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撰文者:蔡念栩
亨利・泰納(Henry Ossawa Tanner),是美國第一個在國際間享有盛名的非裔畫家。他以自己的所思所感,在畫作中重新詮釋了黑人的生活面貌與聖經中的宗教故事。
1859年,泰納出生於美國匹茲堡,父親是非洲衛理公會的牧師,母親是從南方逃往北美自由州的黑奴。儘管泰納的父親希望泰納成為神職人員,但泰納在年幼時便發現自己對繪畫的熱愛,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
泰納於1879年進入賓州藝術學院,成為現實主義大師湯姆·艾金斯(Thomas Eakins)的第一位非裔弟子。然而,在美國當時的社會氛圍下,泰納的非裔血統,使他在校園內或展出作品時經常遭受外界的歧視眼光。為了讓畫作受到應有的公評,泰納決定離開家鄉,於1891年前往歐洲發展。
泰納旅經倫敦、羅馬等地,最後定居於法國巴黎。擺脫種族偏見對藝術創作的束縛,泰納將巴黎視作第二故鄉,並在巴黎度過他的後半人生。
顛覆刻板印象 描繪非裔日常生活
泰納早年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以非裔美國人的生活為題材的畫作。在1893年短暫返美期間,泰納所創作的《班卓琴課》(The Banjo Lesson),描繪了一名老年黑人教導黑人男孩彈奏班卓琴的情景。
在19世紀後期的美國社會,人們對非裔往往有著娛樂表演者的刻板印象,故非裔藝人彈奏班卓琴的形象,曾普遍地在當時的藝術創作中出現。但泰納所畫的《班卓琴課》,呈現的並不是非裔藝人演出時的樣貌,而是透過畫中人物間的自然互動,流露家庭日常的親密情感。
顛覆以往的非裔人物形象,泰納以細膩的觀察和筆觸,傳達了平凡人物的真實情感與尊嚴。
宗教題材畫作 獲得國際肯定
1895年,泰納開始嘗試宗教主題的創作。他在巴黎沙龍所展出的《丹尼爾在獅子巢穴中》(Daniel in the Lions' Den)、《拉撒路的復活》(The Resurrection of Lazarus)等畫作,在藝壇獲得了極高的讚譽。而為了能更深刻的貼近宗教故事裡的人物,泰納亦曾親身前往中東和北非,走訪耶路撒冷、死海等聖經中的地點。
泰納以原創的構圖及熟練的技巧,重新詮釋了傳統的宗教主題。在他的宗教繪畫裡,聖經故事的人物彷彿凝結在一個個超然、神聖的氛圍之中。泰納的宗教主題畫作,不僅使他獲得法國政府授予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亦使得泰納的聲名跨越國界,傳播回美國。
直到1937年逝世,泰納不受20世紀初的前衛藝術風潮所影響,始終堅定的抱持他的宗教信仰和藝術觀點。而泰納所成就的國際聲譽,使他的影響力擴及了年輕一代的非裔美國藝術家,如William H. Johnson、Hale Woodruff、Palmer Hayden等人,為非裔藝術家往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Henry Ossawa Tanner, (b)1859.06.21~(d)1937.05.25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pedia (Henry Ossawa Tanner)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Daniel in the Lions` Den)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Banjo Lesson)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Resurrection of Lazarus)
【圖片資料來源】wikimedia (Sand Dunes at Sunset, Atlantic City)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1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徵件開跑!
2021迎接「波依斯年」:為紀念約瑟夫·波依斯百年誕辰 德國各地整年舉辦超過20檔大型展演
「非現實的真實存在」羅展鵬繪畫中所覺知的萬物因果
低眉藝術 (Lowbrow Art) 到潮藝術:一種被學院忽略、被市場追捧的當代視覺表現
「『自由』與『多元』是國內外創作環境最大的差別!」 ─ 台灣收藏家側寫系列之七
先聲奪人「潮」!ONE ART Taipei 2021 藝術台北中的人流、金流與潮流(1/16更新展位銷售成績)
忠泰美術館《殘山剩水》當代藝術展 疫情時代中提問「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
書畫鬼才 黃明勝 「藝氣磅礡」書法與篆刻個展 長達2,700 公分長卷棉布 首度大氣呈現
韓國最具影響力藝術家金昌烈逝世,享年九十一歲
彭譯毅的[一 一]以建築材料書寫藝術日記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特別報導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445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0
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術跨界時事觀點首本集結歷屆獲獎作品,喚醒未知的感官新可能 北美館《走入.走出:X-site 2014-2020》專書問世
2021-01-1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