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6|撰文者:邱家琳、王士源
1914年,距今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共動員7000萬名士兵參戰,戰爭總支出多達1800億美元(約55.6兆台幣),全歐洲有1000萬人流離失所。
為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2012年閉館,花費4千萬英鎊(約台幣19億)重建,趕在今年7月17日開幕,同時舉辦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紀念展。現在,一天平均湧入8000人,不過展覽雖然盛大,對許多人而言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我們的工作是呈現每個人的戰爭經驗。」,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紀念展策展人Paul Cornish說明,這些經驗包含民眾與士兵,哀悼社會各階層的犧牲,不特別偏袒任何一方。
最能具體顯現人們的戰爭經驗,是人們留下來的書信文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士兵與親友郵寄的信件與包裹高達100億封,信件上承載著戰爭裡每個人物的思念、擔憂、期盼。
理論上,帝國戰爭博物館應會展出藏量豐富的信件,但人們到現場可能會「撲空」,看到空白展示櫃,空白信件。
博物館聯合展出空白信件 要求修法
讓人們撲了這個空,其實不是帝國戰爭博物館所願,館方也想展出士兵來往的書信,但礙於英國著作權法規定,這些書信要到2039年才能展出。在1988年,英國曾限定1989年前未出版的,也未經授權的文件,保留著作權50年,到2039年才能公開使用。
但這個法條,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信件來說卻過於嚴苛。一次世界大戰裡許多信件所有人,若要論及著作權授權,多數著作權人已無法追溯、也難以一一聯絡了。根據2009年的報告指出,英國40~50%左右的一戰文件無法辨識或追蹤擁有者,其中帝國戰爭博物館就佔了20~25%,多達175萬筆。
也因此,帝國戰爭博物館聯合蘇格蘭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等機構,展示多封空白信件抗議,發起「解放我們的歷史」(Free Our History)運動,希望現行著作權法能夠放寬至死後70年便能使用,像是於戰間期如1916年間戰死的士兵書信,在1986年就可以被公開展示,而不是等到2039年。
經過一個禮拜的抗爭,英國政府態度稍加軟化,允許這些著作複製或翻拍。但英國政府也稍加限定說,假設著作權人一旦出現,館方就必須補償。發起抗議的博物館,認為這個回覆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兩方仍在折衝中。
REFERENCE
【The Artnet】Visitors Flood Imperial War Museum on WWI Centenary
【The Guardian】Jeremy Deller's blown-up car brings the realities of the Iraq war to life
【The Art Newspaper】First World War letters fall foul of UK copyright law
【The Wall Street Journal】A Museum Fit for Remembrance Day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