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0|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主辦之第11屆「X-site計畫」於5月11日開展,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 OOS)從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想像之中汲取靈感,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動態建築空間《林木林》(Analogue Forest),邀請觀眾遊走於一片透過類比自然而幻化出的森林。
《林木林》外觀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木林》坐落於北美館前的戶外廣場,環境主要以青色的蛇紋岩板鋪就而成,被周邊繁雜的交通網絡與人造景觀所圍繞,並夾雜著零星的自然。基地由階梯劃分成三段高度遞進的平台,同時也是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的必經之地。團隊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為夏日裡如織的遊人創造出舒適、且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林木林》內部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作品整體由25座不時微動的樹柱及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所構成,在北美館戶外廣場強烈的日照和簡明的空間秩序下,盡可能地定義出大面積的遮蔭;為固定幾乎沒有重量的頂棚,整體建築的量體大都集中在各個以「自由站立」(free standing)置放的無基礎柱體上。單元本體由木頭的直交集成材(CLT)以強化螺栓與五金組件接合而成,趨近中心的單元隨著高度與重量的增加而漸趨恆定;中央的柱體則同時作為整體空間的核心,伴隨向四面降下的棚帳,串聯成相互牽動與平衡的柱網結構系統。在類比森林的同時,也擬合了以秩序理性為底的基本(fundamental)之建造經驗與建構語彙。
《林木林》內部圖。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樹柱在其中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除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訪客在這座「森林」中亦能深入漫遊,或穿越或停留。在動態互動層面上,柱體將隨著風力、雨水甚至人群的觸碰等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伴隨著光影於通透針織網布中游移的過程,呈現出層次多變的移動風貌。巨大的量體也將觀眾從複雜的城市環境中切分開來,並建構出一幅漫步在本未存於此地的森林場景。
獲獎團隊表示:「這座(美術館)廣場作為城市中一處蒸騰浮動的空白,我們決定為人們帶來一座臨時的森林,它矗立在離土的迷惘之中,並化為了一種未知——進入這座森林的人們從城市的脈絡中脫離,樹柱的搖擺之間,是探索的起點亦是歸處。」
《林木林》模擬圖。圖像由感想工作室提供
本屆X-site計畫更以北美館館藏作品——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推出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畫作為軸心、共學走讀為起點,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從視覺表現、聲音創作和身體感知等藝術視角,拓展《林木林》類比森林的概念。透過《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現地踏查的自然養分、《森寫-借鏡之地》夜光油墨書寫的視覺符號化、《森響-聲林記憶》呈現的聲音抽象重組,以及《森講-我是一棵移動的樹》講座所探討的森林共感之中,重返自身與自然間的多維連結。
X-site計畫自2014年開始以戶外廣場為基地,X蘊含著未知數,期待揉雜當代性、實驗性與公共性,為鼓勵跨域、整合多元藝術類型與議題研究的創作計畫。5月12日(日)另規劃「X-site 林木林 | 藝術家座談會」,感想工作室團隊將與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助理教授漆志剛、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吳承軒,從不同視角分享和暢談X-site計畫的創作實踐與實驗潛能,以及公眾與空間裝置間存有的張力與可能性。相關活動敬請留意北美館官網(www.tfam.museum)及臉書專頁資訊。
「感想工作室」團隊合影。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 首獎團隊簡介
感想工作室的成員為鄭皓鍾、邱元甫、張博允、陳思安、黃郁慈。現居於歐洲、日本與臺灣各地,在X-site的創作過程中他們跨時區、跨文化,將建築、設計與藝術跨域結合,從想像抑或自身的感知出發,思考、理解並進一步探求空間/經驗的可能性。
2024 X-site計畫:林木林
日期|2024年05月11日(六)至2024年07月21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展覽簡介連結|https://reurl.cc/qVLyv3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揭開序幕!釋出多項預告專案,設立「專業日」 打造國內外藝術專業人士深度交流平台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劉慧中的「失落秘境」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