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4|撰文者: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 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
當代藝術家江賢二上個月底(11月)在台東的個展以及限時開放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才剛圓滿閉幕,稍早他已馬不停蹄地與藝術園區建築師林友寒、去年跨界合作的時尚設計師周裕穎投入籌備「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該展昨日(12/22)於台中「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開幕。順天建設林丙申總經理、文化部李連權次長、台中市文化局長陳佳君局長,與美術館之友聯誼會劉如容會長皆到場祝賀。李連權表示,三位可說是「強、強、強」的結合,他代表文化部致上敬意。
開幕大合影。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這次展覽的主角「浪板」,源於「江賢二藝術園區」建造過程中,江賢二舊畫室的鐵皮浪板外牆拆除。陪伴了江賢二十幾年的浪板,有著日曬雨淋自然鏽蝕的時間痕跡,江賢二為之著迷。他撿回差一點要被丟棄的浪板,創作出全新作品〈火與冰 Perish II〉(亦為此次展覽「無名的繆思」主視覺)。江賢二還不過癮,「浪板」繼續成為這次聯展的繆思,三位創作者進行接力創作。
為什麼是浪板?江賢二喜歡浪板「單純的美,很簡單又有一種規律的詩意,一點都不誇張。」
江賢二以半透明浪板為材,透過點墨的方式創作出如海浪、夕陽般的美麗漸層。林友寒創造觀看的視角,從仰望到俯瞰到穿越,浪板畫面如台東的山峰與海平面的結合。周裕穎則將浪板裁剪成禮服,以鐵絲縫製,試圖以「硬」媒材去呈現「柔軟」的質地。他們以完全不同的觀點詮釋浪板,為江賢二的藝術做出美的、造型上、精神性的回應。
江賢二以半透明浪板為材,透過點墨的方式創作出如海浪、夕陽般的美麗漸層。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半透明浪板細節。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藝術家不只要創作美,更要發現美。」誠如江賢二的領會,聯展名稱的「繆思」是掌管藝術與科學的女神,代表激發靈感的人與事;「無名的」意指在主流之外,或許是未完成的、瑕疵的、廢棄的素材,是那些未被發掘的藝術潛能。這次展覽,除了三位的浪板新作,也有江賢二以清水模灌漿拆卸後的黑板模所創作的《金樽》系列新作、周裕穎於2021年台北時裝週與江賢二跨界合作的《旅人》系列,以及林友寒設計的「江賢二藝術園區」模型。
呼應「無名的繆思」,昨日的開幕座談以「Topography of the Waste 曠地誌」為題,邀請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前北美館館長林平與此次的創作者及策展人對談。「曠,這是很奇妙的字」,林平說,「它是荒廢、荒原的意思,但反而是靈感的溫床。」藝術創作、建築工地、服裝產業,其實都極度「浪費」,過程中產生許多瑕疵的、丟棄的材料,而這些不完美、「無用的」恰恰是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感興趣的,是出於惜物,也是因為在他們眼中,美俯拾皆是;透過他們的「術」轉化成「藝」,給予物品第二生命。好比周裕穎設計的「旅人:金樽/秋」,衣服上有一整排不能扣的扣子,如此不具功能性,林平模擬扣子説話:「我扣子本身就美!」,她接著說:「這個環境充滿了可愛的扣子美學,你可以是扣扣子的扣子,也可以是本身就只是扣子。」她形容展間的設計像是迂迴的路徑,三位的創作,有原初,現在,未來;有散亂,統整;在這小型精緻的展場裡全都呈現。
「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展場一隅。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周裕穎展出服裝設計作品。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這個有動有靜的活潑展場,出自於師生共同策展——林友寒和今年才從東海大學建築系畢業的劉和宣。她的加入,讓這不只是一場跨界合作,也是跨齡,橫跨超過五十歲,平等關係的共創。每一位創作者在過程中彼此交流激盪,是周裕穎理想中的跨界合作,「這不是跨界,我已是屬於這裡,因為已沒有『界』了。」而對林友寒來說,硬軟之間,曲線之間,如何將六、七十片浪板做出對台東海浪的想像,包括波光鱗鱗,「晚上睡覺都會醒來畫設計圖。」浪板呈現的方式令江賢二感到驚奇:「它是很大的詩,建築的詩,用這個方向去看,真的很美。」
「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展場一隅。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展場一隅。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後記] 座談會之前,與談人彼此交流時,討論到「浪費」。林友寒提到,在台灣,每人每年丟掉的垃圾量約達428公斤,身兼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主持建築師的他時常往返德國和台灣,每次上飛機前和後,最大的差別就是兩地的垃圾量。這次的展場,除了作品,工地使用過的鷹架、運送作品使用的氣泡布和棧板等包材、佈展用的釘子、切割道具後的剩材......策展人巧妙地讓它們融入展場,成為主角之一。丟掉的東西真的是沒用的嗎?「我蠻同情『不見』的東西」,林友寒說,「希望藉由這次的展覽,探討『浪費』在這個社會上的定義與價值。」而周裕穎想帶江賢二和林友寒到紡織工廠,看看有什麼廢料可以重生。用藝術的角度「重新詮釋」一般被視為不美的、廢棄的東西,是藝術家的責任,林平為「無名的繆思」下了絕佳的註腳。
「無名的繆思 INVISIBLE MUSE——江賢二+林友寒+周裕穎 跨界聯展」座談會。圖/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REACTIONS
0
0
0
1
0
熱門新聞
1
泰德美術館「Turner 250」6月來台!「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將於中正紀念堂盛大展出高達80件真跡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 VIP 預展直擊!看見南台灣獨有的藏家面貌,品味古今交會、東西薈萃的藝術能量
初春走進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感受當代藝術與古都文化的共鳴
富邦美術館推出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首次在台個展!更合作金曲歌后張清芳錄製語音導覽
【專題企劃】浪漫主義「光之畫家」透納冥誕 250 週年:從傳統風景畫到抽象化表現的演進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上):協作與合作的力量,奇美博物館的策展之道
全球當代藝術市場腳步放緩,藝術新秀崛起:Artprice《2024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摘要與評析
帝圖2025迎春拍0330盛大登場,寒舍主人舊藏明黃花梨羅漢床、與新加坡秋齋珍藏重量領銜
「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於史博館展出逾三百件作品,詮釋古今東西的文化傳承與精粹
北美館新展「黑潮:賴純純回顧展」 集結藝術家近五十年創作藝淬,盛綻生命之存在與變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演化出多面的藝術樣態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迌花弄春風 》2023林英玉/展
2023-06-01|撰文者:李竺恩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