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文跨界策展

宜蘭美術館「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呈現流逝中的人事物,與刻劃著想像及未來

宜蘭美術館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許遠達

2024-08-02|撰文者:許遠達

有人說相片是時間的殘骸,但當影像存留,在若干年後,過去的影像便穿越了時空來到了未來的人們面前。那些過往的景觀、產業、工具、職業、行為或許成為某些人的記憶,但或許就慢慢的在歷史中褪色,成為空白。而紀實攝影紀錄了許多過去的人、事、時、地、物,將時光輕輕地切了極薄的一片,藉藥水封存在相紙上,在時間中靜置等待未來在某個空間與某人相遇。

美術館大廳主視覺。圖/宜蘭美術館

101展覽室。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一種風景〉,1981。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平安燈〉,1981。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的攝影風格自然樸實,帶著宜蘭人的文靜、淳樸與內斂的性格。像是站在日常生活中的旅者,隨時光在身旁的流動,信手從中切了一片薄膜。臺灣重要的紀實攝影前輩鄭桑溪,對於鐘永和的影像有著極為精準的描述,認為他的攝影影像:「……鐘永和平實、客觀、冷靜的城鄉素描,像是一篇篇沒有華麗的詞藻,樸實無華而又易懂的散文,他不嘩眾取寵,卻能散播著一股寧靜,和諧的氣息,和樸拙的、沒有修飾的自然之美……」在「轉來宜蘭」、「臺灣頭臺灣尾」的作品中,確實可見鄭桑溪所提及的氣質。他的影像不過於強調形式,是看似平淡卻有著餘韻悠長的散文。

101展覽室。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看書的女孩〉,1981。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裹面的婦女和小孩〉,1984。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藉由紀實攝影,紀錄了臺灣各地的民俗風情。他1977年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印刷科,在學習及畢業期間,正逢鄉土主義的年代。深掘自我的文化歷史根源,是當時藝文領域重要的理念,鄉愁成為藝文探索最重要的對象。紀實攝影延續著日治時期以來,人類學式的影像紀錄與新興寫真的街頭抓拍,深入了臺灣各個角落,為臺灣城鄉留下了許多年代的記憶。因此,畢業後,出生於宜蘭員山鄉芭荖鬱(惠好村)的鐘永和,回到了宜蘭為家鄉,尤其是員山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影像。另外,他在1983年-1994年曾任職於新聞局《光華畫報》擔任攝影記者,有機會藉職務的需要走遍臺灣各地,紀錄了許多臺灣頭臺灣尾的風土民情,也紀錄了時代。

202展覽室。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帆下的孕婦〉,1990。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淹沒〉,1991。圖/宜蘭美術館

在數位、手機攝影、社群媒體的年代,本展也規劃了鐘永和對於手機年代的紀錄「進行式的影像」。隨著時間的移異,不僅僅是攝影紀錄的影像隨時間淡出記憶,就連攝影的器材與載體都因為技術的改變而更迭。2000年以後數位攝影技術逐漸的發展,數位相機越發精良,感光元件取代了光與化學間的反應,將光線轉化為0與1的數位資訊。另外,相紙也從紙基相紙(Fiber-based,FB)與塗料相紙(Resin-coated,RC)的化學反應基材,轉向快速的數位轉化的印刷。

鐘永和作品〈興致的玩〉,1991。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一趟行程〉,1992。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海邊崗哨〉,1995。圖/宜蘭美術館

攝影是當下式,紀錄了即將過往的影像,供未來的人們遙望。鐘永和呈現流逝中的人事物,也以正在發展中的手機影像刻劃想像未來。

鐘永和作品〈群聚〉,2022年。圖/宜蘭美術館

鐘永和作品〈公休〉,2024年。圖/宜蘭美術館

展覽資訊
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
展覽時間:2024/7/27-11/24
展覽地點:宜蘭美術館

宜蘭美術館時光旅者—鐘永和臺灣影像展許遠達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物我兩望·蘭陽臥遊」:梳理臺灣知名油畫家沈東榮近30年來的創作脈絡

2023-08-28|撰文者:策展人李思賢 / 宜蘭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