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oise Pétrovitch個展「The Space in Between」:在寂靜的畫布空間中探索,感受圖像的內在力量
2023-12-26|撰文者:李竺恩
Françoise Pétrovitch(弗朗索瓦茲.佩特羅維奇,b.1964)是一名生長且現居於法國活動的女性藝術家。自1990年代以來,Pétrovitch開展出一系列令人深刻的藝術作品,並跨足水彩、油畫、陶瓷、版畫和錄像等不同藝術媒介。特別是在平面繪畫方面,沿著顏料肆意流淌、蔓延於畫面的痕跡,逐漸形構成既朦朧神秘,又耐人尋味的獨特世界觀。
藝術家迄今已累積不少展覽經歷,且當中不乏受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Lens)、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上海西岸藝術中心等,歐美及亞洲地區藝術機構的邀約展出。今次,Pétrovitch則前往臺南與德鴻畫廊合作,首度於臺灣舉辦個展 "The Space in Between"。
〈Lena〉,2022,油彩、畫布,H240 x W160 cm。圖 / 德鴻畫廊提供
展覽題目 "The Space in Between",實際上是源自藝術家今年早先於法國浪漫生活博物館(Musée de la Vie romantique)舉行之個展 "AIMER, ROMPRE"(相愛與分離),當中,由策展人Gaëlle Rio(蓋爾.裡奧)為其規劃的一項子題。Pétrovitch認為,「中介」(In-Between)一詞精準地捕捉住她作品的特質,尤以關乎存在於其畫中人物彼此間的空隙、和圍繞於他們身旁的空間。不存在視覺深度、亦不旨在於平面建構出空間幻象,她僅是由大筆刷塗顏料來填滿紙張,彰顯著繪畫本身的純粹性。
從具象到抽象之間,Pétrovitch任憑色彩相互交錯堆疊、抑或將其彼此渲染於背景中,亦使主體形象更為突出。然而,如此做法卻又顯得畫面另延伸出某種特殊的抽離感受。這或許是藝術家為觀者刻意拉出的距離。人物與場景之間的聯繫,彷彿跟隨著顏料中的水分而被加以稀釋、淡化。我們難以確切辨明Pétrovitch描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時刻,但透過其繪畫所搭建的「中介空間」,則有了接起對不同維度的感知可能,進而探索人物潛在的內心狀態。
〈Untitled〉,2022,油彩、畫布,H240 x W160 cm。圖 / 德鴻畫廊提供
Pétrovitch出生於法國中東部城鎮的尚貝里Chambéry,並自勞動階級的家庭背景中成長。她曾在過往訪談中提及自小生活的家鄉,當地除了設有一間美術館以外,不算擁有充裕的藝術資源,這使得她成長時多少感到些孤獨,經常獨自透過書籍文本來汲取文化養分。不過,秉持於對藝術的堅定嚮往,Pétrovitch求學時選擇就讀平面藝術科系、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修習,且在畢業後從事教授應用藝術之工作。而開始在被譽為文化之都的巴黎市內生活,更幫助了她在職涯上闖出另一條道路。豐富的展覽、博覽會活動,大幅擴充其視野;並在活絡的藝文來源刺激、交流下,促成與當地畫廊的合作,從而累積其創作及展出資歷。
在Pétrovitch 使用的多種藝術媒介之中,繪畫著實佔有著特殊地位。她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繪畫是我唯一感興趣的媒介」,也因著如此熱切的關注,她總是將相當時間用於欣賞畫作,研究藝術史上的經典主題,無論是主要的宗教題材,又或是靜物和動物畫等次要畫類。並在過程之中,關注著構圖、用色等繪畫本質的課題。
〈Untitled〉,2023,油彩、畫布,H100 x W82 cm。圖 / 德鴻畫廊提供
故反映了個人視角之於經典主題的重新審視,在過去〈Étendu〉系列、和不少件無題作品裡,便可見到其將不同類型的狗兒或鳥兒作為主角繪成的動物畫像。牠們於Pétrovitch的畫筆下多獨自佇立,安然呈現其姿態。有趣的是,藝術家其實認為這些動物在她的作品裡,並不明確具備特定象徵寓意。然而動物作為視覺藝術領域中的重要創作主題之一,其多變的外型樣貌及行為語言,仍是先勾起了人們對其形象的關注,且在觀看之中反身凝視了自我。
Installation view at Musée de la Vie romantique, Paris Musées (2023) Photos Hervé Plumet ©
綜觀Pétrovitch的創作,可以注意到「人」的形象實則又更為遍佈其中。無論是在平面繪畫抑或是雕塑作品,皆可見到她對不同人群身影的詮釋,且特別關注有著年輕面容的男女。在被色彩包覆的朦朧背景當中,他們總以看似自信又有些淡漠的神情,將視線瞟向它處。散發出低調的神祕氣息,並吸引觀者的臆想。
對此,Pétrovitch表示青春期總是個引人著迷的時期,「它同樣為一種中介的狀態,且代表了生命的『蛻變』」。甫褪去了童年的稚嫩與天真,卻也還未達到一定的成熟;處於轉化階段的少年少女們總擁有偌大的可能性,得以充分尋索自我形象及價值所在。但並非旨在由創作來緬懷已逝時光,Pétrovitch說包含青少年、兒童、女性,甚至是小動物在內,他們的身體形象總喚起與脆弱性的連結;而某種程度上,她則可以說是傾向將創作目光聚焦在前述群體身上,使他們成為作品主角的同時,突顯存於其內在的堅實力量。
〈Untitled〉,2022,油彩、畫布,H240 x W160 cm。圖 / 德鴻畫廊提供
一方面,Pétrovitch的繪畫固然體現了某種抽離感的特徵,但也同時隱晦地呈現出一些私密性。尤以在較大尺幅的畫作裡頭,藝術家多利用較為沉浸、親暱的視角作構圖。她將人物比例放大,且有時聚焦於人物半身、或其面部表情;但並不做過多的細節刻劃,而是簡潔地勾勒出其五官輪廓。再隨著色彩引入,使形體好似溶入進其身旁空間,將無以名狀的情緒渲染至畫面當中。
Installation view at Musée de la Vie romantique, Paris Musées (2023) Pierre Antoine ©
這種情緒性的感受漣漪,則是奠基在藝術家對於媒材特性的熟捻運用所激發。不難發現無論是以何種媒材作畫,Pétrovitch的作品皆帶出了顏料本身的流動能力。其自發性地逐步揀選色彩添入,再利用軟筆刷製作柔和的漸層過渡。讓一切自然流暢地發生成形,也為畫面整體奠下沉穩神秘的調性與氛圍。油畫方面,多於深淺漸變的底色上疊加平滑的筆觸線條,並用不同色調的碰撞,帶出視覺上的躍動變化。水彩畫作則又更為細膩,利用濕畫法帶入顏色,使其和水分相互滲透、擴散作用著;但在顏料的流動過程又有著恰到好處的掌握與釋放,於具象的表達之中保留了媒材的隨機性,取得兩者之間的巧妙平衡。
但不總是任由色彩佈滿圖面,Pétrovitch有時也利用留白方式,藉其與恣意蔓延的色彩區隔出一道清晰的輪廓邊線,形成鮮明對比並相互映照。對此她也提到,「白」的確在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得以為畫面帶入明亮的光線。並且更猶如一道切口,劃出深藏於萬物內在的精神光輝。
〈Untitled〉,2020油彩、畫布,H160 x W130 cm。圖 / 德鴻畫廊提供
從看似真實到模糊不清,又從外在探進內心意識,Pétrovitch的作品游移在具象和抽象的邊界之間,散發著濃厚的氛圍感。其撇去了理性的敘事意圖,取而代之的是融入更多的感性,透過畫面力量來暗示模糊的情緒及氣氛。Pétrovitch認為「繪畫是一門無聲的藝術」。並不須零散、繁縟之碎語,亦毋須直截的表述;對她而言,重要的是盡量在創作中將一切化繁為簡。於一片靜謐無聲之中,引領觀者將意識投放至平面間遊走,跟隨色彩的漸變與流動,尋覓著存在的解答。
‘The Space in Between ’ Françoise Pétrovitch Solo Exhibition
藝術家|Françoise Pétrovitch
展期|2023.12.23 (Sat) - 2024.01.20(Sat)
開幕|2023.12.23 (Sat) 15:00
聯絡|info@derhorng.com|06-2271125
地點|德鴻畫廊(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1號)
Cooperation : Semios
展覽主視覺。圖 / 德鴻畫廊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在塗鴉的世界中構築自由恣意的遊戲人生:塗鴉藝術家夢裡那兔(MAR2INA)專訪
2024-10-08|撰文者:張家馨2831
「機造萬景-段沐個展」 當代中被操練的水墨性及其身體經驗
2024-07-18|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1241
在觀眾的認知製造偏差,在資訊的風暴尋找秩序:山田周平(Shuhei YAMADA)藝術中的荒謬與真實
2024-06-03|撰文者:張家馨3048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18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196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