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獲得首獎 巨大蹺蹺板上仰望一線天空 重喚因疫情框限的體感經驗
2023-01-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經兩階段評選,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途中》(Find your way out)脫穎而出,獲得首獎。本屆徵件著重於跨域形式的創作計畫,希冀以空間/環境實驗性的臨時建築提案,呈顯結構工法、媒介運用、美學表現的突破與實踐。本次獲獎團隊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以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所組成,多具有動力藝術、聲音或燈光裝置設計之經驗,呼應當代藝術與建築、技術交融的創作型態。
《途中》日間示意圖,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途中》日間示意圖,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團隊預計在北美館的戶外廣場,豎立起兩道8公尺的高牆,並夾縫出寬約1公尺可供穿越的走道。中間的構造為一大型蹺蹺板通道,配合頭尾兩側的阻尼器減緩震動,觀眾腳下的地板會隨著重心轉移以±4°的傾角平緩地落下或抬升;蹺蹺板的地板內裝載5000顆鋼珠,也將隨裝置的傾斜而流瀉出聲浪。通道兩側的壁面以繩索密接構成,行走時可感受指尖撥動繩索的觸感;隨著蹺蹺板的擺盪間,或隨著陽光的照射角度與視覺變化、甚至是挪移身軀時改換的觀看視角,包覆在高牆牆面上的雙層網格將出現「摩爾紋」的條紋干擾現象,儘管看似動態卻紋風不動,為觀者帶來視覺上的動感以及閃爍。
《途中》日間示意圖,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途中》日間示意圖,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首獎團隊強調在疫情時代下,雖促進虛擬世界的發展,卻也因而減少真實感官的感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有機連結。使用摩爾紋打造的極簡方正結構體,在有侷限性的空間下,彰顯創作者企圖回歸視覺、聽覺、觸覺等當下的跨域身體感知,以藉此改變觀眾與場域的關係。透過此作品在環境尺度上的巨大量體、顏色與材質,以及如何行走、人的重量如何改變地表狀態、與聲響變化等動態性的行為介入,重新喚起因疫情而遭受框限的體感經驗。
《途中》日間示意圖,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途中》夜間示意圖,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針對此次首獎作品,評審團指出其結構語彙透過顏色、材質創造異質性,不僅適切地回應周圍的環境,與北美館的建築量體亦具高度張力的對話關係,同時也提取精準元素(聲音、行為、空間),在感性的感知介入與理性的視覺結構之間達到平衡。「該作品打破原本在空曠的廣場場域中,人身體的距離無法被界定的狀態。透過創造兩座高聳巨牆與相挾而成的通道,呈現對疫情中的未知與不確定性的態度與回應:每個不確定性取決於人們所邁出步伐的連鎖效應,就如同蹺蹺板的作動;唯一的通道,則說明直面疫情的不二態度,能從困境中找到出口。」
《途中》結構說明,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途中》結構說明,由「途中」團隊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自2014年發展至今的X-site計畫,以美術館戶外廣場為基地徵選空間提案。從建築構築、當代藝術、環境研究、觀眾參與等多元視角,探討臨時結構裝置與形塑廣場公共性精神的整合性實驗計畫,同時鼓勵跨領域、多元性的創作對話與參與,讓未知的廣場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與關係思維。X-site計畫歷年來已支持許多新銳建築師與藝術創作者的落實展現,成為培育中青世代的重要發表舞臺,並進而拓延為臺灣當代空間型態的跨域實驗場域。
2023第10屆X-site計畫徵件 活動主視覺。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
▍首獎作品《途中》(Find your way out)
預定展出日期:2023/05/20(六)- 2023/07/30(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首獎團隊簡介
團隊名稱:途中
「途中」團隊由聲音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以及裝置設計郭仲輔所組成,團員皆在各自的領域中活躍著,在創作途中因X-site而相聚。成員各自帶來對於建築、空間裝置的理解和想像,激盪出跨域的火花,只為了呈現給民眾最難忘的體驗。
團隊成員:
王仲堃、郭仲輔、石睿民(Rémi Roche)、尹心悅、劉佳豪
▍本屆評審委員團
評審團代表:
劉耕名 / Bito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評審團委員:
王俊傑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安郁茜 / 建築師
林聖峰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嶼山工房 主持人
徐瑞憲 / 藝術家、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學系客座教授
戴嘉惠 / 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蘇嘉瑩 /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本部 研究員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找到你的路 — 尋往「飛地」的旅程
2024-11-20|撰文者:洪培馨1359
北美館2024TFAM年度個展:倪祥、陳以書、徐瑞憲、蔡咅璟揭示社會與歷史的多重面貌
2024-07-26|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63
納入永續減碳思考,北美館「第12屆X-site計畫」徵件開跑 即日起至9月23日截止
2024-07-22|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981
2024 X-site計畫《林木林》亮相!在美術館廣場的森林間,重返身體與自然的多維連結
2024-05-10|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70
北美館 2023 X-site計畫:《途中》登場 復甦大疫年代後的身體意識
2023-05-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75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