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現代文明的衝擊 原住民用藝術書寫歷史

高雄美術館邊界敘譜撒古流拉黑子

2016-01-27|撰文者:邱家琳

阿美族居住在太平洋沿岸超過三百年,世代在海邊撿拾海菜與海膽為生,但隨著人們過度開發土地、盜採砂石,海岸線逐年後退,讓阿美族的生活空間被壓縮。阿美族藝術家拉黑子為了避免傳統文化消失,開始透過部落的生活習慣「撿拾」廢棄物,彷彿找回被人們遺棄的事物與文化。

拉黑子在海邊撿拾牛奶瓶、裝漁撈的橘色桶子等廢棄塑膠,將廢棄物剪裁成不規則形狀後,再用尼龍漁線與銅釘拼補成一幅畫作。《被遺忘的面像》的色彩繽紛,流動的形狀看起來像有許多人的臉譜,也像海面波光粼粼的樣貌,表達海洋美麗的意象。

策展人曾媚珍表示,有些人把拉黑子的作品與環保議題連結在一起,但她認為藝術家是透過撿拾,重新思考原住民當代文化。雖然原住民傳統文化在變化快速、新舊交替的年代被遺棄,是破碎不堪、沒有人想要的東西,但拉黑子透過撿拾、剪裁與縫補,呈現全新的文化面貌。

今年,高雄美術館為了重建原住民的文化樣貌,策劃兩檔展覽「邊界敘譜:撒古流vs拉黑子雙個展」與「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邀請原住民藝術家用個人的生命經驗,重新建構或詮釋部落裡的文化與歷史。

從火到電光 撒古流刻劃傳統生活改變

過去,排灣族孩子在晚餐後會圍繞著火光,聆聽老人訴說部落的神話,共度歡樂的時光,但電力牽入部落後,人們有了電燈、電視等家電,這個生活習慣逐漸消失。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創作一系列素描、雕塑、動畫等作品,紀錄部落從「火」過渡到「光」所發生的故事。

《部落外的樹蔭》以木雕與裝置刻劃撒古流15歲時,部落架設第一盞燈的情景。一棵高大的樹木懸掛著電燈,有位老人誤以為燈泡也是火源,站到板凳上,高舉著煙斗靠近燈光,想要點燃菸草來抽。

雖然電燈吸引人們的目光、帶來便利的生活,卻也衝擊部落傳統。樹木原本是排灣族建造房屋的材料,但電力牽入當地後,人們直接使用樹幹做為電線杆,在上方架設許多電線,而樹幹也貼上「高壓危險」的標語,警告人們不要靠近,暗示現代文明讓原住民開始遠離自然。

撒古流表示,排灣族過去建造傳統的石板屋時,需要好的木材做為樑柱與門楣,因此人們會先替孫子養一棵樹,等到孫子長大準備結婚時,這棵樹隨著時間流逝,會長得又高又壯。但石板屋因法規限制,無法取得建照,所以人們現在也不需要樹木。

不直接畫傳說人物 以圖騰刻劃故事流傳的地景

在白人勢力進入前,澳洲西部的原住民數百年來過著傳統生活。但20世紀初,澳洲政府為了在西部運送牛羊,派人開闢一條畜牧產業道路「坎寧路」(Canning Stock Route),這條路途經九個原住民族居住地、共開鑿54個大型水井,衝擊了原住民的生活與自然地景。

從2006年起,多位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希望透過創作,紀錄坎寧路開發前後有關家園的故事與生活經驗,其中《七姐妹》(Minyipuru)便描繪當地地景與傳說。七姐妹是當地原住民的古老故事,七位姐妹在旅行途中遇到一個老男人,結果一位姐妹被老人捉走,其他六位女性想盡辦法從老人手中救出姐妹。

但《七姐妹》沒有畫出傳說人物,而是用圖騰與線條刻劃故事流傳的地景模樣。畫面中間的紅色線條是坎寧路,藍色圓點則是水井,其他無數小點與細碎的線條看起來像沙漠裡的綠洲或居民,營造鮮豔繽紛、生生不息的氛圍。

高雄美術館邊界敘譜撒古流拉黑子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1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高美館的好日常 藝術家的日常

2015-12-15|撰文者:邱家琳8907

焦點新聞

美術館時事觀點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