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中國藝術史

院派、浙派

  • 【關鍵字】
    戴進、呂紀、院體畫

    【代表性藝術家】
    院派:
    邊文進(永樂年間):《雙鶴圖》《春禽花木圖》
    呂紀(1477~?):《芙蓉鷺鷥圖》《桂菊山禽圖》

    浙派:
    戴進(1388~1462):《風雨歸舟圖》
    藍瑛(1585~1664):《白雲紅樹圖》《華岳秋高圖》

    【起源】
    從五代之西蜀、南唐開始,直到南北宋各個朝代,多相繼設立畫院,其勢力日見擴張。然而到了元代,因朝廷不重視文藝,因此畫院的制度遂告終止。到了明代,政治、經濟逐步穩定,統治者在文化事業上,尤在繪畫方面,朱元璋開始蒐集各地著名畫家進宮為皇帝服務,受到當時嚴格的思想控制下,畫院畫家,只好謹慎追求古人形式,並迎合皇帝喜好,以求自保。

    明代為鼓勵畫家創作,採取優禮畫家政策,根據每位畫家的具體條件授予不同官職,但其宮廷繪畫的組織情況和前代不同,它沒有專門設立“翰林圖畫院”,則將畫家歸入御用監屬之下,由太監管轄無專門職稱,指受予錦衣衛的武官職,習慣上被稱為院畫家和“院體畫”。

    【風格】
    院派特點,主要源自兩宋畫院(院體派),不同於元代冷寂、優淡的風格,受統治者的影響,有意識提倡南宋規整蒼勁的畫風,此畫派在洪武(1368年至1399年)期間,畫家畫風大部分保持元代遺風的人文水墨畫法,永樂(1403年至1425年)時期為畫風轉變的過渡期,代表人物為邊文進、呂紀,兩者的花鳥畫脫離南宋「院體畫」的束縛,最明顯的轉變為在花鳥形象後面,以樹石襯托,展現宇宙的廣博。山水畫則以繼承南宋劉、李、馬、夏傳統,筆法蒼老、簡練而規整,多用水墨,略施色彩,人物花鳥方面以細緻工整、色彩濃麗而沉著,格調展現清新雅致,其代表人物有林良、孫隆等人為主,此畫派到了嘉靖(1522年至1567年)年間蘇州文人畫「吳門畫派」興起,讓院體畫就走上衰微的道路。

    明中葉,院外浙江一帶的民間畫家深受南宋院體馬遠和夏圭畫風影響,沿襲南宋院體的表現技法與風格,其代表性畫家有戴進、吳偉等。「浙派」兩位代表性畫家戴進和吳偉都曾被召進宮中,但先後離開畫院並成為民間畫派的領袖,不同於院派的細緻工整,浙派展現用筆剛勁而又近似文人水墨畫風格,因此在山水畫方面「浙派」掌握了畫壇的風向,其中戴進影響許多人,如蔣嵩、張璐、吳偉等人。其主要代表人物戴進,繪畫風格以挺健蒼勁取勝,筆墨靈活多變,在宋人畫法基礎上稍有放縱,但在奔波中不失法度,嚴謹中富有瀟灑雋逸的格調,吳偉受戴進影響深,並將各家特點融合變化,形成了一種粗細兼有,水墨酣暢,豪放挺健的獨特風格。最後由藍瑛作為浙派的殿軍,他與吳偉、戴進並稱浙派三家。

    【後續】
    宮廷繪畫和浙派繪畫,其師承同屬一個體系,雖戴進與吳偉曾進入宮廷,但以宮廷外的活動與影響為主,以戴進為首的浙派在畫史上與吳門畫派先後對峙,影響一時,雄居畫壇數十年之久,。後來的追隨者,開始偏重於形式上的追求模仿,內容貧乏,筆墨流於粗放草率,與前期浙派的勁拔精簡的風貌微有不同。

    【延伸閱讀】
    書:
    劉奇俊(2001)。中國歷代畫派新論。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網路:
    視覺素養學習網-中國美術史-明朝的藝術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18/chap18-07.htm
    浙派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99%E6%B4%BE
    院派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A2%E6%B4%BE

    【圖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8%B4%E9%80%B2#/media/File:Dai_Jin-Wind_and_Rain_Returning_by_Boa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