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 顏料可能來自木乃伊
2016-09-21|撰文者:林鈺芸
你相信,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名作《自由引導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顏料可能來自木乃伊的碎屑嗎?
這種由木乃伊製成的顏料叫做「木乃伊棕」(Mummy Brown),16世紀初到19世紀末相當風行,由於木乃伊棕顏色具穿透性,適合拿來描繪陰影。包括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及幾位拉斐爾前派的畫家,都很愛用這種顏料。據說,德拉克洛瓦還是使用木乃伊棕的大師。
英國作家飛利浦.吉伯特.哈曼(Philip Gilbert Hamerton)著作《The Graphic Arts: A Treatise on the Varieties of Drawing, Painting, and Engraving》中寫道,「1824到1854間,德拉克洛瓦在色盤上加入了木乃伊棕,而《自由引導人民》是1830年完成的」,間接指出這幅作品可能含有木乃伊棕的成分。
中古時期歐洲,木乃伊被當作藥材食用,人們會吃下含有木乃伊成分的配方來治療感冒乃至癲癇,是藥局普遍可以取得的藥材。雖然不清楚當時歐洲人是對木乃伊的成分有錯誤認知,還是他們相信木乃伊擁有來自另一個未知世界的神奇力量;可以確定的是,木乃伊棕的顏料使用是源自於藥材的食用。
但並非所有畫家都知曉這款顏料的真實成分。
英國作家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在他的著作中描述,在1860年某天,他與叔叔,也就是拉裴爾前派畫家愛德華.伯恩-瓊斯(Edward Burne-Jones)以及畫家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Lawrence Alma-Tadema)聊天。當阿爾瑪告訴伯恩,木乃伊棕其真的就是木乃伊做的,伯恩當場臉色驟變,「這是死去的法老遺骸製成的…一定要把顏料銷毀」。
事實上,木乃伊棕並非特別優質的材料,因為它會隨著時間而褪色。現今可以找到比較接近的顏料是由赤鐵礦和石英製成的鋁土礦(Bauxite Mummy)。
根據1964年的時代雜誌(TIME)報導,在藝術圈頗負盛名的美術用品店英國倫敦C Roberson and Co,可能是最後一間生產木乃伊棕的公司;1980年之後,該公司就停止販售。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在文章《Was This Masterpiece Painted With Ground Mummy?》中感嘆,「不知道有多少木乃伊被製成了顏料,埃及人追求的死後世界竟是在畫布上!」。
REFERENCE
【artnet】Did You Know Ground Mummy Was Used to Paint Some of History’s Most Famous Artworks?
【nationalgeographic】Was This Masterpiece Painted With Ground Mummy?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古物新發現 47隻小鱷魚木乃伊現形
2016-12-07|撰文者:林鈺芸2044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519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547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680
TFAM↔REUSE北美館循環計畫首度公開,將展覽廢棄材料轉化為創意衍生品!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02
社會設計凝聚力,再探萬華茶室與紅包場風華
2024-12-19|撰文者: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52