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畫派Wumen School
-
【關鍵字】
明四家、蘇州
【代表性藝術家】
沈周(1427~1509):《廬山高圖》《滄州趣圖卷》
文徵明(1470~1559):《古木寒泉圖》
唐寅(1470~1528):《山路松聲圖》《孟蜀宮伎圖》
仇英(?~1552):《春夜宴桃李園圖》《桃園仙景圖》
【起源】
明代中期崛起,取代浙派在畫壇上霸主地位,吳門畫派的畫家都為蘇州府人,而蘇州別名“吳門”,故得名。
蘇州自唐宋以來,為典型長江下游經濟和文化發展地區,入明後,更成為重要工商業城市,在多方社會、經濟條件互相影響下,給予文化藝術事業奠定了基礎,許多文化、畫家及士大夫於此地散播自己的政治觀、美學觀及人生觀,刺激了與藝術相關的行業,而蘇州一代成為各種藝術活動的集中地區,吳派也因此在明中期後興起。
吳派出現以前,明初蘇州一代曾出現過不少著名的山水畫家,如王拔、周臣、馬琬等,他們精於傳統、師法自然,影響後來吳派的風格。沈、文、唐、仇的出現,標誌著明代繪畫獨立面貌的形成,打斷以往院派和浙派的壟斷局面。他們扮演著在野士大夫、文人學士的角色,自由抒寫情感,以世俗生活為筆墨題材。則題材選擇和藝境追求上,表現出他們對世俗生活的關注以及他們美學觀點和社會理想。明四家由於各自身世、經歷以及性格氣質不同,所反映出來的藝術風格也有所差異。
【風格】
沈周出生於世代文人之家,過著典雅的文人畫家生活,在山水、人物、花鳥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主要成就以水墨山水為主,畫中傾注對自然、田園風光和世俗景象的熱愛之情,四十歲以前以小幅、工整為主,之後趨於疏簡。
文徵明出身官僚世家,繪畫方面是多面手,山水、花卉、人物皆擅長,其中以山水畫最為突出,筆墨風格上分為粗文、細文兩種,早年以作品多細謹,中年較粗放到了晚年兩者兼備,畫作內容表現以幽雅深靜,凝結著“文人雅士”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觀。沈、文的筆墨探索和師承上多為相似,但兩人的氣質、性格卻導致藝術風格上的差異。
唐寅為飽學之士和全能畫家,師承周臣,加上文化修養較豐富,見聞廣博,所以能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其繪畫秀潤和韻味、意境,更勝於老師,唐寅繪畫創作以山水為主,風格特點形筆秀潤、慎密有韻度,人物仕女畫方面多取材“高人韻事”。
仇英不同於前三者,非出身名門豪族或詩禮人家,主要是受到周臣影響外,也結識文徵明、唐寅等人,因可看出藝術成就上受到文人畫家與民間畫師的雙重影響,他的工筆人物、青山綠水,刻畫嚴謹、設色豔麗和筆法工整,是追求幽淡高雅格調。
【後續】
吳派與市民趣味關係較密切,初與浙派並立,後取代了他的地位,明中期盛極一時,晚明又被松江派取而代之;這一股市民文藝風潮到清中葉的揚州八怪復又興起。沈、文、唐、仇四人的藝術風格與表現,足以展現當時繪畫美學思想合藝術成就,他們將文人畫藝術推展,成為後世畫壇中強大的潮流。
【延伸閱讀】
網路:
故宮書畫典藏資料檢索http://painting.npm.gov.tw/npm_public/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