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時事觀點

從場域、扶植到教育,以十五年捏塑一個品牌定位: 專訪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總監張瑋特

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文藝中心張瑋特迴域

2023-08-02|撰文者:張家馨


 

「創作是迴旋在時間軸上的姿態,豐富的進程飽和了歲月的深度;藝術為空白場域標記青春註解並賦予存在意義。並肩走過的彼此,在經歷曾經的未知後在此相遇。」-金車文藝中心十五週年展「迴域」展覽論述。


金車文藝中心創立於2008年,為金車文教基金會發展出以扶持國內藝術與文學、鼓勵青年創作為宗旨之機構。而他們的「起家厝」位於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的轉角處,一樓為金車集團企業體之一的柏克金啤酒餐廳、二樓為柏克金燒肉屋,另一個空間—承德館則鄰近圓山捷運站。起初它與起家厝的南京館一樣,樓下是金車集團的餐飲空間,樓上銜接成展覽中心。直至2019年時,金車企業總經理李玉鼎決定擴大展場,將一至四樓為藝術家展演活動所用。耗費了近五年時間,其重整計畫於今年竣工,同時也迎來了金車文藝中心的第十五個年頭。

在金車文藝中心重要的里程碑之際,透過二十二位藝術家構成的聯展「迴域」重新啟動承德館的空間。特別的是,這二十二位藝術家與金車都有過一段深刻的連結,像是曾獲得金車新銳油畫獎的林葆靈,後續也在金車文藝中心舉行過多次個展;又或是黃柏勳,當兵退伍後的首次個展亦是在金車呈現。「迴域」一展就像是過去與金車共乘前行的舊友,重回此地,「迴游聚首,於此故域」。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開幕現場,總經理李玉鼎致詞。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開幕現場,代表藝術家林葆靈致詞。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空間、朋友,娘家-金車文藝中心的角色

起初金車文教基金會成立的目的其一為培育藝術家,另一則希望延續金車的企業精神,以「教育」為核心,提升全民文化與美學涵養,落實各年齡層享有與實踐學習成長的機會。以此為宗旨,金車文藝中心的存在,除了免費提供展覽平台外,團隊更進一步思考此平台除了作為「場域」功能,還能夠發揮到什麼樣的力度和力量?在另一方面,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總監張瑋特也注意到許多大學科系在學期期間會有與產業銜接的可能,但美術相關科系在這方面的切入點卻相對薄弱,便開始思考金車文藝中心是否能藉由「展覽」為軸心,藝術家正面迎戰產業之前以此地為演練平台。

張瑋特提到,最初在思考金車文藝中心品牌定位時,希望對藝術家或觀眾而言,它就像是個開放式空間,有很大的包容力使各種活動、聚會、不同創作類型的展覽在這裡發生,「就好像今天沒事不知道要去哪裡,可以想到金車文藝中心是個可以暫時駐足的地方。」因此在規劃展覽之餘,透過不同類型的講座策辦以及金車新詩獎等本土藝術與文化的推廣,使參與、認識、進入金車這個空間的民眾能夠獲取不同面向的新知,並且破除展覽空間深植在一般大眾心中難以親近的成見。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開幕現場,參展藝術家合影。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藝術總監張瑋特於開幕記者會致詞。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十五年前,臺灣藝術產業發展面向與現今有著全然不同的切面,特別是自媒體尚未蓬勃、網路散播速度不及當今、藝術博覽會與畫廊的數量屈指可數,金車文藝中心草創時期面對到的藝文環境與現今相比,其資源的取得相對緊縮與單純。但也因為如此,金車文藝中心雖為推廣文化教育的機構,卻和藝術家們有著一種革命情感,相互扶持與成長。就如同約莫在2013年從金車孵化出來的藝術團體「少遊島繪社」,他們是一批因為金車文藝中心認識的藝術家,爾後相繼一起辦展,一起以藝術團體的名義申請國外參展機會。

「因為剛開始一切為零,我們跟藝術家都是邊學邊做。與其說金車文藝中心是培育的角色,我反而覺得更像是並肩作戰的夥伴。所以這裡對很多藝術家來說就像娘家,大家會固定回來聚會,在遇到困難時也會想到自己並非形單影隻,而是有一群背景相似的藝術家,在前景尚未明朗之時相互作伴與扶持。」張瑋特回應道。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與其早知道,不如讓他們提早知道」

金車文藝中心每年承辦的展覽皆以徵件的方式裁定,卻也使他們重新思考,在金車展覽除了可以為藝術家帶來更多曝光機會,策辦展覽之餘如何在藝術家身上灑下一些種子,成為養分,也成為枝椏。

張瑋特說,過去許多來投件的藝術家其參展經驗近乎為零,往往在展覽結束之後才得知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小至作品的包裝、運輸、作品清單與作品卡的製作,大至作品如何定價等眉角,「與其聽見他們說『早知道就怎麼做…』,不如提早讓他們知道,將學習到的觀念有機會轉成實戰經驗。」

因此他們的篩選機制有別於大多比賽徵選條件,以提交作品圖檔與創作理念為基礎的模式大有不同。金車文藝中心每年收到報名投件的作品平均落在三百餘件,經過第一階段篩選後剩下五、六十組的藝術家,並邀請策展人、畫廊老闆、媒體、藏家、燈光師等產業相關人士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將辦展覽時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濃縮在兩天的課程時間裡,結束課程後再請藝術家從這些收穫中,重新思考自己的展覽計畫,最終再進入面談階段。「但我覺得重點不是能不能來展覽,而是在這兩堂課中你學到了什麼內容、能不能認識更多人,是否能在未來的藝術生涯中為你帶來正向的影響。」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藝文中心再次實踐了金車企業以教育為基準的核心理念,像是藝術家在學院之後、社會之前的中繼站。「在金車的展覽不一定會是最精彩、最專業,但希望他們將未來辦展覽的錯誤一次在這裡碰到,畢竟以後跟商業藝廊合作的容許度未必這麼大」張瑋特回應道。而這樣的種子也將伴隨藝術家到接下來的每一檔展覽中,依循著藝術家在金車展覽累積的經驗,蔓延至它方,結出新的果子。

正如此次十五週年展「迴域」,從近幾年當代藝術大多藝術家關注的議題出發,將創作子題廓分成「人文環境」、「社會探究」、「文化理解」、「女性光輝」,邀請了過往參與過金車文藝中心展覽的藝術家們,他們在金車之後分道揚鑣後,各自在自己的創作領域上有著不凡的發展,如今,他們透過擅長的創作媒材,各自展現對不同議題的感受與解析,以展覽中編織創思的交錯,殊異而同鳴。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第一階段任務完成

在臺灣不同企業將以自身的專業領域,往下擴延自基金會本體,對於金車本身而言,雖然有著母體企業資源與資金的支持,但他們更在意的是,展覽與活動的策辦如何落地?後續如何持續發酵?其效益是否真的發揮在這些來參與的藝術家或民眾身上?張瑋特提到,由於策辦展覽活動的密集度高,所以金車文教基金會的團隊成員約有二十位,以臺灣基金會平均來說其規模相對壯碩,但這樣的夢幻團隊並非一蹴即成,而是在這十五年間逐一積累,「對我們來說都是往下扎根的旅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安排藝術家到校園演講,舉辦很多青少年教育有關的活動。因為我們也希望把他們的基礎打好,讓他們更有機會往上爬。」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而這段扎根的旅途,金車仍秉持著關懷在人文精神、扶持青年藝術家出發。「老董事長來看展覽時都會問這個藝術家幾歲?需要我們的幫忙嗎?」張瑋特回憶道,從董事長李添財的言語中可以感覺到他成立金車文藝中心的動機很純粹,只是想要幫助藝術家,以及深耕教育的服務。到了總經理李玉鼎接手後,仍告訴團隊要紮穩腳跟,慢慢琢磨,迎戰下一個十五年。在這樣的基礎上,金車文藝中心以嚴格謹慎的徵件機制,為他們在臺灣藝壇建立起好口碑,成為畫廊在挖掘新銳藝術家的重要平台之一

金車文藝花了十五年捏塑他們的輪廓,合作過上千位藝術家、累積了固定的觀眾、樹立了明確的定位、與商業畫廊做出區別,也為藝術家在產業之間建構出好的基礎與橋梁。

第二階段,金車文藝中心將目標放眼至國際,在場域擴增之餘希望提升展覽品質、拓展國際文化交流的版圖,同時開發更多企業合作的可能,「我們希望讓這些創作者知道,當藝術家是可以有很多曝光和合作的機會。」隨著時代的推移,金車文藝中心在經營上與時俱進地成長,持續為藝術家開發更多被看見的管道;持續陪伴他們走過下一個十五年。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迴域」展覽現場。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展覽資訊

「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

日期:2023-07-22 ~ 2023-08-27

地點: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1-3F

參展藝術家:余廷彥、吳佳容、李宜亞、林文斌、林禹彤、林葆靈、邱婉婷、陳依純、陳愷靜、陳肇彤、曾麗娟、陳傑強、游宗穆、黃政耀、黃柏勳、黃鈴詠、黃頤勝、黃贊倫、詹凱復、廖文彬、廖偉淇、潘麒方 

主辦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 / 金車文藝中心KCCA

「迴域」 - 金車文藝中心15週年展主視覺。圖 / 金車文藝中心提供。

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文藝中心張瑋特迴域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

「2024集保藝術賞」徵件開跑,以主題「視域臺灣」建構臺灣在地及國際的立體視野!

2024-08-20|撰文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