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傳統書畫藝博會

回看與前望:膠彩畫在台灣(ART TAIPEI 2023專題報導)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膠彩畫日本畫東洋畫

2023-10-12|撰文者:李孟學

2022 ART TAIPEI 時,日本畫廊秋華洞+SCENA展出臺灣藝術家陳珮怡以貓咪為主題的膠彩繪畫。圖為陳珮怡近期於秋華洞+SCENA個展「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中所展出的新作《山腳下》。圖/©陳珮怡

觀賞ART TAIPEI期間,我們常常看到些細緻亮麗的作品,仔細看說明牌,上面寫著「礦物顏料」,而畫廊介紹時又稱這些作品為「膠彩畫」。「膠彩畫」到底是什麼?而當我們看到前輩畫家的相關研究資料中稱其創作為膠彩作品時,又發現跟重彩工筆畫有若干相似之處,但再看到當代藝術家的膠彩創作,似乎無異於西畫的表現方式,使人感到困惑。如果我們要討論膠彩畫,或許得從膠彩畫的源起開始。

日本畫、東洋畫、膠彩畫

「膠彩畫」可源於日治時期自日本引入改良傳統圓山四條派的「日本畫」,在1927年舉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正式登場。當時台展在分類上採用了「西洋畫」與「東洋畫」的命名,稱「東洋畫」是用以包納台灣、朝鮮等地既有的傳統繪畫形式。郭雪湖,《圓山附近》1928 膠彩、絹 94.5×188 cm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但隨著台展的舉辦,「東洋畫部」反而成為台灣人理解或學習日本畫的重要管道。以郭雪湖為例,雖然他以傳統的水墨山水作品《松壑飛泉》入選第一回台展,但很快便改變作畫風格,以對景寫生、勾勒填彩的方式畫出《圓山附近》並入選第二回台展,某種程度上也確立了日本畫的台灣地方風格。在此之後,台展「東洋畫部」實質上成為以日本畫為主流,台灣人理解或投入日本畫創作的關鍵。

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在楊三郎、郭雪湖等人奔走下,「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省展)開始舉辦,以「西畫」、「國畫」、「雕塑」三部門進行徵件。值得注意的是,過往的「東洋畫」在此直接轉為「國畫」(中國畫),但實際上投件的多半仍是過去以日本畫風格為主的作品,引發1950年代起質疑國畫部作品到底是「日本畫」還是「中國畫」的爭議。此一爭議學者稱之為「正統國畫之爭」,最終以林之助等膠彩畫家在1970年代末提議以「膠彩畫」為名,避開意識形態的立場,「膠彩畫」一詞遂從此固定下來,成為藝術圈慣用的稱呼。

進入學校與市場

林之助於台中柳川旁的舊居,過去他便在這裡開辦課程教導學生學習膠彩,如今故居已改為林之助紀念館。圖/©蔡承允

藝術家遺留下的滿牆顏料,以及一旁由館方製作的膠彩繪畫解說牌,說明了膠彩的創作成本之高,也是為何以膠彩為媒介的創作者依舊偏少數的原因之一。圖/©王欣翮

雖然自日治時期以來已有許多畫家從事創作膠彩畫,但戰後的美術教育遲遲沒有膠彩畫課程訓練,戰後從事膠彩創作的世代,都是依靠私下教授的方式傳承。如林之助的學生黃登堂、曾得標等人,都是在其課餘時間至林之助家中學畫。然而戰後初期台灣藝術市場並不發達,以鬻畫為生的台灣畫家,很難在國內找到買家,加上當時政府以中華正統自居,在推廣上偏好水墨畫,因而膠彩畫作品多以賣往日本為主,一來畫家的人際網絡以日本為多,再則膠彩畫既源自日本,自然也較受日本買家青睞。

一直到1985年,時任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的蔣勳,聘請已移居美國的林之助回台開設教授膠彩畫,成為台灣高等美術教育首度有膠彩畫課程的學校,台灣膠彩畫出現新的發展,東海大學也成為台灣膠彩畫教學的重鎮。隨著學習膠彩的學生日益增多,愈來愈多人選擇赴發源地日本留學,一度式微的膠彩畫,如今已有著相對穩定的創作人口。

與此同時,1980年代台灣商業畫廊的蓬勃發展,加上台灣藝術史研究「重新發掘」台灣前輩畫家,在「台灣錢淹腳目」的社會背景下,成為新興藝術市場的寵兒,但畫廊多半著重前輩畫家的歷史價值與定位,並不會強調特定畫種。近幾年前輩畫家的作品因台灣美術史重獲重視而有回溫傾向,但膠彩畫亦非特別突出。

「膠彩畫」現況與未來

膠彩畫雖然進入專業學校體系,也有相當數量的人在畢業後投入創作,但相較於西畫或水墨畫,仍屬少數。首先繪製膠彩畫成本甚高,由於膠彩所用顏料無法混色,每要畫一種顏色就要買一罐顏料,因而愈是色彩斑斕,愈是所費不貲。且膠彩需要將固態的動物膠融化,調入色粉後才能上色,還要重複多次才能確保顏色效果,工序繁瑣,作畫時間無法縮短。僅是技術因素,就無法讓膠彩畫的價格「平易近人」,純以膠彩創作為主的畫家也相對較少。曾入選第9回臺展東洋畫部的林玉山《故園追憶》(目前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其上便有浮凸的細節。圖/©李孟學

然而膠彩畫在畫面上所呈現的特殊質地,又是西畫所不能比擬。比如膠彩畫的礦物顏料,在燈光的照射下會隱隱發散出粼粼金光,呈現出「低調奢華」的高雅質感。如若觀賞前輩藝術家的膠彩作品,可以看到他們會在特定的細節,比如樹木的葉子、花朵的花蕊、人物穿戴的首飾等處,以浮凸的方式處理,這種方法與古代壁畫的「瀝粉」工藝一脈相傳,在感受畫家細緻處理畫面之餘,亦能體會到傳統的積累和延續。近年備受歡迎的藝術家曾建穎,於學院內修息水墨並自學膠彩,其作品風格強烈,以東方傳統媒材呈現出當代面貌。圖為曾建穎入選2015 ART TAIPEI「MIT新人特區」時的現場。圖/©ART TAIPEI

今日的創作者已不再執著於媒材分類的侷限,他們活用自己在學校習得的各種技術,不再只是把膠彩畫限制在某種風格或題材上。比如1980年代在東海大學接受林之助指導的詹前裕,便以膠彩創作山水畫,遠追唐代青綠遺韻。後來的王怡然以人體為創作主軸,纖細而充滿情慾的表現,以膠彩處理更有加乘的效果。七年級生的曾建穎則充分發揮跨媒材的當代視野,充分運用墨色與顏料的特性,在畫面上展現出強烈的性格,給觀眾不同以往的視覺衝擊。無論膠彩畫是自日本橫植而來,或是上承中國的繪畫傳統,今日的台灣膠彩畫有著更多的面貌與可能性,等待著觀眾深入發掘。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膠彩畫日本畫東洋畫
REACTIONS
喜愛

9

好美

3

0

1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美術館

曾得標氣韻生動、山水真如的膠彩世界 中正紀念堂年度邀請大展隆重登場

2019-12-13|撰文者: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