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3|撰文者:王士源
語調輕柔,舉止優雅,藝術家雨靈(本名朱元熙),一如她的水墨、工筆創作般,寧靜空靈。許多人談起雨靈的創作,有人會說她的畫似夢,也有人覺得靈動,飄逸,直探人心明靜的一面。
「如果繪畫沒有進入靈魂的狀態,那就只有表象,是畫匠」在雨靈的創作裡,她強調畫必須與人是合一的,畫必須跟著人走、跟著心靈來表達,而不是隨著社會潮流而動。
雨靈喜歡聽音樂、喜歡唐詩、喜歡敦煌人物,更研究靈學,她的工筆水墨畫揉合多種風貌,自成一格。
靈學牽引 調合陰陽
對雨靈而言,創作是受靈感牽引的,如果沒有靈感,作品就會呆滯。而她的靈感來源,則源自於她的靈學思考。她說,人類是個圓,可以從各個角度來研發可能性,然後最後回歸單純而一。
也因此,許多事物看似矛盾,到雨靈心上,便只是繁華萬事的一景而已。對於諸多事物,她都願意接觸,願意消化,並視為是一種生命體悟的擴張,然後調合成一幅畫作。
像是雨靈水墨與工筆兩種繪畫表現,水墨是動態揮灑,工筆則是則是仔細與沉靜,在創作中兩者兼具,則是協調動靜的表現。
雨靈的本名「朱元熙」,卻慣用「雨靈」。雨靈說,「雨靈」是很陰柔的名子,但「元熙」卻很有力量,元意味開啟,熙則是光明;「元熙」和「雨靈」合於一,便有陰陽調和之意。
喜歡多元音樂 戀上唐詩古風
在創作生涯中,「音樂」這件事,始終常伴雨靈左右。雨靈從小就喜歡音樂,接觸的音樂類別多元,也因為音樂詞曲,接觸唐詩,戀上唐詩,也對唐代的古風嚮往不已。雨靈說,她接觸創作的起源是西畫,但是因為喜歡書畫「線」的韻味,轉而創作工筆、水墨。
唐詩有濃濃的古風,雨靈的創作題材因此環繞唐代、敦煌的人物,她說,畫唐代,也算是完成小時候對唐代嚮往的一個夢。
音樂不僅和雨靈的創作題材有關,更與她的創作過程互為表裏。在雨靈創作時,整間畫室必定飄揚著音樂,有時放西洋流行歌曲,有時放大自然的純音樂,有時放佛音。
在雨靈眼裡,音樂能帶給她畫面,是她創作時很重要的元素。雖然畫中國傳統工筆水墨,可她聽的並不只有國樂;日本動畫、西洋流行音樂,也都在她歌單中。
「很多東西感覺起來矛盾,但卻是種擴張」,雨靈說,如果只有取材東方,畫出來的東西古味會太濃、太沉重,現今再去精準呈現古代風味,已經沒什麼意義了;當我們納入西方的元素,國畫才能有突破,才能走在古人之上。
在畫敦煌佛觀音、飛天與仕女時,雨靈聽佛教音樂、古箏與大自然純音樂,也因此她的畫感覺起來雖然空靈寂靜,卻帶有音樂的流動感,親和力十足。她的畫在接納各類不同元素後,於工筆、水墨創作裡,走出新的路徑。
下個創作階段 開啟多元創作風格
在2009年,雨靈於台灣以「夢裡風華」為題,首度於台灣中正紀念堂展出,隨即以超然空靈的獨特藝術語彙受到各界矚目、藏家青睞,其中一幅水墨《大觀自在》更被收藏於美國關島美術館。2012年個展「千年神話」,則以全新的風貌,更深層次多元的表現形式,再度驚艷畫壇。
今年,雨靈即將在千活藝術中心展出「靈光.閃耀」;以工筆水墨表現東方敦煌與唐代仕女,水墨恣意揮灑卻直要精髓,工筆精巧而筆觸細緻,兩者相合,氣韻合一,展覽從10月31號展至11月11日。
對於這次「靈光.閃耀」展覽,雨靈說,這是在做個回憶與紀念。雨靈表示,她創作水墨、工筆多年,如今她接著想開啟多元創作風格,走向創作的新階段。這批畫將於台灣展覽12日,然後繼續出國深造,探索更廣闊的藝術天地。
REFERENCE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