滿足的心理情緒,以及纖弱稚嫩的生命個體,面對成人加諸其身的期待與操控,「必須成為某種樣子」形成某種深層的執念,隱藏在可愛的外貌當中。 2023年自東京藝術大學畢業,赴日前即擁有視覺藝術與中國文學學士學位。多年來致力發展文學與繪畫交融的視覺藝術,以扁平化的繪畫形式探討嚴肅的生命議題,大大造成視覺與訊息之間的違逆關係,將看來清新可人的角色,置於無以復加的憂傷之中,是心中永恆少年的控訴,也是悼念已逝的童真。
《Our Childhood》(2014). 圖 / 陳威廷提供
《Without Body》(2015). 圖 / 陳威廷提供
《You'll see》(2019). 圖 / 陳威廷提供
從此地搭船離境前往彼岸。
身為Y世代的創作者,在網路與動漫文化環境之下成長,動漫作品中的故事架構、場景與角色設定,便是主導觀者進入作者敘事邏輯的主要條件,而故事架構更有隱含現實與理想的成分。每則故事都會提出一個精神世界以及等待被解決的問題,故事情節的鋪陳進行,便是這個解決方案的演繹。從少年的「原型」出發,以少年的視角「回望」或「前瞻」成年後的人生境遇,無論是初次的經歷,抑或體驗到生命的無常,在畫作中設定象徵性的場景與物件,隱喻各個階段的心靈任務,以及通過任務之後所獲得的裝備。
《Manjusaka》(2022). 圖 / 陳威廷提供
《A Fool Chasing Balloon》(2024). 圖 / 陳威廷提供
《The illusive Moon》(2024).圖 / 陳威廷提供
《Manjusaka》(2022)、《Two Moons》(2024)、《That Place》(2024)、《A Fool Chasing Balloon》(2024)、《The illusive Moon》(2024),畫面構圖標示出二元對立的地理關係,此處與他處,以及將兩者分隔的海與水,暗示著時間軸裡的今與昔、物理世界中的存在與消逝,而海與水則是消弭對立的模糊地帶,經由水面的映照,可以自由穿梭於兩個端點之間。相似的概念也應用在扁平化的繪畫手法上,透過分割畫面取代傳統的透視方法,削弱空間感所帶來的想像限制,其中也隱含與過往切割斷離的寓意。《Falling and see yourself》(2022)、《There is an another me in the ocean》(2022)二元對立關係的畫面在此則寓意表象與內在的狀態,原來清晰可辨的角色也轉為非具象造形,水的意象在此處轉為消融與拆解的介質,使畫作趨近於抽象的精神表現,展現陳威廷開創獨有繪畫語彙的企圖心。
《Falling and see yourself》(2022). 圖 / 陳威廷提供
《There is an another me in the ocean》(2022). 圖 / 陳威廷提供
遊蕩在月光下,持蘋果的小熊。
繪畫、媒材研究與詩文創作同時並進,陳威廷的畫作多發生於一首詩甚或一段隨筆文字,文學養分與寫作的技巧如何融匯於一件作品,仍是其日後創作的研究重點,本展最後以書寫(Writing)為題,公開日常生活中的手稿、塗鴉、文字,如同佐證最後結果的文件與線索,引導觀者對照畫面中的紅色蘋果或白色球體,隨著畫中主角一步一步揭開最終的真相。
陳威廷日常生活中的手稿、塗鴉、文字。圖 / 陳威廷提供
展覽與活動資訊
彼岸 Paramita-陳威廷個展
日期:2024.11.9-2024.12.29
策展人:曾學彥
開幕式:2024.11.9(六)下午2時-3時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地下一樓《高雄實驗場》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贊助單位:公益財団法人東京都歴史文化財団 アーツカウンシル東京 [ スタートアップ助成 ]、聚和生醫、郭元益、沛美生醫
館址:804407 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電話: (07)5550331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30至下午5:30 (週一、除夕休館)
彼岸 Paramita-陳威廷衛星展
日期:2024.11.5(二)-2024.12.29(日)
地點:舊香居|台北市大安區龍泉街81號1樓
《彼岸》專刊發表暨藝術家座談會
主持人:吳卡密
與談人:陳威廷(藝術家)、陳晞(藝評人)
日期:2024/11/3(日)15:00-17:00
地點:舊香居|台北市大安區龍泉街81號1樓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跨越國際,盛大展出世界各國名家作品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走進「新說小百科」展覽 透過感官探索世界
從高美館到「雙館」治理:李玉玲新任亞大現代美術館、中醫大醫學美術館雙館長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地球的氣息」與「日常世界」開啟公共空間的感知重塑
以技藝傳記憶:「2024工藝之夢」巡展揭幕,看見匠心傳承與創新
「高價購買藝術品」與「肩負起社會責任」怎麼選?為何藝術品會引來救濟組織的評判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6威尼斯雙年展任命下屆藝術總監,首度由非裔女性策展人Koyo Kouoh主導
勤美術館開幕首展,日本nendo設計事務所領軍策畫!以五大展區、上百件設計經典和新作改寫生活輪廓,打造地景式美術館的專屬冒險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2024-11-1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2325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2024-12-10|撰文者:勤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888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2024-12-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玉善編輯整理186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走進「新說小百科」展覽 透過感官探索世界
2024-12-06|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27
第9屆公共藝術獎頒獎典禮:32件得獎計畫,展現公共藝術多元形式與社會融合
2024-12-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42
2026威尼斯雙年展任命下屆藝術總監,首度由非裔女性策展人Koyo Kouoh主導
2024-12-0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