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0|撰文者:郭昭君、王士源
「郭雪湖的創作源自台灣的真實經驗,於台灣近代美術發展過程中可謂畫出台灣精神的第一人。他是結實而有力地從本土的歷史中踏步走過的一位畫家。」─謝里法。
台灣膠彩畫先鋒郭雪湖,曾連十年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畫風一度風靡畫壇,被稱為雪湖畫派。他的兒女回憶道,在郭雪湖晚年臥病在床時,「他有時就舉起手指,在空氣中比畫著,彷彿往年作畫一般。」。
郭雪湖於1908年生於臺北大稻埕,原名郭金火。兩歲喪父,由母親獨力扶養長大。公學校三年級由導師陳英聲啟蒙繪畫天賦,爾後考上台北州立工業學校土木科,一年後因為志趣不符,輟學在家自修繪畫。16歲時,郭雪湖進入畫家蔡雪溪的雪溪畫館習畫,蔡雪溪替他起名為「雪湖」,教授書畫、裱褙等技法,郭雪湖的藝術生涯就此正式開展。
1927年,郭雪湖以19歲之齡,以水墨《松壑飛泉》入選第一屆台展東洋畫組,與陳進、林玉山並譽為「台展三少年」。隔年,他的膠彩《圓山附近》奪下台展特選。這件作品筆法細密,設色艷麗,題材是郭雪湖熟悉的自然草木,被日本南畫大師松林桂月譽為「細密畫的變種」。
而將台灣風情民俗納入創作題材,郭雪湖也是第一人。1930年創作《南街殷賑》,描繪大稻埕中元節的熱鬧繁華,畫作充滿對台灣土地的關愛之情,至今仍廣受喜愛。
郭雪湖早年曾加入東洋畫會「栴檀社」、「麗光會」,後來與畫友成立東、西洋繪畫兼容的「六硯會」,舉辦各式推廣教育活動。並在「臺陽美術協會」、「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擔任審委,更創辦全臺第一所經由教育局正式立案通過的「雪湖美術教室」,培育兒童創作,致力於臺灣美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964年,郭雪湖旅居日本研學現代藝術,之後更到世界各國,完成了《中國名勝五十景》、《北美洲風景五十景》等創作。對於藝術,他不拘於一格,在多元文化的刺激下,他的膠彩畫以更豐富的內涵將作品帶往更寬廣多元的境地,風格也由細膩典雅變得豁達直率。
二次大戰結束後,「東洋畫」一詞不見容於當時正的政治氛圍。在台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的呼籲下,郭雪湖也加入膠彩畫的正名行列,並且提攜後進,成為台灣膠彩畫的重要先驅與推手。
郭雪湖,(b) 1908. 04. 10 ~ 2012. 01. 23。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開展!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藝術家,將北美館轉化為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我的博物館只有一個精神:為了大眾而存在」奇美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辭世,享耆壽96歲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