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策展」概念規劃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打造成色彩斑斕、細節豐富的立體書
2024-11-26|撰文者:張家馨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由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籍建築師山本理顯與臺灣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團隊攜手設計,整體建築呈現富有自然氣息的「山丘」形態,並與旁邊的青塘園生態公園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和諧的自然景觀畫面。自今年四月正式開幕試營運後,已成為廣受各年齡層觀眾青睞的文化藝術場域,日均參訪人數持續攀升。
山本理顯將建築喻作為書籍,認為空間中的每個角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另一片天地與故事等待觀眾來探索。為了深化兒童藝術教育的內涵,兒美館於三樓特別設置「兒童藝術圖書空間」,迄今已累積藏書逾七千本,挑選符合兒童五感學習需求的中外文經典圖畫書讀物供到館民眾現場閱覽,亦不定期舉辦主題書展,致力營造兼具教育與娛樂的學習氛圍,實現寓教於樂的文化教育理念。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建築外觀。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一個像「立體書」的閱讀空間
「兒童藝術圖書空間」主要由桃園市立美術館研究典藏組管理規劃,並由組員吳佳靜負責整合統籌。儘管圖書空間整體範圍並不大,但每個時段都可以看到有小小讀者在裡面專心閱讀,同時也經常可見溫馨的親子共讀畫面。然而,這個空間的構思與設計並非僅以提供閱讀為唯一目的,吳佳靜進一步說明,作為美術館整體架構的一部分,從藏書挑選、櫃架分類、閱讀空間營造等都結合展覽策劃的概念,團隊在接手該空間規劃時,首要考量了兩個核心因素的平衡―「規範的建置」與「意願的激發」。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位於三樓的「兒童藝術圖書空間」內部一景。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位於三樓的「兒童圖書空間」內部一景。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啟發藝術觸角的選書原則―跨年齡層的文化碰撞
兒童藝術圖書空間的藏書選擇基準,回歸到美術館本身的發展核心,書籍內容與形式層面主要以繪本為主,並且蒐羅許多關於色彩運用、造型設計、美術館知能等基礎藝術教育的學習書籍。非藝術類書籍則遵循圖文並茂的選擇標準,避免過於學術性、百科全書型或純粹小說性的內容。除此之外,有鑑於來訪的讀者遍佈各年齡層,因此遂以「多元圖書,大小讀者友善」為原則,像是受到小朋友歡迎其色彩豐富、結構鮮明的立體書、翻翻書,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感官體驗。館藏也涵蓋適合更高年級的小朋友適合閱讀的內容,例如無字書、文字內容較豐富的書籍亦或者是外文書等。而為了服務於陪同兒童前來參觀的家長,亦特意安排了藝文雜誌與更具專業性的藝術書籍,讓家長能在這個專屬的閱讀區域中享有靜謐的閱讀時光。
吳佳靜也特別補充道,兒童藝術圖書空間的書籍皆由美術館購入及典藏,並且持續更新其書刊內容。尤其在繪本類別中,更會不定期追蹤市場新書的出版趨勢,選購符合兒美館視覺風格與教育使命的作品。此外,為了讓空間屬性接近具研究功能的「專門圖書館」,兒童藝術圖書空間大膽地引進外語書籍,包括日文、韓文及法文等多種語言版本,透過圖像豐富且極具美學價值的呈現形式,啟發孩童跨越語言理解的隔閡,進一步激發孩童對多元文化內容的關注與認識。
主題書展-「我們的房子」為兒美館開館後的首場主題書展,特別邀請知名兒童文學及圖畫書研究者蘇懿禎老師策劃,以兒美館這座小城市般的建築為背景,結合建築、繪本、立體書等元素,帶領大家真正進入建築。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主題書展「貓起來讀」貓主題繪本展精選38本有貓咪出沒的精彩繪本,成功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與及閱讀。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主題書展「貓起來讀」貓主題繪本展精選38本有貓咪出沒的精彩繪本,成功吸引許多民眾前來參與及閱讀。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主題導向的分類邏輯―閱讀材料與空間互動的體驗
圖書空間中的櫃架分類方式與傳統圖書館以索書碼、字首或出版社作為分類標準的方式不同,歷經了多方思考,最終擇以跳脫傳統圖書排架、對大小讀者相對友善的「主題導向」方式進行分類,其目的在於讓孩童能夠更加直接地挑選出他們想要閱讀的類別。例如,在「故事國度」的主題分類下,又細分為「神話 / 童話 / 民間故事」、「無字書」、「歷史 / 戰爭」、「關於我的家人」等子類別;而在「知識性讀物」主題分類下,則涵蓋「自然生態」、「天文科學」、「寫寫算算」等範疇。
此外,書籍亦依創作者進行區分,包括歐美創作者、台灣創作者及亞洲創作者等,也有專屬的創作者推薦區塊。透過這樣精細的分類,孩童可以更自由地依據自身興趣,從容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吳佳靜提到:「主題式的方式在國外已經頗為盛行,但臺灣的圖書空間目前較少採用。我們在確定以『主題』進行書架分類後向許多專家討教其分類方式,最後完成了屬於我們的分類架構。」
兒美館的藝術圖書空間以「主題導向」的方式進行分類,其目的在於讓孩童能夠更加直接地挑選出他們想要閱讀的類別。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書籍主題規劃與陳列方式的設計上也融入了商業書店的行銷模式,希望小讀者在流覽書架時能夠迅速被書籍的封面所吸引,同時理解每個書架的主題分類。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沈浸式的閱讀氛圍―吸引訪客到館、駐足的舒適空間
這個空間的規劃看似簡單,但其核心目標卻深具用心,讓每位踏入此處的訪客,都能被這裡的氛圍吸引,進而對展示的書籍產生興趣,願意停下腳步細細品味。在書籍櫃架陳列方式的設計上,融入了商業書店的行銷模式,希望小讀者在瀏覽書架時能夠迅速被書籍的封面所吸引,同時理解每個書架的主題分類。因此,每一櫃的書架上部分書籍會特別將封面朝外的方式陳列,以增加視覺吸引力。吳佳靜分享了團隊的期待:「雖然我們是美術館,是公務單位,但我們的圖書空間或許也可以像書店一樣,讓人們因為看到書而產生興趣並想要進一步閱讀並與人分享」。在閱讀座位區中,團隊也會根據當期時事與節慶精選主題書籍,在各桌上獨立陳列,增加讀者唾手可得的閱讀興趣與動機,例如今年暑期正值奧運熱潮,特別挑選了以運動為主題的繪本,讓小讀者從閱讀中感受奧運精神的熱血與拼搏。
吳佳靜說:「若書籍僅被默默地置於書架深處,它們的光芒便難以被發現,但當我們將它們巧妙地陳列於視線可及之處,便能吸引更多人想深入了解。儘管我們的人力規模有限,卻仍堅持將展覽融入閱讀空間。這份堅持正是基於想讓更多優秀書籍與讀者相遇的初衷。」
主題書展的影響力不僅局限於空間本身,還延續至閱讀書桌上。策展團隊會根據當期時事與節慶精選主題書籍,例如今年暑期正值奧運熱潮,特別挑選了以運動為主題的繪本,讓小讀者從閱讀中感受奧運精神的熱血與拼搏。圖 / 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扣合策展思維的推廣方式―以主題書展驅動回訪
考慮到參觀者涵蓋了不同年齡層,需特別著重參與體驗的包容性及多樣性,以及進入空間後所形塑的第一印象。因此在踏入兒童藝術圖書空間室內場域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每二至三個月換檔一次的「主題書展」,團隊挑選出和主題呼應的書籍進行展示。與傳統圖書空間之單調氛圍截然不同,此處主題書展的設計每經更替便引入全新視覺與內容層次。例如在近次主題「山裡坐坐」,邀請「叢林插畫工作室」設計一座工筆畫風的山景,並將整個空間佈置成一個舒適的小山林。牆壁上貼著手繪的山林圖樣,靜靜述說著大自然的故事;露營椅輕擱一隅,地毯的紋理與色彩又如巧手編織的山林小徑,呼應著整體主題。
自開館以來兒童藝術圖書空間的主題書展「我們的房子」、「貓起來讀」、「山裡坐坐」陸續呈現,逐漸成為廣受家長與孩子喜愛的指標性活動。為延續此空間的規劃理念,主題書展以「策展概念」為核心,其目的在於打破書架內書籍靜態展示的限制,透過主題化的策展方式賦予書籍全新的解讀框架。現正展出的「山裡坐坐」,便是在「山林」這一宏大主題下細緻劃分出多個次主題,包括「深山裡的空氣」、「山裡來的故事」、「火山歷險記」、「告訴我山的故事」、「山林中的人們」、「通往山林國度」等,從不同創作者的敘事觀點、故事情節的鋪陳脈絡,以及繪畫風格的藝術表現等層面出發,以更加立體的方式建構山林的形狀,引發孩童對主題的描繪有著更多想像。
現正展出的主體書展「山裡坐坐」將空間布置成舒適的小山林空間。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現正展出的主體書展「山裡坐坐」將空間布置成舒適的小山林空間。圖 / 非池中藝術網攝影。
此外,為了將主題書展的價值最大化,團隊也積極運用社群媒體進行推廣與宣傳,不僅定期介紹每期書展的主題與書單,並以創意方式分享相關故事與書籍亮點。即使有些讀者無法親臨現場,也能透過這些社群媒體的精心呈現感受到書展的魅力,並在不知不覺中被激發起對書籍與閱讀的興趣。
兒美館的兒童藝術圖書空間雖然作為美術館內的附屬場域,卻以每一處細節的精雕細琢賦予其無可取代的獨特性。無論是書籍主題的細選,還是展示方式的層層推敲,所有元素都如精密的齒輪般相互扣合,最終構築出這片充滿靈魂的閱讀天地,亦成功吸引了民眾的喜愛。這樣的成果,在高度數位化的時代更顯得彌足珍貴。透過主題式的策展與精心分類的書籍,孩子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書本的魅力。同時,這種有結構、有情境的閱讀方式,也有助於培養他們的專注力,讓書本的內容得以在心中留下更深刻的烙印。
REACTION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3696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歲末大展「新說小百科」結合經典讀物《漢聲小百科》,引導觀眾沉浸於浩瀚無垠的知識海中遊藝
2024-12-18|撰文者:張家馨2799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2024-12-12|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94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迎接2025,聚焦「語言」探索文化,首推「眾聲喧嘩—講述表演集」及「焱山之城」
2025-01-02|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369
2024年『世安美學獎』評審結果揭曉!
2024-12-31|撰文者:世安文教基金會2240
淬煉形體與時序:王尋在數位動畫縫隙中所孕育的雕塑哲思
2024-12-31|撰文者:張家馨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