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群的創世紀 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
2015-11-15|撰文者:邱家琳
台北數位藝術節今年邁入第10歲!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今年以《創‧世紀》為題,展示六組國內外數位藝術家透過分享知識、集體創作,試圖創造一個更理想的社會。而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分別由王新仁《幻象中的歷史現場》、顧廣毅《The Fellatio Modification Project》奪得。
回顧台北數位藝術節10年來的發展,能看見台灣數位藝術的轉變。台北數位藝術節召集人黃文浩表示,台北數位藝術節從早期關注聲光效果的科技藝術,到第七屆開始探討電玩的發展歷史、主題內容,以及性別角色、暴力等文化內涵,讓人們了解數位藝術的多元面向,到現在數位藝術家透過作品跟群眾互動、將作品介入與改善社會,以及思考文化議題。
今年,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創‧世紀》展示國內外六組數位藝術家「分享」、「學習」與「共創」的情形,以及藝術家藉由網路社群、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創作作品,探討建築、城市、民主等多元議題。
「開放原始碼」與「共創」是一種博愛的精神,人們將累積的經驗分享給他人與網路,共同創造更美好的事物,最後形成世界各地願意分享「知識」的風潮。《開放書屋》由英國非營利組織「WikiHouse」帶領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和AHA台灣義築協會,共同使用開放原始碼,進行CNC構件切割所完成的作品。
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策展人李柏廷表示,「WikiHouse」利用開放原始碼建造《開放書屋》,目的是希望將蓋房子的權力還給人民,讓人們擁有居住的權利。同時,這件作品在數位藝術節展出結束後,將捐贈給新竹縣北平國小作為圖書館使用。
同時,網路社群也成為藝術與社會運動的媒介。台灣公民團體g0v提出計劃「眾志成城—協同創作、街頭集會、基進民主」,藉由便條紙、膠帶、紙版、梯子等工具,在展覽現場營造一個公民參與社會的資訊平台,讓人們能隨時演說、討論、集會。
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得主王新仁也關注民主議題,透過音像作品《幻象中的歷史現場》,還原當初在太陽花學運感受到的氛圍。他認為在太陽花學運期間,許多資訊、說法在參與者間相互流傳,但他們看見或理解的事實,卻與媒體報導截然不同,這也讓人們感到困惑不安,懷疑自己認知的事實是否存在誤解。
另一位首獎得主顧廣毅則結合藝術與牙醫學科技,進行一項口腔改造計劃《The Fellatio Modification Project》,試圖增加男同志在口交的性行為的感官享受。從牙醫學的觀點來看,口腔有美觀、發音、飲食等三種主要的功能,顧廣毅則透過藝術創作,關注口腔的第四種功能「性」,同時探討性、科技、人類與社會的關係。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一座由市民串接起的巨型光帶《臺北脈動》,藝術家李柏均竹構作品展現北門歷史更迭動能
接續過去與未來,水湳經貿園區以《詠續三部曲》為題策展,開創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氣韻生動與現代性》書介
《綻放榮光─全城動起來‧藝起來應援》藝術計畫盛大啟動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2022 林茲電子藝術節」文策院首度與大會合辦臺灣專場,多組臺灣創作團隊受邀參展
2022-08-26|撰文者:文化內容策進院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0049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2024-11-18|撰文者:國家人權博物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4
最大型的林布蘭作品修復計畫:荷蘭國家博物館「夜巡行動」邁入新階段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270
常玉的寫意中國風 – 觀「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展
2024-11-18|撰文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鄭治桂198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2024-11-18|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74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11-15|撰文者:國立臺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